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矛盾

游闻舟若有所思:“被侵犯与人贩子之间,有什么关联?”

余音摇摇头:“不知道,我的直觉吧。而且按道理说,这种事情很可能会对她造成严重的心理性创伤,但两者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我也不太清楚。”

“行,我记住了。还有,死亡时间呢?能否更精准一点?”

余音再次摇头:“坠楼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没办法更精确了。”

“行吧……那狗体内的药物,查清楚成分了吗?”

“我没收到通知,不过看时间应该快了,你可以自己去毒理学实验室问问。”

“好。”游闻舟伸出手,“笔记本借我,我复印一份。”

余音应声好,走到角落的办公桌上找到自己的本子递给游闻舟,随后又爬上了解剖台,安详的躺着。

“你……”游闻舟无语,“为什么不去备勤室休息?”

“这里躺着舒服。”

游闻舟:……

他没多说什么,默默复印好自己要的笔记,才问:“要不要一块去吃点东西?”

“不用,我吃过了。”

“行。”

于是游闻舟离开解剖实验室,又拐去毒理学实验室,正好,那头哈士奇的检验报告刚刚出炉。

快速扫一眼,他很快看向结论栏,眉头一皱。

经检测,哈士奇血液中含有名为2,3,9,10-四甲氧基-5,8,13,13α-四氢-6H-二苯并[a,g]喹嗪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1H25NO4,分子量355.427,是一种常见常用的镇静止痛药。

药名,罗通定。

“居然是罗通定?”游闻舟有种很奇怪的感觉,马上又掏出手机给值守医院的民警打了电话,得知昨天差点被拐的那孩子,体内同样检测出了罗通定。

“我吃的止痛药也是罗通定……巧合吗?嗯,应该是巧合,具有较强催眠作用的药物管控都比较严格,罗通定是最容易获取的。”

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了两笔,把报告还给实验室的法医,游闻舟暂且压下疑惑,走到食堂打了碗粥,找个空位呼噜噜吃起来。

刚吃两口,尚队长也端着自己的早餐来到他身边,坐下,拿起包子边吃边问:“休息好了?牙还疼吗?”

“还有一点,不严重。”

“我认识个牙科专家,是新区刑支政委的老丈人,你要不要去看一下?”

游闻舟的回应有些敷衍:“谢谢,等忙完这起案子吧。”

他的牙疼可是个疑难杂症,明明那颗横生的智齿早已拔了,仍时不时发作导致剧痛,这些年来他看过太多专家,都无法根治,对尚队长推荐的人自然也不抱太多期待。

闲聊两句,尚队长很快切入正题:“聊聊案子吧,你有什么想法?”

游闻舟:“虽然目前还没太多直接证据,但我想案情应该已经明了了,唐雅丽,也就是昨晚坠楼的死者,她和三起人贩被围殴致死案脱不了干系。

“所以下一步的侦查重点,自然是围绕唐雅丽展开,尽快锁定杀害她的凶手。当然,这里边还有不少疑点,比如她的作案动机,作案手法等,但我想,抓住凶手后都能迎刃而解。”

尚队长:“我也是这么想的,凌晨确定死者身份后,就已经把信息共享给了沙区和渡口的兄弟,吃过饭马上安排人对她人际关系开展排查,重点看她和三个被打死的人贩子之间有没有交集。”

“嗯……对了,现场勘察的结果应该也已经出来了吧?”

尚队长又咬了口包子:“确实,现场茶几、杯子等处提取到了大量指纹,技术队的廖主任亲自做鉴定,结果应该出来了,等会吃完饭我们一块去找他。”

“大量指纹?”

“怎么了?”

游闻舟:“不太对劲。昨晚现场尸检时,余音就发现死者指甲缝被清理的很干净,这说明凶手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

“而唐雅丽从遇害到坠楼间隔了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段时间凶手应该就在清理现场,虽然时间确实紧张,不可能清理的太过干净,但也不该留下大量指纹吧?”

尚队长想了一下:“如果这些指纹是死者自己留下的呢?”

“也不对,先不说凶手难以快速区分自己和死者的指纹,单单寻找指纹再抹除这个动作也很费时间,正常人的做法,应该是直接用湿布快速将自己可能触碰过的东西都完整的擦拭一遍。”

尚队长咦了声:“那确实有些离奇了,难道他没处理现场指纹?可是这又和他具有反侦查意识相违背。”

游闻舟一时间也想不明白,于是说:“等会去问问廖主任吧。”

“行。我吃完了,你呢?”

“嗯。”

于是两人一块起身,将餐具放到回收处,随后一并走到技术队。

此时,偌大的技术队里只有廖主任一个人在,其他人似乎都去吃饭或休息了。

廖主任是个精瘦的中年刑警,戴着厚厚的眼镜,稍有些秃顶,不苟言笑,看着很严肃的样子。

他一直低头忙着,有人进了办公室也没发现。

“廖主任。”

听到尚队长和他打了声招呼,他才抬起头来:“哦,尚队,闻舟,你们来啦?问现勘结果嘛?那你们可能还要再等等。”

“怎么?”

“现场指纹太杂了,”廖主任用力揉着太阳穴,有些烦躁的说:“不只是指纹,我们通过静电膜取得的鞋印也是,很多很杂,而且不少彼此之间还有大面积覆盖,看起来,有很多人在近期出入过案发现场。”

“很多人出入?”

“对,至少有十多人。”

尚队长眉头紧锁:“那么……会不会是多人作案?”

“可能性不大,”游闻舟摇头,“尸检结果判断,死者被害时反抗了挺长时间,如果是多人作案,哪怕只是双人作案,她按理说都该没什么还手之力才对。”

廖主任点点头:“确实,我们对现场做了简单的还原,得出的初步判断也是单人作案。”

尚队长:“那这些指纹鞋印是怎么回事?死者近期请了很多人去她家里?”

“那我就不清楚了。总之,现场比想象中要复杂,勘察结果估计要下午才能出来。”

游闻舟则问:“现场能不能分析出来,凶手杀人后是否处理过自己留下的痕迹?”

“说起这个,我也有些奇怪,现场大量粘连有指纹的物体上,都没发现水痕等清洁痕迹,摔落在地上的小物件,除了凶手搬运尸体时碰乱了一些,其余的好像也没被碰过,掉落轨迹没什么问题,凶手杀人后好像根本没动过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