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封赏风波
- 南北朝:穿成元修,傀儡我不当了
- 大大大大大大宁泽
- 3177字
- 2025-04-14 20:33:04
高台不远处,司马子如和他几位心腹僚属略显疲惫的脸庞。
他们围着一卷黄绫低声讨论,反复斟酌,耗费了好一阵功夫,才终于拟定了一份看似周全的封赏名单。
司马子如仔细审阅一遍,确认无误,这才起身,恭恭敬敬地捧着名单,呈递到御座上的元修面前。
元修接过名单,目光沉静地扫过。
开头的几行便是针对今日演武的主要将领:
“元泽,加封为伏波将军。”
“独孤信,加封为凌江将军。”
元修微微颔首。
伏波将军,凌江将军,皆是从五品的武职散阶。
看来司马子如这小团队做事还算稳妥,知道表面上要一碗水端平。
今日演武,怀朔武川各胜一局,算是平手。
虽然下午独孤信指挥,独孤义冲阵夺旗赢得更为耀眼,但毕竟只是一合之胜。
给两人同等的从五品封赏,不算偏颇,也堵住了悠悠众口。
至少,没有因为元泽是高欢倚重的怀朔嫡系,而独孤信是武川出身就刻意打压。
元修的目光继续下移:
“独孤义,加封宣威将军。”
“乞伏浑,加封明威将军。”
他扫了一眼后面几个别将的封赏,也大多是些不痛不痒的七品、八品名号,主打的就是一个“雨露均沾,合家欢乐”,力求谁也挑不出明显的错处。
“哼,”元修心中冷笑,“若你司马子如当真论功,独孤义冲锋夺旗,就该比那拼死护旗却最终落败的乞伏浑更重些才对,但这宣威和明威品阶相同。武川那边,理应给得更高。”
他看着名单上那一长串繁杂的将军名号,什么“威”、“明”、“宣”、“厉”,不由得一阵头疼。
这北魏末年,朝局动荡,武人跋扈,各种将军、都督封号泛滥成灾,不仅听着费劲,记着麻烦,更显得廉价不堪。
“唉,待朕真正掌握了朝廷大权,”元修暗下决心,“定要好好整顿一番这官制名号!”
收敛心神,元修放下名单,对侍立一旁的司马子如招了招手。
司马子如忙躬身趋前。
元修压低了声音,凑近他耳边,如此这般地低语了几句,直接修改了名单上的几个关键之处。
司马子如听得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不解,迟疑道:“陛下……这……这般改动,会不会……?”
他想说,会不会引起武川那边的将领不满,尤其是贺拔胜?
元修却不容置疑地一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无妨。就按照朕的旨意去办。武川骑兵虽勇,然下午一战,冲突激烈,造成伤亡亦重……朕此举,亦是略施薄惩,以儆效尤。”
司马子如闻言,心中暗自腹诽,差点没忍住翻个白眼。
他用一种近乎看傻子的眼神飞快地瞥了一眼这位年轻的皇帝,心道:
“好家伙,您这皇帝当得可真有意思!这理由找得也太蹩脚了。你这样搞,实则太偏袒怀朔,贺拔胜他们能善罢甘休?到时候不闹起来才怪!”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都只是些散阶虚名,无关痛痒,并不影响军权实职,更动摇不了大丞相高欢的根基。
这点小事,自己也没必要专门上报高欢。
于是,他立刻躬身应道:“臣明白了,臣马上去改。”
不多时,重新拟好的名单又送了回来。
得到传召的文武百官和受封将领陆续抵达,除了依旧站在一旁、身如有特殊待遇的高欢之外,其余人等皆按照礼仪,准备听封。
人群中,元泽率先对着御座上的元修禀报道:
“启禀陛下,臣麾下别将乞伏浑,今日演武奋勇搏杀,身受重创,恐仪容有碍圣瞻,故未能前来领赏,还望陛下恕罪。”
元修端坐御座之上,闻言立刻关切地问道:
“哦?元将军所言,可是下午那位死战不退、拼命护持军旗的勇士?”
“正是此人。”元泽恭敬回答。
“原来是他,”元修脸上露出赞许之色,他话锋一转,温言道,“无妨,勇士为国负伤,理应好生修养。身体要紧。司马爱卿,宣读封赏吧。”
司马子如应声出列,走到众人之前,展开手中那卷明黄的绫绢,朗声念道:
“永熙元年夏六月,皇帝诏曰:兹洛阳东郊演武,怀朔、武川两镇健儿,以骑步相决,鏖战两合,胜负各一。尔等奋勇争先,扬我大魏军威,朕心甚慰,特此嘉奖!”
他品阶封赏从低到高,先念了贺拔威等低阶的一些封赏,顿了一顿,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
“怀朔镇别将乞伏浑,作战勇猛,临危不惧,虽败犹荣,其志可嘉,特加封为——厉威将军!”
