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韵书的百年编纂历程
中国新诗,是中国诗歌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产物。具体来说,中国诗歌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演进,诗质、诗体和诗语才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从诗歌的语言说,从晚清开始到五四期间,我国诗界发生了传统诗律观念失效和现代诗律体系重建的变迁。尽管如此,我国新诗运动初期的新诗大多还是继承传统诗歌押韵传统,正如朱自清在概括初期新诗特征时说:“到现在通盘看起来,似乎新诗押韵的并不比不押韵的少得很多。再说旧诗词曲保存在新诗里的,除少数句调还见于初期新诗里以外,就没有别的,只有韵脚。这值得注意。新诗独独接受了这一宗遗产,足见中国诗还在需要韵,而且可以说中国诗总在需要韵。”[35]这种概括是符合初期新诗用韵实际的。
诗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生生不息。由旧诗到新诗转型在语言上的最大变化就是其诗语由文言到白话的变化,新诗采用现代汉语写作,“正是这个表面上被我们所 ‘使用’的现代汉语,在最深层的意义上规定了我们的行为,左右了我们的历史,限制了我们的书写和言说。”[36]这种变化引来了新诗音律语言的变化,由此也提出了新诗形式包括格律形式重建的重大课题。新诗发生以来,我国诗人就在借鉴西诗和继承传统基础上,持续不断地探索新诗用韵包括新韵书编纂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我们对新诗韵书的百年编纂历程作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