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父亲严训,迷踪步传

在浙江杭州那风光旖旎的西湖畔,叶家的院子在深夜里依旧灯火通明,暖黄的灯光在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醒目…

白日里,西湖波光粼粼,游船如织,苏堤白堤上行人如蚁,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可此刻,叶家的院子却被一股凝重的气氛所笼罩。

叶子宾一脸肃穆地站在院子当中,神色凝重,眼中隐隐透露出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焦虑。他身材高大挺拔,虽已步入中年,但身上的英气丝毫不减,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更增添了几分沉稳与沧桑。

叶宣静静地站在父亲面前,脑袋低垂着,不敢与父亲对视。他身形矫健,脸庞透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倔强,只是此刻在父亲的威严下,显得有些局促。

“宣儿,你今日在学堂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为父大失所望。”叶子宾的声音低沉且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分量,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回荡,惊起了栖息在枝头的鸟儿。

叶宣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倔强,急切地说道:“爹爹,我只是看不惯他们欺负弱小,所以才……”

“所以才冲动行事?”叶子宾眉头紧皱,直接打断了他,两道剑眉几乎拧成了一个“川”字,“你要清楚,这江湖充满了险恶,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你这般冲动任性,如何能在这江湖中立足?”

叶宣顿时语塞,无言以对。他心里明白,父亲说的句句在理。他自幼在这西湖边长大,听着江湖的传说,心中充满了对侠义的向往。

可今日在学堂,看到那些富家子弟欺负家境贫寒的同窗,他一时热血上头,便冲了上去。

叶子宾见儿子不再顶嘴,语气稍微缓和了些,说道:“今日,为父便传授你迷踪步,这可是咱们叶家世代相传的轻功绝学,你务必用心学习。”

叶宣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连忙点头。他早就听闻迷踪步的神奇与精妙,一直渴望能有机会学习。

在他的想象中,学会迷踪步后,自己便能如大侠般在江湖中自由穿梭,行侠仗义。

叶子宾当下开始演示迷踪步的步法,只见他身形如电,瞬间一闪,便如鬼魅般移到了院子的另一侧。

那速度之快,让人几乎来不及反应。月光下,他的身影如同幻影,只留下淡淡的残影。

叶宣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满是惊叹,忍不住说道:“爹,这迷踪步也太厉害了!”

“迷踪步的关键,就在于步法的灵活多变,同时要巧妙地运用内力。”叶子宾一边耐心讲解,一边继续示范,脚步轻点,如蜻蜓点水般在院子里穿梭,“来,你跟着我学。”

叶宣赶忙依样画葫芦,开始练习迷踪步。刚开始的时候,他的步法显得极为生疏和笨拙,总是不得要领。不是步伐错乱,就是内力运用不当,没走几步便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叶子宾在一旁耐心指导:“宣儿,脚步再轻盈些,感受内力在经脉中的流转,顺着那股力量去移动。”

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渐渐地,叶宣的动作变得灵活起来,步法也越来越流畅。他的身影在院子里穿梭,虽然还比不上父亲那般行云流水,但已有了几分迷踪步的神韵。

“爹,这迷踪步真是神妙无比,我感觉自己仿佛能飞起来一样。”叶宣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浑然不觉,眼中只有对武学的热爱和专注。

叶子宾微微一笑,说道:“迷踪步固然神奇,但若没有深厚内力的配合,也不过是徒有其表的花拳绣腿。你日后一定要勤加练习内力,切不可懈怠。”

叶宣重重地点了点头,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刻苦练习,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在随后的日子里,叶宣每日都在院子里不知疲倦地练习迷踪步。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院子里,他便开始练习;夜晚,月光如水,他依旧在院子里穿梭。渐渐地,他的步法愈发娴熟,内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一日,叶子宾突然对叶宣说:“宣儿,今日为父要带你去一个地方。”

叶宣满心好奇,跟着父亲来到了西湖边的一座小亭子。

西湖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西湖相得益彰,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亭子里,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人面容冷峻,眼神深邃,仿佛能看穿人心。

此人正是叶子宾的旧友,江湖人称“铁面判官”的老怪。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上面绣着金色的纹路,虽已年迈,但身上的江湖气息依旧浓郁。

“老怪,今日我带宣儿前来,是想让他听听你的江湖往事。”叶子宾对老怪说道。

老怪点了点头,缓缓开口,讲述起当年的江湖恩怨。

“想当年,我与你父亲一同闯荡江湖,那时候,我们意气风发,立志要行侠仗义。”老怪目光悠远,仿佛陷入了回忆,眼中出现了一丝怀念与感慨,“然而,江湖中出现了一股邪恶势力,他们妄图称霸武林,搅得整个江湖不得安宁。我和你父亲为了守护江湖的和平,毅然决然地与这股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斗。”

叶宣听得全神贯注,心中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如潮水般涌起。他想象着父亲年轻时在江湖中闯荡的英姿,手持长剑,与邪恶势力奋勇拼杀。

“那后来呢?”叶宣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