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昇没有再提叶云樵的事,转而向师父请教修行要诀:“弟子日后修炼到周天境,开始祭炼剑气时是否也要受这些影响?恳请师父传授化解之法。“
明夷真人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却先拿起方才放下的铜镜:“当年金光上人斩杀了许多百年以上修为的山精水怪,特意挑选出其中十二个最好的,将其元神封入这面铜镜。其原本生于天地之间,
长于丛林之中,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好容易修出灵慧,无端遭此劫数,囚禁于方寸之间,饱受炼魂之苦,何其无辜?我们玄门正宗是绝不会使用这等异类元神炼制的法宝的。”
杨启昇闻言立即恭敬道:“是弟子先前想岔了。既然师父这么说,弟子自然也不会使用。只是如师父所言,这些精怪确实可怜,
无辜被害不说,还被囚禁数十年,被他们师徒三代人奴役驱使。恳请师父帮忙将它们从镜中释放,还它们自由吧。“
明夷真人微笑着点头赞许:“要化解五行煞气,正需要这样的仁心善念!“
杨启昇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师父曾说过修炼西方金行煞气会让人变得冷酷无情、残忍嗜杀,而要化解这种杀性,不正需要以仁心相克吗?
他欣喜道:“多谢师父指点!弟子明白了!“
“嗯。“明夷真人正色道,“我们玄门正宗的修行之路,讲究内功外功并重。若只是一味在山中枯坐死修,心如死灰,形如枯木,那是旁门左道的做法,长此以往必定走火入魔!轻则半身瘫痪,重则直接化作妖尸!所以我们除了内修功法,还要入世行走,在红尘中炼心,以五德养五心,以五心化五煞,谨而行之,方能永保无虞!“
明夷真人将其中道理细细说明后,又告诉他:“镜中这十二个异类元神因当年无辜被杀,又被邪法炼魂囚禁驱使,怨气积累已深,早已化作戾魄妖魔之流。若是贸然放出,必定会在人间作恶,残害无辜。必须先化解它们的戾气,再为它们寻找合适的躯壳助其转世重生。”
杨启昇连忙请教化解之法。明夷真人伸手指向他的眉心。
从魔境中出来以后,杨启昇脑中明夷真人的神识所化小人重又出现,此时外界的明夷真人指尖射出一道红光,注入小人之中。
“我又在这道神识中添了一部《灵宝度人经》,上面记载着化解戾气、度化妖魔的法门。你若能修成,要度化这十二个精怪绰绰有余。日后依法施行,可积累无量外功,五德盈满,自然道高魔退,将来修仙路上,定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师徒二人正说话间,南星从洞外进来,恭敬行礼道:“师父已经闭关修炼,不能出来恭送师伯,让我来向师伯、师弟表示感谢。”
明夷真人了然点头。他与乌头老人相交两三百年,早就不在意这些虚礼。
此番乌头老人渡过劫难,约莫能延寿两甲子,只是元气大伤,正需静修调养。
“你师父仇家不少。”明夷真人又嘱咐南星,“难保不会有人趁此机会前来寻仇。不过山中遍布毒物,又设下十二重毒阵,料也无妨。你带着师弟们严加戒备,看好门户,在你师父出关前,任何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得放入山中。无论来人说什么,一概不应。”
南星郑重应下。明夷真人这才带着杨启昇离开。
他们先到前山与叶云樵会合。
叶云樵远远望见师父,立即飞奔而来,扑通跪倒在地。还未开口,眼圈已然泛红,声音哽咽:“师父......师父.....”
明夷真人淡淡应了声,示意杨启昇牵来踏云骦。
只见他拂尘一挥,地面忽现一圈火光,向内收拢,将三人一马裹在一道赤霞之中,冲天而起,直入云霄。
在天上飞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师徒三人便来到明夷真人的清修道场——龙膏山。
这龙膏山隐于群山深处,人迹罕至。相传上古时期,此地多生龙蛇,有先民屠龙熬膏,制作龙灯,故而得名。
如今山中虽仍有龙蛇栖息,但数量种类已大不如前。这些精怪皆知明夷真人厉害,也不敢来打扰,倒也相安无事。
龙膏山主峰名叫漱玉峰,山势高耸,直插入云,矗立在一个盆地山谷之中。
山上有数十眼活泉,汇成瀑布倾泻下来。山脚有一方毒龙潭,照夜洞便隐于潭后。
明夷真人领着二人入洞,道:“为师如今境界才有突破,也需闭关静修。“
明夷真人先对叶云樵谆谆告诫:“异类修行,千难万险。那蚌精千年苦修,眼看就要化形成道。但凡正经修行之人,不但不会加害,还要为其护法,助其成道!你尚未安炉炼煞,便有这等杀心,待日后炼煞之时,如何压制得住心中杀念?”
