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1
- 原来她一直在原地等我
- 红枣豆浆
- 3509字
- 2025-04-02 14:27:23
我的青梅成为了国际知名摄影师。
而我却家道中落,成了负债累累的外卖小哥。
分手后,她在聚光灯下闪耀夺目,我在角落埋头苦干,试图东山再起能与她相配。
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她从未走远——一直在等我有勇气重回她身边。
我这才懂得:
深情不分贫富,真爱无关地位。
唯有勇敢向前,才能拥抱两情相悦。
1.
“咚咚咚。”
我掂了掂手中的保温杯,这是我第1087 次叩响她家的大门。
门后传来轻盈的脚步声,一位身着淡蓝色连衣裙的女孩推开了门。
“柳雨萱!”
这也是我第1087 次在她家门前呼唤这个名字。
“给你送了杯咖啡,刚煮好的。”
看到她出现,我将保温杯递到她手中。
那年我们十六岁。
而初遇她,是在我六岁那年。
那是搬进新家后的一个午后,透过院墙上缠绕着蔷薇的铁栅栏,我第一次看见了她的身影。
她家的庭院里种满了鲜花,能看出主人是个热爱生活、懂得情趣的人。
而她正在庭院修剪花枝。
躲在栅栏后的角落,我能将她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六岁的记忆已足够清晰,能将美好的画面永远铭记。
那是初春时节,阳光温暖却带着几分早春的寒意。
她穿着米色针织衫,搭配着深色百褶裙,脚踩一双小皮鞋,认真地照料着院中的花草。
我看得入神,像个傻小子一样伫立在原地,贪婪地将这幅画面收进眼底。
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因为我看见她转过头来时,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清冷的眸子里泛起一丝涟漪。
随后,她原本淡漠的表情舒展开来,向我绽放出一个浅淡的微笑。
从那时起,我就觉得她优雅而出尘,虽然这些词汇是我后来才学会的。
但那天的阳光、微风和绿意,连同她那份沉静优雅的气质,都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柳雨萱,她真的好美啊。
上了初中后,我开始找各种借口往她家跑,想多看她几眼。而她,也从最初的诧异渐渐习惯了我的造访。
可不管我怎么努力,她始终与我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我甚至怀疑她是不是在讨厌我。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柳雨萱却第一次来到了我家门前。
透过猫眼,我看见她安静地站在那里,手里捧着一盒精致的点心。
她说是她妈妈新做的糕点,想要分享给我品尝。
虽然明白这是长辈的心意,但我还是感到无比欣喜。
这么久以来的咖啡,终于没有白送!
2.
追求女神之路漫漫,但我从不打算放弃。
柳雨萱喜欢摄影。
因为我们两家紧挨着的缘故,我常能从自己房间的窗户看到她站在院子里拍照的身影。
如果我不喜欢柳雨萱,大概会觉得她总在院子里晃来晃去很烦人,但我喜欢她,所以只觉得她认真拍摄的样子分外动人。
我也曾厚着脸皮去过她家暗房,欣赏过她冲洗照片的模样。
她在昏暗的红光下专注工作,纤细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调整显影液的温度,一张张照片在溶液中慢慢浮现。
她最钟爱的那台徕卡相机,是我偷偷查了很久才知道型号的古董级设备。
暗房里那朦胧的红光笼罩着她的轮廓。
她的睫毛在光影中微微颤动,而我是那时她唯一的观众与见证者。
清冷优雅的气质,对摄影充满热情的女孩,是所有家长眼中的完美女生。
我是个安分不下来的人,成绩一般,喜欢和狐朋狗友厮混,运气也不怎么样,因为遇到的很多优等生都过于做作,让我对所谓的好学生产生了偏见。
但柳雨萱是不同的。
我由衷地仰慕她。
学习优异,摄影技术出众,会多国语言,从初中起就是学生会副主席。
每次学校举办摄影展或文艺汇演,只要有她的作品出现,不是此起彼伏的赞叹声,就是络绎不绝的观展人群。
还有那些令人羡慕的表白,“柳雨萱,我喜欢你”。
然而,柳雨萱始终对这些保持着礼貌的疏离。
但对我,却是不一样的。
周末的下午,在她家的暗房里,她耐心地教我认识相机的构造。
放学后一起回家。
我骑车载她,她轻巧地坐在后座,一手扶着我的肩,一手抱着她心爱的相机。
风从两侧吹来,掀起她的发丝,而路边的景色不断倒退。
即使一路无言。
我依然享受着与她共处的每分每秒。
于是在某个月光正好的夜晚,我灌了几口二锅头,鼓起勇气向她表白。
听完我笨拙的告白,柳雨萱轻轻眨了眨眼,就应允了。
还好没有说出那些我听惯了的,她委婉拒绝其他追求者的话。
3.
