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人类之所以被认定为高级动物,其文艺创作与鉴赏接受,当是最能为人类引以为豪的才能之一。

千百年来,不同文艺类型的名篇佳作汗牛充栋,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鉴赏接受者无不各取所需,各好其好,自得其趣,而且也从不认为这里有什么不妥当,但又确实尚可深究。比如说,文艺的鉴赏接受是否存在我们共同遵循的方式方法?又该怎样看待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鉴赏者的不同评价?不同的接受者鉴赏同一部作品的水平是否具有高下优劣?诸如此类,如能揭示其要者少许,笔者相信也将不是徒劳无益的。

《文艺鉴赏学举凡》这个书名,一者视文艺鉴赏为单列之学派,二者本研究还涵盖了本学科之全部视界,此预期可谓颇为自负。大而言之,文艺鉴赏属于美学范畴,然独立门户有赖于学科确认、范围清晰、对象明确、社会需要,再加上欲整合文艺鉴赏学科研究的方方面面,实为不易。好在笔者对此研究情有独钟并非一时冲动,大约早在20年前,就曾正式提出建立具有中国学派特色的文艺鉴赏美学的构想,且由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精品课程“文艺鉴赏学”近年又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应该说积累了笔者较多的感悟和实践体会。为了进一步完善总结笔者在学界第一次提出的“文艺鉴赏学”新学科,现将其学习体会重新梳理并修订成册,也算了却了笔者一个长久的心愿。

本著具体研究人类从事文艺鉴赏的活动过程、活动规律及其鉴赏方法,包括文艺鉴赏活动的发生与发展、鉴赏主体的期待视野、鉴赏客体的审美特征、鉴赏过程的审美描述和上品文艺鉴赏的实现等五个部分。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文艺鉴赏即是为实现这一转变所作的精神洗礼,因而本著任务极其庄重与严肃。书中部分文章曾在《文艺报》《名作欣赏》《求索》《当代戏剧》《散文》《湖南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收入本著一律都作了修订;另有《文艺鉴赏学发生发展漫笔》《论文艺鉴赏的心理过程及规律》《试论文艺运行系统三环节及其关系》《走向本真——休闲文学及其鉴赏》《中国文艺美学教学发展史略》《文艺鉴赏主体与文化圈简论》《论文艺鉴赏的“钻进去”与“跳出来”》《上品文艺鉴赏如何可能?——中国梦文艺正能量系列思考之一》等多篇文章则是新近完成的作品。附录部分收集了五位学者已经发表的关于对笔者文艺鉴赏学研究的评论,以帮助读者阅读本著有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鉴赏有法,却无定法。然而,我们并不都是具有相当水准的文艺鉴赏者,笔者期盼本著对各位仁君能有些许补益即为大欣。

魏饴

戊戌谷雨前三日于白马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