“武川镇别将独孤义,重骑指挥得当,冲锋陷阵,临阵夺旗,功勋卓著,特加封为——威烈将军!”
“咦?”
圣旨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惊诧之声。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都写满了错愕。
厉威将军是从六品……威烈将军是七品……
独孤义明明冲垮了对方军阵,还夺了帅旗,怎么封的将军号,怎么比战败的乞伏浑还要低上一等?
怀朔将领行列中的窦泰,此刻内心倒是稍微熨帖了些。
他撇了撇嘴,心道:“哼,到底朝廷还是俺们怀朔说了算。这司马子如拟的名单,果然还是偏向我们怀朔的弟兄。就算下午输得难看了点,在封赏上找回些场子,也算能出口恶气了!”
御座前,元泽已经代替乞伏浑叩首谢恩。
而他身旁不远处的独孤义,则单膝跪地,紧抿着嘴唇,年轻英武的脸庞上写满了不忿。
他心里窝火:“凭什么?!老子浴血奋战,夺了他们的军旗,是堂堂正正的赢家!这朝廷也太欺负人了!就因为高欢是怀朔人,现在大权在握,就可以这样明目张胆地偏袒,打压我们武川人吗?!”
一股屈辱和愤怒直冲头顶,独孤义一时间竟忘了叩头谢恩。
直到身边的兄长独孤信不易察觉地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他才猛然惊醒,连忙低下头,沉声道:“臣,独孤义,谢陛下隆恩!”
声音里却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梗咽。
更远处的武川将领队列中,贺拔威等人也是个个面露不爽之色,眼神中充满了愤懑,显然都觉得自己一方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站在武将班列前排的贺拔胜,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
他心中极为不快:
“岂有此理!虽说两镇各胜一合,算是个平手。但我武川赢得那一合,可是夺旗的大胜!你朝廷要么就给两边别将一样的封赏,要么就该给我武川这边更高!哪有胜利一方的封赏反而低于失败一方的道理?且看看信之的封赏如何,若是连他也受到委屈,我定要站出来,为我武川健儿讨个公道!”
就在贺拔胜心念电转之际,司马子如的声音再次响起:
“加封怀朔镇都督元泽为——伏波将军!”
“加封武川镇都督独孤信,运筹帷幄,临阵调度有方,指挥出色,特加封为——宣威将军!”
“什么?!”
这一下,周围众人的错愕更甚于前。
伏波将军是从五品,而宣威将军……只是六品?
给了元泽从五品,却只给战术布置更胜一筹的独孤信一个六品将军衔?!
不少怀朔一系的官员则交换着得意的眼神,心中暗道:
“果然,朝中有大官就是不一样!大丞相权倾朝野,就是这么护着自己人!”
而那些非怀朔系的文武百官,则大多沉默不语,但眼神中流露出的,却是对这种赤裸裸偏袒的不满和鄙夷。
就连站在一旁、始终不动声色的高欢,此刻内心也泛起一丝不解。
这些散阶封赏的小事,他的确是授权给了司马子如全权处理,自己一般不屑于过问。
但子如这次……偏袒得未免也太明显了吧?
虽说只是些虚名,但做得如此露骨,怕是会适得其反,激化矛盾。
他皱了皱眉,心想,圣旨已下,木已成舟,等散了朝,定要好好问问司马子如是怎么回事。
“岂有此理!”贺拔胜听到独孤信的封赏,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肺都要气炸了。
他猛地攥紧了拳头,就想立刻出列,向皇帝辩驳理论一番。
圣旨尚未宣读完毕,此时强行打断,乃是大不敬之罪。
他强压下怒火,决定等司马子如全部念完,再行发问。
跪在地上的独孤义,听到兄长独孤信功劳卓著,却也只得了个六品将军衔,比元泽低了一等,更是气得双目欲裂。
他抬起头,狠狠地瞪了不远处的高欢一眼,心中怒骂:“奸臣当道!欺人太甚!还有这么欺负人的吗?!”
反观独孤信,听到自己的封号后,脸上依旧平静无波,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他动作标准地再次俯身,行大礼,朗声谢恩:“臣,独孤信,谢陛下隆恩!”
只是那低垂的眼帘下,掠过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光芒。
司马子如将所有封赏名单宣读完毕,转身面向元修,躬身行礼,示意可以宣布平身了。
御座上的元修却没有立刻让众人起身,反而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此次演武,两镇将士皆为国奋勇,英勇无畏,朕心甚慰!此皆仰赖窦泰将军、贺拔胜将军平日治军有方。此二位将军,劳苦功高,朕亦当有所封赏!”
众人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地看向窦泰和贺拔胜。
元修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扫过窦泰,说道:“加封窦泰为——左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