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才,务必搜刮人才

“少主放心,一切钱粮,自有供应。”

秦超满面自信,拍着胸脯道。

刘琦点点头,道:“如此一切便拜托仲立了。”

秦超,字仲立。早年间为行走天下的少年剑客,与刘表早年相遇,引为知己。刘表入主荆州之后,奉刘表之命,隐藏于长沙郡之中,为刘表收集江东、长沙、宗贼等势力的情报,同时有着诸多店铺,自己也经营着客栈、粮庄、漕运生意等。

有他的支持,至少说暗门经费,短时间内不用刘琦伤神。

按照此前秦超的意思,他欲散尽家财为刘琦募兵而用,却被刘琦拒绝。盖因刘琦不会做那杀鸡取卵之事,秦超能够有着这么大的家业,也是祖上几代人尽死拼搏所得的成果,尽管背后也有着刘表的扶持,自己也不能让他散尽家财来助力自己。

随后,刘琦又拿出一份名单来,道:“仲立,近期你也派人帮我将这些人找到,另外将我的亲笔书信送上。记住,务必要快!”

秦超接过名单,上有十人,秦超奉手领命,尊吩一声:少主保重。而后塞入怀中,便行告退。

那名单上的十人,文臣武将只有四人,分别是人称锦帆贼的甘宁,此人乃是水军大将,不得为江东所得。另外三人则是文聘、霍峻、邓曦。

从刘表麾下势力来说,能人武将并不少,但包括黄忠在内,文聘、霍峻、甘宁都没有得到重用。

文聘目前在荆北不过一中郎将,霍峻亦是如此,同黄忠一样有名无实。甘宁目前不过一水军中队率,现居于张允麾下。

张允同蔡瑁一同掌握荆州水军大权,长期驻守襄阳。因甘宁锦帆贼的名号,加之甘宁性格耿直,不知奉承之道,被张允打压。

史上甘宁因不受重用投奔孙权,后成为东吴水军名将。

对于这个人才,刘琦可不会放弃。

至于霍峻,史上霍峻最为出名的一战,便是以少胜多坚守葭萌城。此人和文聘一样,尤其擅长防守,可谓比之曹魏集团的曹洪、曹仁也不遑多让。

邓曦则是早年间与宋忠、伊籍等人一同来到荆州投奔刘表,相比于宋忠每日精研经来说,邓曦与伊籍一样,更注重实践。为了刘表尽心尽力,缕缕出言劝刘表发兵北伐,攻取城池,奈何他一心匡扶汉室的抱负与刘表守成中庸的想法冲突,从而被逐渐的驱逐出权利中心。

但此人又有忠臣不侍二主的忠心,心灰意冷之下,邓曦隐居于长沙郡,不再过问政事,刘表死后,也未曾出山。对于这等忠心之人,刘琦必然要请他到攸县相助。

另外六人也并非所谓的文臣武将,而是匠人!

相对于那些史上名人,比如说诸葛亮、庞统等人,并非刘琦不知道去哪儿寻找他们,而是他非常明白,眼下自己尚没有崭露锋芒,仅凭借自己荆州长公子的名号便想吸引人才来投奔,无异于痴人说梦。

诸葛亮、庞统何等大才,如果刘琦有足够的实力和魅力,他们自然会来效劳!如若刘琦不是那块料,即便是把他们绑过来,又能如何?

至于名单上剩余的这六人分别是:刘睿、倪春、葛寒、汪清、刘文、于明。

刘睿史上编制《荆州占》,属于占星术,但也包含农业气象知识,比如说节气与农时关系。按照刘琦所想,此人既能写出东西来,如果自己为他提供方向,他可能就能够形成独立的农学体系。在农学上有所突破。

另外的五人则是郑江所推荐的五人,都是有名的匠人。

倪春、葛寒二人是擅农之人,此前协助上一任太守吴巨屯田,亩产提升将近三成。而韩玄上任后,这二人不知迎合之道,便被鸟尽弓藏,赋闲在家。

汪清、刘文、于明则是匠人,汪清擅长打造箭矢、长矛等铁制物,刘文擅长木制品以及土建,于明擅长造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门绝活,对于这些个宝贝,刘琦可不会放过。

秦超走后,刘琦寻问郑江道:“我吩咐你的事情,安排的如何了?”

郑江奉手,回道:“回少主,您说的直排宿舍稿纸我已经安排人绘画,只是如果想要短期内建成,人手不足啊。”

刘琦眯了眯眼,心道郑江此人是个执行者角色,却不是一个谋划者。当即道:“我心中有数,你即刻发一咨文,内容为: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郑江挑眉,眸中满是疑惑,刘琦接着道:“所谓以工代赈,便是以劳工来代替赈济!寒冬至,父亲怜百姓衣食住行,故而行以工代赈!凡长沙民众者,不论老弱妇孺,皆可参与。帮助官府搬运物资,便可领取米粮,每日一结。”

郑江忙道:“少主,府库之中并无多余米粮啊,也不过堪堪过年支用啊。”

刘琦点头,道:“我知道。但我也不能看着百姓被活活饿死、冻死!你只管执行便是。”

郑江心下无奈,也只得奉手领命。走出校场之后,郑江思索一番后,还是决定将刘琦所为以文书形式上报给刘表。

刘磐却是站在刘琦身边,将自己完全当做了一个保镖角色,刘琦回头看向刘磐,刘磐嘿嘿咧嘴一笑,神情无比轻松。

刘琦笑道:“兄长,这几日看着你气色明显好看多了。”

的确,比起此前刘磐本一武人却要硬充一个文人长史,每日端着,许多毫无头绪的事情摆在案头上让他处理,他可不难受吗。

刘磐拍了拍胸脯,道:“少主,我也要下去练练。看着这些家伙你来我往的,着实心痒痒。”

刘琦点头,而后道:“传令下去,从今日起,我便和兵卒们,同寝共食。”

刘磐应一声,而后道:“啊?”

刘琦神情坚定,刘磐还要再劝,刘琦语重心长道:“兄长,时不待我。我和兵卒们同寝共食,也能掌握第一手练兵进程,看看有无改进之处。”

刘磐又问道:“那府中事宜,谁来处理?”

刘琦微微一笑,道:“我看郑江、潘雷、汪斌、薛峰、郭权、季超几人就能处理。难定之处,再来军营请示我便是。”

刘磐无奈,只得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