叶云樵泪流满面,伏地忏悔:“弟子知错了!从今往后,必定谨遵师父教诲,慎杀戒杀,绝不再妄起杀心。“
“听说你这段时间在人间积了三百善功?”
“千真万确!”叶云樵连忙答道,“都是实打实的,活人性命之功,救了三五百人性命,绝无虚报。”
明夷真人颔首:“善!行善之时,若能感他人之乐而乐,自能滋养仁慈之心。慈爱为宝,俭朴为宝,持之以恒,便能驾驭杀心而不为杀心所驭,这才是正道!”
肯定了弟子的善行后,明夷真人又布置新的功课:“去年将你逐出师门后,为师亲赴四明湖,施法收来蚌精元神。所幸她千年道行根基深厚,你又未炼成罡煞剑气,她才未魂飞魄散。如今她的元神就供在丹室的净瓶之中。你跟昇儿一起修习《灵宝度人经》,好生化解蚌精怨气。再去采药为她炼制一炉‘凝魂固魄丹’助她固本培元。待她形神稳固后,寻个合适的肉身助她转世重生。待这番功德圆满,为师再考量你是杀心重还是慈心重,决定是否让你重归门墙之内。”
叶云樵听完眼睛都亮了,赶忙磕头:“弟子肯定完成!绝不辜负恩师期望!”
交代完叶云樵,明夷真人又嘱咐杨启昇:“你好生修炼《灵宝五符经》,尽快把筑基期的功夫都修炼圆满。再用《灵宝度人经》度化铜镜中十二异类元神。这些精怪非你所杀,是否助其重生看你心气,可只化解怨气、固养神魂后便放归天地。日后是行善积德还是作恶招祸,全看他们自己造化了。”
嘱咐完毕,明夷真人便前往漱玉峰顶的升龙洞闭关去了,留下杨启昇与叶云樵在照夜洞中修行。
照夜洞内原本有上千个大小洞窟,都是上古先民在此聚居,屠龙熬膏、炼器制灯时开凿的遗迹。
明夷真人来了以后,运用大神通抽取地脉中的戊己土精气,驱使岩石自然生长,将大部分洞窟重新填实,又将剩下的进行改建。
如今总共有洞室三十六间,除了明夷真人专用的寝洞,以及共用的厅堂、厨房、水房、丹房等功能性洞室外,其余皆空置着。如今只叶云樵与杨启昇二人居住,显得格外宽敞。
叶云樵轻车熟路地回到自己原先居住的洞室,重新整理日用之物。
杨启昇也选了一间空置的洞室作为自己的居所。
二人原本都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杨启昇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叶云樵有过流浪乞讨的经历,比他强些有限。
两人都不会木工手艺,做出来的床榻桌椅歪歪扭扭,不成样子,但他们有灵宝五符,可以调动五行精气,靠着仙人手段,倒也能做的有木有样。
叶云樵有些做家具的经验,带他到周围山中伐来一株千年楠木,先以法术缓缓抽离木材水分,再以锐光剑气精准切割。
虽然初时做出的家具歪歪扭扭,但凭着“金气雕琢、木气滋养“的玄妙法门,竟也成就了一番别致景象:
两块木板拼接时注入木行精气,便能如活木般自然生长,弥合缝隙;桌椅腿脚可以像树木生根般与主体融为一体;甚至能让家具表面生出新枝,开花结果。
靠着这种“生生不息“的修补之法,二人做出的家具不仅结实耐用,更带着几分仙家气象。
杨启昇自己弄了一张睡觉的大床,一张小憩待客的云围榻,一张写字读书用的书桌,两张椅子。
还有储存衣物的立柜,装杂物的橱柜,摆置物品的条案……
倒也不是他锦衣玉食管了,贪图享受,而是在制作家具过程当中,不断调动五行精气,“学而时习”,切实应用到实际生活,一件件精美漂亮的家具被制造出来,他从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
他自己做了八件大型家具,十二件小型的,又帮着叶云樵做了不少。
最引人注目的,是杨启昇精心设计的“镜树”。
一个树形木架,向四周伸展出十二根枝桠,每根枝头都有托架,他把从金光洞得来的十二面铜镜摆在上面,又在镜子前面点燃一根蜡烛,
镜前烛光摇曳,金辉流转,整株“镜树”熠熠生辉。
他将这杰作安放在专门辟出的洞室内,设香案供奉清水鲜花,每日按《灵宝度人经》之法度化镜中元神。
二人又合力为叶云樵的蚌精元神打造了一座石制祭坛:坛心凹陷成池,注满清水,铺就卵石,放养小鱼,将蚌精元神温养其中。
叶云樵当年脑袋里也被明夷真人留下了一道神识,后来被逐出师门时候,给明夷真人收回去了,如今《灵宝度人经》只有杨启昇脑子里有,通过口述讲出来告诉他。
二人分别占据四间洞室:寝居、法室各一,杨启昇终于开始了他深山古洞的修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