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键工艺

“于所长,只要您给我提供……”

“小宋,你在民品方面确实有设计方面的才华,而且的工作热情值得肯定,但对于一些前沿科学技术,一定要心怀敬重,有些东西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我明白了。”宋文兴点点头。

宋文兴明白,自己无论说什么,在场的这些领导都不会相信自己能够真的做出300M钢材的。

其实换位思考也一样,当初自己前世当领导的时候,下属想要和自己建立互信,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等会儿开完会,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好的。”

“那咱们就继续,轮到谁发言了?”安顿完宋文兴后,于希明继续开会。

这次周例会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各科室也都汇报了他们上周的工作情况。

设计任何一架飞机,都是需要经历一系列流程的。

从最初的论证期,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原型机生产及实验,试飞定型,到最后的试用和生产定性,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这次的会议中,宋文兴凭借前世的经验,已经大致了解了当前歼教7的研发情况。

目前一所已经完成了歼教7的初步设计阶段,进入了详细设计以及部分实验的阶段。

按照这个效率进展下去的话,最多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原型机的试飞阶段。

虽然是参照米格-21UC进行仿制的,但实际上,歼教7零部件改动量不低于三成,所以一所目前的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

会议结束后,宋文兴来到了于希明的办公室。

“小宋,坐!”

看到宋文兴到来,于希明立刻微笑着招呼道。

“于所长,刚才开会给您添乱了……”

“添什么乱?开会么,就是要畅所欲言。”于希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咱们搞技术的人,相互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老话也说过,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好的技术和想法,都是集思广益的结果。”

“于所长,其实我是真的能做出300M钢出来……”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要么这样,回头你可以给我写一个你仿制300M钢的技术方案出来,我先看一看,如果确实有可行性,咱们再考虑进行接下来的实验。”

“这个没问题,不过我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和厂家的协作,还需要一些实验经费。”

“小宋,你应该已经了解咱们所的情况了,目前所里的经费主要用于歼教7的研发,确实没有多余的资金……”于希明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

“其实我明白你想法,咱们来到这个研究所,都是想着为国奉献,帮助咱们国家的航空产业更上一层楼,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工作也要一点一点的做,我很看好你,你将来的机会也很多,不要急于一时一刻……”

“好的。”宋文兴点点头。

“……你目前从事的民品研发工作,虽然不是你的专业,也不是咱们所的主要工作,但一样非常重要,另外对你来说,这也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咱们搞研发的人,知识积累和经验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创造力,搞民品研发不光能让你掌握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同时也能提高你的动手实战能力,这样对你将来的飞机设计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让你能更快的脱颖而出。”

“谢谢于所长的指点。”宋文兴道了一声谢。

到了这一刻,宋文兴对于希明多了几分佩服。

不愧是干了大半辈子的总师,于希明不光技术出众,管理方面也是有一套的。

按理来说,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想要研发300M钢,这听起来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换做其他领导,都懒得和宋文兴浪费口舌。

而于希明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既不想给钱让宋文兴从事300M钢的研发,却还给宋文兴灌‘鸡汤’,让他能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一般领导做不到的。

其实宋文兴也明白,倘若不是自己从事民品研发能给所里搞到钱,估计于希明也不会理会他,毕竟在任何一个单位,你没有用处,也就没有话语权。

“你以后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接过来找我,另外民品的研发工作一定要做好,这可是关系到你将来前途的事情……”于希明正色说道。

“于所长您放心,我保证不会让您失望的!”

“很好,我相信你的能力!”于希明闻言,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随后,两人又交谈了几句,宋文兴这才离开了所长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设计室后,宋文兴立刻开始撰写300M钢的技术方案。

凭借前世的记忆,宋文兴先是列出了几个300M钢的关键工艺流程,然后开始查找资料,对相关的技术进行补充。

想要完成一种材料的技术工艺流程,是需要大量真实的实验数据的,但有了前世的先知先觉,宋文兴可以在不通过任何试验的情况下,直接把工艺流程写出来。

塑性,是超高强度钢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它包括纵横向塑性,提高塑性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对材料的提纯,降低硫,磷等杂质的含量。

因此防止超高强度钢,是必须要采用诸如电渣,真空重熔以及高纯度工艺进行熔炼。

另外韧性,包括冲击韧性,断裂韧性,也是超高强度钢的最重要性能,他们随拉伸强度而降低,并随纯洁度提高而大为改善,这也必须采用高纯度真空熔炼工艺。

纯洁度高,横向断面收缩率则高,硫化物与横向断面收缩率直接相关,沿棒材纵向拉长分布的硫化物,降低横向断面的收缩率,硫化物越少,横向断面收缩率越高,所以,工艺的关键在于降低硫化物。

结合前世的记忆,以当前基地熔炼设备和技术现状,宋文兴在报告中提出了‘提纯原材料,降低硫含量,用‘镦-拨开坯’的工艺路线。

提纯原料,就是要让原料中含硫量降到0.003%;镦-拔开坯,就是提高锻比到10以上,解决材料组织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的技术工艺流程,是需要实际操作才能完成的,但如今宋文兴没有得到所里资金的支持,也只能暂时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