其实在那次表白前,我们就已经很亲近了。
她高三那年,我借着补习的名义经常往她家跑,看着她认真看书的样子,也不敢打扰,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
就在我拼命努力考上她的学校时,她已经成了影社的台核心人员。
她自学构图,钻研光影,多幅作品入选专业杂志,还跟着知名摄影师学习纪实摄影,获得过国际奖项。
虽然她的追求者络绎不绝。
但我始终是她镜头下的第一主角。
入学后,我也理所当然地加入了摄影社,看着她认真调试相机时的专注模样。
陪她蹲守拍摄日出。
和她在校园漫步,寒风袭来时,她会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围在我的脖子上。
一起去植物园,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脸上落下斑驳的光影,我看呆了,而她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那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她的暗房里挂满了我们的合影。
这就是我们恋爱的点点滴滴。
但和一个才华横溢又备受瞩目的女神谈恋爱并不容易。
经常有人在摄影社群里“艾特”她,甚至有人恶意诽谤她的作品。
虽然是谣言,但可怕的是长时间的毁谤中伤,也足以打击一个人。
即便知道柳雨萱有男朋友,依然有许多人打着欣赏才华的旗号不断接近她。
更让人气愤的是,有时就在我在场的情况下也这样。
明明她的社交账号都是我们的合照,签名也写着我的名字,发绳还是我送的那条,但某些人就是视而不见。
后来和柳雨萱一起吃饭时,我忍不住打趣说要给这帮人捐钱配眼镜。
她听完只是轻笑,说不必。
她把这笔钱花在了给我定制手表上。
那是我心仪已久的品牌。
更特别的是,她亲自设计了表盘图案,选用了铂金材质。
柳雨萱告诉我,铂金象征永恒。
这正是我一直追寻的。
金太过张扬,我渴望的是——永恒的温柔。
柳雨萱为我戴上手表,是在她的暗房里。
她骗我说要教我冲洗照片。
当我走进暗房的那一刻,红光突然熄灭,一束柔和的光线亮起,正好打在我们身上。
4.
她身着一袭月白晚礼服,脖子上点缀着细碎钻石项链,优雅而不失庄重。
光线倾泻而下,空气中漂浮的微尘在我们周围跳动着华尔兹。
抬眸相望时,世界屏息,彼此眼中只剩下对方。
“还记得高中那个被人误传的传言吗?”她开口问道。
我自然记得。
那传言源于一篇匿名投稿的校园故事,写的是我和柳雨萱的爱情。当时学校正在举办校园文学大赛,有位低年级的学妹在作品里魔改了我们的故事,虽然只是个开头,但很快就在校园里流传开来。
那会儿我们已经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甚至在学校论坛上还有专门的CP超话。
故事传到柳雨萱手里那天,我刚好在等她下课。
她拿着那份投稿,神色狡黠地给我读了起来:
“姜子玉气急败坏地拽住柳雨萱的手臂,眼神凌厉如刀,“你这个女人,别太过分!”
柳雨萱被他禁锢在怀中,姿态暧昧,柔声问道,“子玉,你这是做什么?”
听到她轻唤自己的名字,姜子玉瞬间眼眶红了,像只困兽般用力吻住她的唇,柳雨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早已沦陷在他的温柔里。”
那天,她声音轻颤着读完最后一句,我起身将她揽入怀中,指尖抚过她的脸颊。
鼻尖轻触她的额头,低声道:“是不是该这样?”
她羞红了脸,轻轻推开了我。于是那个吻,也没能如愿以偿。
而此刻,我主动倾身向前,在她唇上印下一吻。
“补上欠你的。”我说。
5.
“记得那天你说这故事太过浮夸。”
“但我知道,你其实很开心有人写我们的故事。”
“我也很开心。”
“六岁遇见你,从此就再也离不开你。”
“一开始我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后来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记住你的生活轨迹。”
“每次看到你送来的牛奶,我都会在窗边等着。”
“为你布置的暗房,其实是想让你多来找我。”
“我喜欢你一遍遍耐心教我摄影的样子,也喜欢你认真讲解时微皱的眉头。”
“春天的时候,我会拉着你去拍樱花,看你在花雨中笑得灿烂。”
“人生如果真的能像故事那样完美,我很庆幸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了我的女主角。”
“因为遇见了你,我的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
我单膝跪地,取出一枚铂金戒指,庄重地为她戴上。
她俯身亲吻我的额头,这是最美的回应。
回首往事,这场感情里有太多我的主动。
不仅仅是最初的笨拙靠近,还有那些刻意为之的巧遇。
她说她记住了我的时间表,可她不知道,我才是那个精心设计生活轨迹的人。
摄影成了我们相处的纽带,我对构图和光影越发着迷,常常与她讨论技法。暗房里昏暗的红光下,我能光明正大地凝视她专注的侧脸。
也多亏了她,我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知。
这段感情,既是她的温柔,也是我的执着。
我们本该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但命运总是格外善变。
能和柳雨萱做邻居,是因为我父亲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
就在我们毕业后第二年,公司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
房子抵押出去,依然无法填补亏空的窟窿。
而此时,柳雨萱已经成为了一位知名摄影师。
分手的那天,她刚刚获得了国际大奖。
一夜之间,她成为了艺术圈新锐。
而我,在狭小的出租屋里规划着东山再起的路。
即便一顿像样的午餐要五十块,即便只能靠着便宜的挂面度日,我也在不断寻找机会。
曾经眼高于顶的我,如今在泥泞中摸索着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