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梧叶知秋时

深秋的校园里,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边缘微微卷曲,像是被岁月轻轻灼烧过一般,偶尔一阵风吹过,那些枯黄的叶子便簌簌地落下,铺满了教学楼前的小路,踩上去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个人——大四,这个曾经看似遥远的词汇,如今已经真真切切地降临在了他们的生活里。林逸抱着一摞厚重的教材,步履匆匆地穿过这条铺满落叶的小径,他的怀里是《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课本,这两门课是计算机专业大四上学期的核心课程,不仅理论艰深,实验任务也极为繁重,稍有不慎就可能挂科,而挂科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几乎等同于延毕的威胁,因此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教室里的座位早已被占满,前排的位置更是抢手,因为许墨轩老师的板书总是密密麻麻,稍微坐远一点就可能看不清那些复杂的算法流程图和网络拓扑结构,林逸勉强在中间排找到了一个位置,刚坐下,风逸就拎着两杯豆浆从后门溜了进来,顺手递给他一杯,低声说道:“昨晚熬夜看论文,差点睡过头。”林逸接过豆浆,温热的感觉透过纸杯传到掌心,他抬头看了眼黑板,许墨轩老师已经开始调试投影仪,PPT上的标题赫然写着“进程调度与死锁处理”,他知道,今天的内容绝不会轻松。

后排的宇航正趴在桌子上补觉,他的头发乱糟糟的,眼底泛着淡淡的青色,显然昨晚又在实验室熬到了深夜,俊杰和景行则在一旁小声讨论着上周的实验报告,程浩浩翻着笔记本,眉头紧锁,似乎还在纠结某个算法的实现细节,而尚瑞鹏则已经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仿佛在争分夺秒地调试某段代码。教室里的氛围既紧张又沉闷,偶尔有人低声交谈,但大多数时候,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键盘敲击的清脆声响。许墨轩老师的讲课风格向来严谨,语速不快,但每一句话都信息量极大,稍一走神就可能错过关键点,因此即便是平时最散漫的学生,此刻也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林逸低头记着笔记,偶尔抬头看一眼PPT,再低头继续写,他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概念和公式,风逸在旁边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个优先级调度算法,考试肯定要考大题。”林逸点点头,没有接话,他的思绪却飘到了昨晚看的论文上——毕业设计的选题还没有最终确定,导师建议他研究“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均衡优化”,但相关的文献太过晦涩,他看了整整三个晚上,仍然觉得云里雾里。

午后的阳光透过图书馆的落地窗洒进来,将木质的长桌映照得泛着淡淡的金色,林逸和风逸面对面坐着,桌上摊开着十几篇打印出来的论文和几本厚重的参考书,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亮着,显示着一篇关于分布式系统架构的外文文献,林逸揉了揉太阳穴,觉得自己的眼睛已经开始发酸。风逸的进展比他顺利得多,他的选题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赵梦琪老师对他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甚至主动帮他联系了几位在互联网公司做市场研究的学长,让他有机会获取一些真实的市场数据。而林逸的课题却卡在了文献综述的阶段,他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论文,理解各种复杂的算法和架构设计,还要总结出当前研究领域的空白点,这让他感到无比疲惫。

“你的文献综述写得怎么样了?”风逸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的镜片在阳光下反射出一道细小的光斑。

“才看了不到一半,有些论文根本看不懂,专业术语太多了。”林逸叹了口气,合上了面前的一本《分布式系统原理与实践》,书的封面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翻动过它了。

“要不你换个简单点的题目?比如做个网站或者APP,实现一些基础功能就行,反正毕业设计只要过关就好,没必要搞得太复杂。”风逸建议道。

林逸摇了摇头,他知道风逸说的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毕业设计不求创新,只求稳妥,但他心里却隐隐有些不甘心,大学四年,他从未真正深入过一个领域,如果连毕业设计都敷衍了事,那这四年究竟学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图书馆的门被轻轻推开,新转来的江景和谶戤魁梧走了进来,江景是药学专业的学生,个子很高,皮肤白皙,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文而安静,而谶戤魁梧则是个子娇小的女生,扎着高高的马尾辫,眼神锐利,走路带风,她是财政学专业的,据说是因为家庭原因临时转学过来的。两人走到附近的桌子坐下,江景从背包里拿出几本药理学专著,而谶戤魁梧则摊开了一叠打印出来的税收政策分析报告,两人低声交谈了几句,便各自埋头开始工作。

“听说江景的导师是周婉清,研究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要求特别严格,每周都要交进度报告。”风逸压低声音说道。

“谶戤魁梧呢?”林逸问。

“陈泽坤带的,做税收政策分析,据说她之前在其他学校已经做过类似课题,所以上手很快。”风逸耸了耸肩,“果然转学生都是狠角色。”

林逸没有接话,他的目光落在江景桌角的一本《神经药理学》上,书页边缘贴满了彩色标签,显然已经被翻过很多遍。他突然觉得,或许每个人都像他一样,在某个时刻感到迷茫和疲惫,只是有些人选择咬牙坚持,而有些人则选择绕道而行。

晚上十点,教学楼的灯光大多已经熄灭,只有三楼的几间自习室还亮着灯,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零星坐着几个身影,大多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林逸和风逸坐在靠窗的位置,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在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眼,林逸的代码调试了一晚上,仍然报错,他盯着屏幕上那一行行红色的错误提示,觉得自己的耐心正在一点点耗尽。风逸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他的英文文献翻译得磕磕绊绊,有些专业术语根本查不到准确的中文对应词,他低声咒骂了一句,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你们还在啊?”雨桐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杯咖啡,她的头发微微有些凌乱,显然是刚从实验室赶过来。

“救命恩人!”风逸接过咖啡,迫不及待地灌了一大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让他稍微清醒了一点。

雨桐在林逸旁边坐下,从包里拿出几份打印好的实验数据,她的毕业设计是生物信息学方向的,需要处理大量的基因序列数据,最近几天几乎泡在了实验室里。

“你们进度怎么样?”她问。

“代码一直报错,找不到问题在哪。”林逸叹了口气,向后靠在椅背上,觉得自己的颈椎已经僵硬得像是生锈的机械零件。

“我的文献综述才写了一半,导师昨天发邮件催了。”风逸苦笑道。

雨桐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她知道此刻的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大四上学期就是这样——课程、论文、实习、考研,每一样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每个人都在默默坚持,因为这是最后的冲刺阶段,没有人愿意在终点前倒下。

窗外,梧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偶尔一片枯叶被风吹落,轻轻拍打在玻璃上,发出细微的声响。林逸望着窗外,突然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是啊……”风逸轻声说道,“好像昨天才大一,现在就要写毕业论文了。”

雨桐笑了笑,低头继续整理她的数据,房间里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声音和偶尔翻动书页的轻响。

梧叶知秋时,青春未散场,但离别的气息已经悄然弥漫在空气里,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最后的时光里,拼尽全力,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