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凉拌

将煮好的猪心捞出,放凉后切成薄片,放入碗中。

又继续准备了调料,把蒜切末,放入碗中,加入生抽、香醋、盐、白糖、辣椒油、香油,搅拌均匀,制成调味汁。

将调味汁倒入猪心片中,搅拌均匀,使猪心片充分吸收调味汁的味道,最后撒上葱花。

这边猪蹄已经差不多好了,放入泡发好的黄豆,加柴继续炖煮30 - 40分钟,等到猪蹄软烂、黄豆熟透就差不多好了。

伴随着菜香,杨谷也回来了。拿着他捞的鱼高高兴兴的进屋,看着这美味的饭菜,立刻把自己捞的鱼放进了空的水桶。

刚想坐下,就被杨母打着去洗手、洗脸。

“你这小子,怎么下水弄这么浑,气死你老娘我了。”

杨谷一边跑着去舀水洗脸洗手,一边大喊“娘,我错了,不要再打、再骂了。”

等刚洗完手出来,就开始吹嘘自己的捞鱼经历。

“今天在溪边还捞到了两条鱼,只有我捞到了,那李开衣服都打湿完了,还空手而归。”

看着弟弟这臭屁样,杨衣笑了笑。“你这鱼还来得及时,庆祝了小侄子到家。”

杨谷半天没反应过来,缓了好久才明白,“我是不是要当叔叔了?!”

杨谷是个孩子王,小孩儿都爱和他玩,家里要添孩子,他自然十分高兴。

一家人其乐融融,杨母也不好在责骂他。

一家人围着桌子高兴地吃起饭来,要不是今天时辰晚了,杨母非得让全村的那些长舌妇都知道。

以前日子苦的时候每天瞎嚷嚷张秀兰不能生孩子,背地里笑话她。

张秀兰嫁过来五年了,刚嫁过来那阵家里日子是好的,可没成想日子过的艰难起来,连饭都吃不上了,人人都得想法儿干活挣钱,杨石就跟她商议先不生。

现在一家人可算苦尽甘来了,杨母开心的吃着饭,高兴地连连给给张秀兰夹菜。

一顿饭大家都吃的非常开心,吃好饭后,照例是杨石两兄弟洗碗。

今晚吃的太饱了,杨衣拎着杨小丰出去玩,围着院子走圈圈。

小黑原本在看门,见家里的主人在围着院落走,也好奇的跟在杨小丰身后走,杨衣见两人可爱,也不在跟着走。,端了板凳坐着欣赏这一人一狗玩乐。

夜渐渐深了,寒气也重了,怕一直在外面待着要得风寒。

杨衣急急忙忙招呼杨小丰,“小丰,回去睡觉了,让小黑去看门吧。”

又领着杨小丰去洗了手,又帮着他刷了牙,洗了脸,带着他回小屋睡觉了。

哄着小丰上床,又去翻箱倒柜找小丰已经穿不上的小衣服。

累了一天又是一夜好梦,第二天杨衣早早的就醒了过来。

穿好衣服来到前院,拿了馍蒸上,又烧了热水。

天气渐渐变寒冷了,冷水已经有些冻的骨头痛了。

做好这些,她又来到院子里查看昨天做的葛根粉,经过了一晚多的沉淀,浮在上面的水已经变得清澈。

杨衣揭开晒谷席,试着把其中一个桶里的水倒了出来。

见水中只是一些杂物,没有葛根粉,就知道这葛根粉已经沉底了。

杨衣把小桶里的水,顺着墙角倒了出来。大桶实在太重她搬不动,便想着大哥或者杨谷起来之后才到。

杨母这才起来了,看着杨衣已经在忙了,忙想来帮忙。“这两桶大的,我倒不动。”

杨母便去拿了瓢来舀水,随着水位的下降,桶也越变越轻。母子俩合力将所有木桶里的水全部倒完了。

两人这才开始闲谈,“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昨晚睡得这么熟,现在才醒。”

杨衣附和道:“这深秋就是困觉,要不是惦记着这葛根粉,我拍是也起不来这么早。”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灶房走去,准备先吃了早饭再说。

杨母拿着碗去夹做好的腌菜,杨衣则是拿了两个馒头,盖好锅盖,到堂屋等着。

等到杨母拿着腌菜来到前屋时,两人就着腌菜吃了两个杂馍。

正吃着,杨谷两兄弟背着柴回家了,杨母招呼他们自己拿早饭吃。

又和杨衣拿着竹筛,用干净的纱布垫在下面,一块一块的取粉。

一桶一桶取着,最后取了差不多三个竹筛。

“这黏在一起的是粉块,晒干水分之后就是葛根粉了。”

杨母点点头,将竹筛端着朝后院走去。晾在后院就只有家里人能看见,这样就算有人来前院耍玩的时候也不会瞧见。

晒好后母子俩都累得腰酸,抬起身子,捶捶酸痛的腰。

两母子又回到前院继续做衣服,这冬天渐冷了,要抓紧给杨谷和杨石一人做一套衣服出来。

这两小子,去年也没有做新衣,今年的衣服早都已经破破烂烂不能看了。

过了一会儿,张秀兰也起床了,吃了个馍也来帮着做衣服。

杨衣见阿嫂也来帮忙,便高兴道:“娘,阿嫂,你们两个做衣服吧,我这三脚猫功夫就不在这里凑热闹了。”

杨衣悄悄地溜走了,杨母见了此也只是好笑的摇摇头,没多说。

只是与张秀兰讨论道:“这衣姐儿都这么大了,还是坐不住,像小时候一样爱动。”

张秀兰算是看着杨衣从半大小孩儿长大,所谓长嫂如母,张秀兰算是把杨衣当做自己的半个孩子。

张秀兰刚来时,杨衣才13岁,正是个半大孩子。杨母那时候忙着养猪、喂鸡,给家里增加进项。

多半是张秀兰引着她和杨谷,杨谷不喜欢和这两姑嫂待在一起,常跑出去疯玩,没少被杨母和杨老爹揍。那时候杨衣去灶头那儿学厨,张秀兰和杨母都各自偷偷哭了。

还是凑在一起吃饭,见了对方红红的眼睛,才漏了馅。

张秀兰笑笑:“衣姐不爱做衣服,而且小时候家里穷,哪舍得把衣服拿给小孩练手啊?我们衣姐儿能坐下来缝这么久衣服已经算好的了。”

杨母听着张秀兰的安慰,也松了一口气。“衣姐儿爱做灶台上的事儿,你看她做的饭也是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