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福祸相依

  • 红楼储君
  • 观屾
  • 2171字
  • 2025-05-07 02:08:13

傍晚。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头戴赤金累丝凤冠,正中镶着祖母绿,身穿黄褐色云缎蟒袍,腰束金镶玉带,手边放着伽楠香杖,独坐于楠木胎紫檀包边的罗汉榻上。

从旁望去,老人家鬓发如银,面若中秋明月,眉间布满寿星纹。虽年过古稀,但精神气很足!

眼瞅着天色暗了下来,一众丫鬟们掌了灯。连年幼的爱孙贾宝玉,此时也哈欠连连。

贾母疼惜得紧,忙让丫鬟将宝贝孙子抱下去歇息。

随之,她凝了凝眉,向外张望道:“东府里,那蓉哥儿报了官,既然走到这一步,也就罢了……”

“凤姐儿啊,你们说说看,怎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宁国府和荣国府,分处宁荣街东西两侧,遂于平日里,贾家人又将宁国府称为“东府”。

而昨日贾蓉大婚,原本是个大喜日子。谁又能料到黄昏迎亲时,出了那档子事儿。

由于和皇亲扯上了关系,贾母得知消息后,才将贾珍叫来,建议先把人要回来。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此言方一落下,左手一美妇人,年龄约莫双十年华,玉容明艳动人,身段极是苗条。头饰着赤金点翠凤簪,耳垂佩戴红宝石坠子,上衣穿着金线绣牡丹的桃红缎面夹袄,下裳则是墨绿织金马面裙。一双丹凤三角眼,扑闪着精光。

这人正是西府里的琏二奶奶,出自金陵王家的王熙凤。

凤姐儿朱唇未启,笑声却先传入耳中。

“老祖宗为我们这些晚辈啊,那是操碎了心。至于东府里的蓉哥儿,兴许是有事耽搁了。”

“老祖宗整日吃斋念佛,菩萨保佑,定会有好消息传来……”

闻言,旁侧的王夫人、邢夫人、赵姨娘等,多有附和之声。

后侧位置,李纨头戴白玉簪配素银发箍,身穿月白绫缎交领衫。她不施脂粉,宛如一朵清秀淡雅的荷花,怀里抱着幼子贾兰。

思及东府大婚,不禁有些思念亡夫贾珠了。

而像荣府里的几个姑娘,如迎春、探春、惜春,也都叽叽喳喳说着话。至于大姑娘元春,却是早两年,因“贤孝才德”,就入了宫廷,现今担任着女史。

这边厢议论不止,哄得贾母心情好了些。

赖大家的却是匆忙步入,说是东府里的小蓉大爷,被珍大爷领着从顺天府衙回来了!

此消息传来不过一炷香,又有仆人来禀,说是“王老爷来了”。

大半个时辰后。

荣庆堂正厅里,一排排烛火闪烁。

而一众女眷们,早就主动退了下去。

正中所设紫檀雕花榻处,贾母拄着拐杖,端坐于此。

下首两侧位置,王子腾,贾赦、贾政、贾珍,皆有赐座,唯有辈分最低的贾蓉躬立着回话。

待到贾蓉先将经过讲完,又有贾珍的一番补充,贾母一时默然,叹道:“还真是多事之秋啊!”

“谁能想到,单是蓉哥儿的婚事,竟一下牵扯了两个王爷?”

贾母话毕。

王子腾显然知道更多内情,当即放下了茶杯,扫了眼正对着的大老爷贾赦,还有妹夫贾政,朝向上首,沉吟道:“老太太明鉴,这里面的水,兴许还深着呢,怕是不止皇家两位爷……”

微一顿,他看向皱眉沉思的贾珍,以及躬立的贾蓉,又加重语气,补充道:“再有三爷性子宽厚,考虑周到,相比于另几位爷,好说话些。而今,既然主动提了这些事,在我看来,珍哥儿能够接受,并为蓉哥儿谋个一官半职,也算是福祸相依!”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王子腾一言,意有所指。

贾母年纪之长,经历之多,很快就想明白了大半。

既是牵涉到了这么多皇子,结合京里的风云,那只有储位之争了!

无论史书上如何写的,单是从世祖爷至今,陷入到了皇子夺嫡的勋戚豪门,哪一个善终了?

她虽为妇道人家,但见识不俗。

贾母深吸一口气,默念了几声“阿弥陀佛”,只见下一息,原本慈和的面容上,转为严肃与认真,用拐杖击了两下地面,说道:“宝玉他舅舅所言,正是此理!”

“珍哥儿可是记住了?”

听了贾母之言,又观王家老爷慎重之态,贾珍眼神闪烁,旋即起身应道:“回老太太,都记下了!”

“蓉哥儿呢?”

贾蓉低着头,心里依旧有些不甘,看了眼父亲贾珍的背影,只好说道:“回老祖宗,贾蓉也记住了!断不会生事端!”

见此,贾母松了一口气,叹道:“这就对了!等过段时间,再为蓉哥儿你重新寻门亲,到时候我亲自做主!”

“单是府里这些事,却是有劳宝玉他舅舅,今儿单独跑一趟了!”

观贾母客气模样,王子腾既是将所思告知,算是尽了人情,又见夜幕已深。

明日还有其他要务要办,尤其剿匪之事,皇家三爷发了话,就算走个形式,也拖不得。

他随即起身一礼道:“老太太不必多礼!贾王史薛,都是当年追随世祖爷,从金陵走出来的,本该相互依靠帮衬。”

“时间不早了,晚辈这就告退了!”

操忧了一天,贾母也是身心俱累。

她拄着拐杖起身,摆了摆手道:“大老爷、二老爷……你们一起去送送!”

“孩儿遵命!”

……

同夜,肃王府。

别院内。

自入了府后,考虑到带回来的秦可卿主仆,暂无居所。加之风波未平,不宜四处走动。

朱仲安便将主仆三人,暂时安置于此。

又使丫鬟春杏,寻了几个老妈子,帮着服侍。

待洗漱更衣,吃了晚饭,散去了一天的疲劳。

朱仲安便独自一人回了书房,坐于桌案处,看着跳动的烛火,按照潜意识习惯,将今日之事,全都复盘了一遍。

随即拿起笔墨,于空白纸张上,书写下了“三爷”、“四爷”等字。

回想今日,他光明正大,主动见了三爷,实从旁人角度看,相当于肃王府,已站队了皇家三爷。

这本是目的之一!

毕竟,于京师之地,肃王府势力过于单薄了。

而大树底下好乘凉。

若让人误会了,那便继续误会下去。

便是他接下来做什么事,不需过多藏着掖着,这样于旁人看去,也会和掌有实权的三爷联系起来,多一些忌惮……

包括那位爷,也该安宁一段时间了。

思及此处,朱仲安又书写了两行字。

短期目标:健身、赚钱、人脉……

长期目标:帮父王夺取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