第14章 大明历代皇帝盘点(上)

朱存梧用《坤舆万国全图》和玉米土豆红薯等种子,分别跟始皇帝、永乐大帝达成了换取蜃楼、宝船制造技术的交易。

目的达成,正要下线,不想却被朱元璋叫住了。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泰武,你小子果然是个不肖子孙,有玉米土豆这等良种,居然不知道孝敬咱,你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太祖爷?】

朱元璋没看上世界地图,反而对朱存梧口中的高产作物更感兴趣,天见可怜,当年要是有这等良种,他一家人怎么会饿死?

朱存梧无奈,太祖爷这是想白嫖啊!

可惜的是,目前朱元璋手里,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至于佛本是道世界的修炼法,朱元璋也是在论道商城里买的专属版,可以送给自己世界的人,却不能拿来和群成员交易。这破群聊防的死死的,生怕有人卡bug。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都这么说了,那我不能不表示,就当是我孝敬您老人家了,待我将东西准备好之后,就给您送过去。】

罢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就当是提前投资了,以后再找太祖爷要回来。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您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就下线了。】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走那么快干什么,最近也不见你说话,一天天瞎忙什么呢?】

朱存梧想走,却被朱元璋拉着不放,索性陪朱元璋聊会儿。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我怎么可能瞎忙。我才登基三个月,接到手里的就是个烂摊子,建奴、士绅、宗室、军户……等等,一堆事儿等着我处理呢!】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哦?咱果然没猜错,老四的子孙确实不怎么样,否则皇位也不可能落到你们秦藩手里。泰武,你给咱说说,老四的子孙都是些什么玩意?】

长春丹的出现,让朱元璋对于朱标和朱雄英早逝、朱棣奉天靖难的心结,基本上消弭了,至少在佛本是道世界,皇位将来还是朱标的。

但是依旧有些看不惯朱棣,如今想要知道朱棣的子孙干得怎么样,以此来奚落一番永乐大帝。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这不太好吧!】

这要是说了,世祖爷还不得被气死,我想要的宝船技术还能拿到手吗?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让你说你就说,我也想看看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就是,不要遮遮掩掩的!】

【遮天泰武皇帝:好吧,那我就说一下吧。】

世祖爷,这可是你让我说的,可怨不得我!

【遮天泰武皇帝:世祖爷之后,便是洪熙皇帝朱高炽。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监国二十年,帮助世祖爷处理政务,世祖爷才能五次亲征漠北,封狼居胥。上位后休养生息,赦免了大批永乐朝的罪犯,宠信文臣,并且想要迁都回南京,但是在准备阶段就驾崩了。在位十个月,享年四十八,庙号仁宗。】

朱存梧说的平铺直叙,不带任何个人评价。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封狼居胥,古往今来,应该只有我一个皇帝有此殊荣了吧?】

朱棣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封狼居胥这个词,明明说的是他儿子,结果他却关注到了自己的功绩。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还行,是个仁厚之君。不过对于文臣,却是不能太过信赖,还好他在位时间短,否则必成大祸!】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英明!】

【遮天泰武皇帝:接下来便是世祖爷的好圣孙——宣德皇帝朱瞻基。永乐九年被立为皇太孙,从世祖爷巡幸北征,选用翰林诸臣为其讲经史、习政务、增广见识。登基之初,御驾亲征平定汉王叛乱,后虐杀汉王并杀其诸子,圈禁赵王。虽停止对外征伐、整顿吏治、与民休养生息,然其宠妾灭妻、提升内阁地位、教宦官读书识字,埋下了大明衰亡的祸根。在位十年、享年三十八,庙号宣宗。】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果然是不肖子孙,非但宠妾灭妻,还让宦官读书识字,件件皆是祸根。还有这内阁又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通过几个文字就意识到了里面的波折,宠妾灭妻必然导致嫡庶之争,而太监读书识字了必然会干政,确实是祸根,但是内阁是什么玩意儿他还真不知道。

【遮天泰武皇帝:洪武十三年,太祖爷您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制度,虽然大权独揽,但是政务也就更多了。可是能有几个皇帝像您这么勤政的?整个大明朝十几位帝王,能够风雨不辍天天上朝的,也就您和崇祯皇帝了。】

【遮天泰武皇帝:如此,内阁的出现也就是必然的了。洪武十五年,您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后又增设文华殿大学士,皆为正五品,为皇帝的幕僚机构。只是经过时间推移,渐渐成了权压六部的中枢内阁,设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六大学士,俱为正一品,形同宰相。】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

朱元璋沉默了,这个问题无解,全看皇帝个人,皇帝强势勤政,内阁就是辅佐皇帝的良臣,皇帝软弱懒惰,内阁就是权倾朝野的宰相。而且内阁六人,到底比不了宰相之权,还是可行的。

只是,咱要是没记错的话,泰武之前说过,那崇祯皇帝被反贼攻破京师后自缢了吧?都跟咱一样勤政了,怎么还落得如此下场?

这时,一人之下的永乐大帝说话了。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汉王叛乱是怎么回事?】

朱存梧都惊呆了,世祖爷您是怎么好意思问出这话的?

不都是被您画的大饼给坑的吗?

【遮天泰武皇帝:呃,汉王朱高煦悲剧的一生,盖因一句“世子多疾,汝当勉之”。】

朱存梧对此没法多说什么,总不能说您老人家给儿子画大饼,结果当了皇帝后不认账了吧。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怎么回事?泰武详细说说!】

朱元璋想要吃瓜,佛本是道世界才洪武九年,朱高煦都还没出生呢。

【遮天泰武皇帝:那就简单说说,世祖爷嫡次子朱高煦有霸王之勇,靖难之役时多次救父于危难,为靖难首功,世祖曾谓之“世子多疾,汝当勉之”。永乐二年封为汉王,屡不就国,多次改封,最后封于山东乐安州。宣德元年起兵造反,兵败被俘后圈禁北京,然其一心求死,终被宣德皇帝活活烧死,连带十个儿子也一起被杀。】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啊!我可怜的高煦啊!】

朱存梧无语,心说世祖爷您怎么还演上了?

“燕王说的话,关我永乐大帝什么事?”这一名场面不都是您一手创造的么?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老四,看看你干得好事,这不是挑拨儿子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