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风雨欲来

  • 红楼储君
  • 观屾
  • 2094字
  • 2025-05-02 16:34:58

黄昏降临。

留下堂弟朱仲良吃过晚饭,朱仲安又亲自送出府,眼瞅着上了轿子,他这才回往东跨院。

皇家六爷提前返京,恐不止为劫亲一事,朝局或另有变动……

迈过仪门,望向抄手游廊处,已点燃的羊角琉璃灯。

朱仲安背着手,向跟着的小厮双喜,问道:“刑部有消息了吗?”

双喜长着一张娃娃脸,乃是已故生母,从娘家带来,为人自是可靠。实以这些年里,作为亲随小厮,多是帮着料理一些小事。

而今儿一大早,陈虎等涉事护卫们,也都被叫去刑部问话。

幸好昨夜里,就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

见世子爷问话,双喜急忙弯腰道:“禀主子,暂时还没有消息……”

刑部审查登记,持续一整天,大抵要经过好几轮。从时间上看,也快回府了!

朱仲安边走,边是颔首道:“若陈护卫回来了,让他来见我!”

“是,主子!”

“杨成他们几个出城办事的人呢?”

“回主子,暂时也没回来……”

一个多时辰后,陈虎等人,终是从刑部,归于王府。

于偏厅内,众人陆续把刑部里的问询,详细讲述了一遍。

朱仲安坐于太师椅处,认真聆听,确定没有什么遗漏,抬眸道:“经过今日的审问,后面大抵是没事了!”

“你们都好生休息,这些天别出城……陈护卫留下!”

“多谢主子!”

仅有陈虎时,对于城外搜寻线索之事,他提供了一些建议。

断不能将视线仅放在偏僻之所,可以去往人流密集,而那馒头庵尼姑们,又经常出没之地,好生查一查。

次日,天方大亮。

朱仲安刚跑完步,而后净手更衣,正要食用春杏端来的碧粳粥,陈虎就急匆匆来拜见。

原来是一大早,城外传来了好消息。

“好告诉主子,昨天夜里,在顺天府捕快撤离后,果然有人回到了那馒头庵。待将地窖挖开,取了银子后,就往临近的通津码头驶去。”

“而我们的人,一路在后面跟着,原想监视一夜。谁曾想到快天明时,从水里面救出来了一个小尼姑。”

“那小女尼,说自己叫柳香儿,原是沧州人士,被拐子给拐走后,就一直待在船上。到了几天前,有个老尼姑来,选中了她们,顺势剃了度,还起了出家的名字,叫‘智能儿’。随即关到了另一艘船上,伙食也好了些,甚至能在船上活动,原是过两天就要接走。”

“岂料昨夜里,她借助出恭之机,听到拐子说,等到天亮了,要把她们拉到南面四十多里外,给沉船了去。这柳香儿,随即趁着拐子不注意,夜里偷偷跳了水。可惜再问那老尼姑叫什么,她就不知道了……”

听完陈虎之言,朱仲安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个名字。

智能儿!

红楼里,她正是净虚的徒弟,并将水月庵称作“牢坑”。只不过逃出来后,去寻秦钟,而后被秦业逐出,便不知所踪……

但将今次之事,联系起来的话,很多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智能儿原是被拐来的,难怪不愿待在馒头庵里!

最后的消失,兴许是净虚担心暴露秘密,被杀人灭口了。

而有人急切将银子运走,愈发证明了银锭来路不正!

朱仲安将手里的青瓷莲纹碗,缓缓放在红木条案上。

他看向陈虎,沉思道:“通津码头属于谁管着?”

陈虎面色一整,抱拳道:“回主子,通津码头等六大码头,都是漕帮的势力范围。”

“话说这漕帮,也是近十几年来,才突然兴起……”

“前些天,府里的人,奉命去城外摸底排查时,发现漕帮背地里,亦有阻止永济码头的运转,导致其他船只不敢靠岸。”

控制着神京六大码头的漕帮,还能干涉其余码头,不惧普通王侯,足见手眼通天。

再从出现时间来看,恐怕和几位皇子脱不了干系!

上面会是谁?

朱仲安思忖了下,心里已有几个猜测,试问道:“漕帮背后,可是站着哪位爷?”

陈虎低下了头,道:“回主子,这不算什么大秘密,走码头的大抵都知道,这漕帮乃是四爷罩着的。”

果然!

水月庵、通津码头、皇家四爷,以及主持案情的忠顺王……

一条清晰脉络,当即呈现于眼前。

这样看来,是宁王参与了拐骗之事?

暗地里,又是积攒银子,又是寻一些男女,他在谋划些什么?

难道是想造反?

朱仲安能感觉到这里面,大抵藏着大阴谋。

但他到底不是神算子,一时半会儿,没有具体头绪!

既然自身实力有限,解不了这局,那就像上一次,寻局外人,把这水给搅浑了。

风浪越大,才能增加便宜老爹“捡漏”的成功率!

数息过去,朱仲安沉吟了下。

他站起身来,走到陈虎面前,郑重道:“有两件事,需要立即去办!”

“第一,通津码头有水月庵藏银之事,需想办法将消息送到理王府内。再有馒头庵里的那些册子,可以一同送去……但记住了,别让咱们府里的人直接出面。”

“第二,若走水路,神京南面,四十多里外,有没有经常出现沉船事故的河段?”

“若是打探清楚了,从府里派些人手。我会写一封信,交给柳公子他们,帮着解救这些人质。”

前面的安排,算是借刀杀人,好让四爷与三爷斗起来。

在此期间,甚至能给予漕帮重重一击!

至于后者,之所以不告知皇家三爷……诚因都是些小人物,就算说了,对方定也不在意!

便是寻人向顺天府报案,等到开始调查,只怕黄花菜也都凉了。

相反,交给柳湘莲去处置,一是信任,二是考验。

说完这些,朱仲安唤来春杏,寻了笔墨,迅速给柳湘莲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些关键事项。

而后从书房里取来处理过的账册,交由陈虎安排人,走肃王府后门,分别行事。

做完一切后,站在东跨院的台阶上,朱仲安身披石青缂丝披风,抬眸看向拔高的朝阳。

若说水月庵的地窖,是他留下的一个诱饵,那现在的顺势而为,便是撒下了一张大网,目睹那鹬蚌相争。

至于肃王府坐于岸边,只需静待收网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