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壶中日月
- 西游,从和观音成亲开始
- 一周困七天
- 2095字
- 2025-04-19 23:11:07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天书上的场景一阵变换,最终定格在一场宴席上,而画面左下角浮现四个大字——桃花源记。
随着天书第三页完成,左下角的四个大字旁边又浮现几个小字。
【神通.洞天.壶中日月】
不同于渡口那次,这次的神通并未让刘宏像上次那般痛苦,甚至都没有过多的感觉,仅是察觉自己又多了一门神通法术。
“那女娃娃还挺机灵,俺看她像是修道的好苗子。”正走着,猴子忽然蹦出这么一句话。
“嗯?”刘宏有些诧异地瞥了猴子一眼:“怎么?你起了收徒的心思?”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知道猴子的知识底蕴远超常人。
若不是这家伙一心只求长生,除了长生法门外,这也不学那也不学,现在怕是早就踏上修行之路了。
不过刘宏也不确定猴子这种执念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赋予他的,所以也没在这方面跟他争论。
“俺可不会教人。”猴子摇了摇头,他只是忽然这么觉得,至于收徒还是算了。
猴子不想收徒,刘宏就更没那心思了。
更何况有龙先生在,这差事也轮不到他。
很快,一人一猴便将这事抛之脑后。
......
日升日落,春去冬来,转眼又过去数月。
“猴子,你这些果子都烂了,还不扔掉?”刘宏皱着眉,将包袱里那些烂果子挑出来。
几个月过去,他们已经走出了大汉朝国境,估摸着再过一段时间,就要离开南赡部洲了。
猴子捡起地上的烂果子,用手指挖去腐烂的部分,随即毫不在意地啃了起来:“俺看你是好日子过多了,这也丢那也丢。”
别人说这话还好,唯独从猴子嘴里说出来,让刘宏很是难受。
这半年时间,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天命之人的待遇。
猴子虽然看起来困苦,实则从未遇到过半点危机。
那盗匪横行的戈壁,连朝廷特使都得带上数百甲士才敢过去,他和猴子驾着驴车一路横穿,居然一个盗匪没遇到。
传闻中有食人虎妖的凶涧,到猴子来时,便只剩下个干干净净的山洞。
那明显是他人栽种的灵果,猴子说吃就吃,偏偏还没人寻他麻烦...
类似的情况刘宏见了许多次,都有些麻木了。
也难怪这家伙敢大闹天宫,除了本性使然,这些年的经历估计也占了不少功劳。
懒得和猴子争辩,刘宏将包袱抖了抖,才重新包扎好。
随即在猴子羡慕的目光中,刘宏将包袱轻轻一抛,那西瓜大小的包袱便迅速缩小,直至消失不见。
“你这法术当真有意思,待寻到长生之法,俺也要学!”
“嘿,小小神通不足挂齿。”刘宏笑着调侃了猴子一句,倒也没觉得自己多了不起。
这毕竟是天书赋予的神通,不是他自己学的。
而且这神通和他的法力挂钩,如今开辟的空间只有马车大小,属实配不上壶中日月的大名。
说起来这神通和佛祖的掌中佛国、镇元大仙的袖里乾坤有些相似。
若是自己也能成为法力无边的大神通者,说不定也能抬手便将大罗金仙收入壶中。
不过那种未来太过遥远,刘宏也只是闲暇之时想想,并未真正当回事。
关水儿的许多知识都残缺了,唯独对观音菩萨的强大记忆犹新。
根据她的描述,像观音菩萨这样的大神通者,法力无边并不是笼统的说法,而是真的法力强大到无边无际。
那不是单靠时间或是天赋能堆砌的境界,想来其中还有寻常修士难以理解的奥妙。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法力,才能让这神通配得上壶中日月之名吧...”刘宏摇了摇头,将心中的躁动压了下去。
比起这些,他还是研究怎么让瓜果蔬菜,在自家洞天中保持新鲜,来得靠谱。
“等等!”正想着,刘宏忽然察觉到不对:“猴子呢?”
若是没感觉错的话,方才周遭的空间似乎有一丝异动。
莫非是自己蹭猴子的机缘这事,惹了某位大能的不快?
不应该啊!自己跟着猴子已经半年了,对方要动手早动手了,没必要等到这个时候才忽然出手。
想到这儿,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低头恭敬道:“晚辈刘宏,不知惊扰了哪位仙长?”
半晌,山间依旧只有鸟兽虫鸣,他的话没有得到丝毫回应。
他正要再次开口,余光忽然瞥见一条桌脚。
刘宏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抬头,不知何时,自己身前竟出现一张石桌。
石桌两头端坐着两位仙风道骨的道人,正手执黑白棋子对弈。
道人的身后则各候着一个童子,正专心致志看着桌上的棋局。
刘宏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就连识海中天书的变化也无暇顾及。
他没见过神仙,不知道那些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存在是何等风采。
但眼前这两位老者,即便不是神仙也差不了多少了。
好在这老者和童子的心思似乎都在棋局上,像是没有注意到旁边多了个人。
刘宏在一旁站了半晌,见暂时没有危险,才敢将注意力放在天书上。
他刚缓了口气,便见关水儿说道:“良人,这两位有点眼熟。”
关水儿的知识来自菩萨,能让她有印象,这两位八成是三界有名的大仙。
念及至此,刘宏反倒是松了口气:“那应当是有惊无险了。”
这种大人物不会无缘无故动手,相较而言,他更怕遇到哪里冒出来的不知名妖怪。
至于那新出现的第四页天书上,则是描绘着刘宏当前的遭遇,书页左下角也不出所料地勾勒出四个大字——烂柯棋局。
对于这一传说,刘宏倒是还算熟悉。
说的是一名樵夫入山,观棋忘时,直到棋局终了,童子指其斧柄腐朽,樵夫归乡时才发现已过百年。
不过在这一传说中,执棋对弈之人是几位童子...莫非樵夫遇到的童子,便是侍奉在道人身后那两位?
而且与樵夫不同的是,他可没有主动进山。
根据之前自己感受到的空间异动,明显是这两位道人施展手段,主动将自己拉进来的,这两位大仙意欲何为?
正想着,便见左边的童子忽然开口提醒道:“道友,千载一时,莫要错失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