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姜氏衰落

大梁王朝的江湖与朝堂交织如网,世家大族如繁星点缀其间,姜氏一族曾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存在。然而,权谋的暗流、利益的纷争以及内部的腐朽,正悄然将这个辉煌一时的家族推向衰落的深渊。

朝堂失势,根基动摇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群臣。今日朝会,所议之事关乎边境贸易的掌控权,而姜氏家族一直把持着这一肥差,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也借此在朝堂上树立起了庞大的势力。

“诸位爱卿,边境贸易乃国家重事,关乎国库盈亏与边疆安稳。如今,姜氏执掌贸易多年,虽略有功绩,但近年来弊病丛生,贪污腐败之风盛行,朕欲另择贤能之人接手,诸位可有合适人选?”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姜氏一族的官员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恐与不安。姜氏家主姜文渊,此刻面色惨白,他急忙出列,跪地叩首道:“陛下,臣等执掌边境贸易,向来兢兢业业,绝无贪污腐败之事。此等谣言,定是有人恶意中伤,望陛下明察啊!”

皇帝冷笑一声:“哼,姜爱卿,朕已收到诸多密报,皆言你姜氏在贸易中中饱私囊,以次充好,与外邦勾结谋取私利。铁证如山,你还敢狡辩?”

姜文渊额头上冷汗直冒,他深知皇帝此次是动了真格,心中慌乱不已,但仍强装镇定道:“陛下,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对大梁更是赤胆一片。这些所谓的密报,定是别有用心之人编造出来陷害臣等的。若陛下轻易听信,恐寒了忠臣之心啊!”

这时,一直与姜氏不对付的御史大夫王崇站了出来,他手持笏板,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姜氏一族在边境贸易中横行霸道多年,早已引起民愤。臣曾多次暗中调查,发现其账目混乱不堪,大量银两去向不明。而且,他们还与匈奴等外邦势力暗中勾结,出卖我大梁机密,此等行径,罪不容诛!”

姜文渊闻言,怒目圆睁,指着王崇破口大骂:“王崇,你血口喷人!我姜氏世代忠良,为大梁立下汗马功劳,岂容你这等小人污蔑!”

王崇冷笑回应:“姜文渊,你休要在此咆哮公堂。你所作所为,天地可鉴。若你心中无愧,何不让陛下彻查账目,以证清白?”

皇帝见两人争吵不休,心中愈发烦躁,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喝道:“都住口!朕意已决,即日起,边境贸易由户部接管,姜氏一族交出所有相关账目与权力,配合调查。若查实无罪,朕自会还你们公道;若确有罪行,严惩不贷!”

姜文渊瘫倒在地,眼中满是绝望。他深知,此次皇帝是铁了心要削弱姜氏的势力,姜氏在朝堂上的根基已然动摇。朝会结束后,姜文渊失魂落魄地回到姜府,一路上,他仿佛看到了家族衰落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

家族内乱,兄弟阋墙

姜府之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姜文渊坐在大厅的主位上,面色阴沉,下方坐着姜氏一族的各位长老和子弟。

“今日朝堂之事,想必大家都已知晓。皇帝对我们姜氏下手,如今边境贸易的权力被夺,我们姜氏的根基受到了极大的动摇。诸位有何良策,可保氏不衰?”姜文渊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

这时,姜文渊的弟弟姜文涛站了出来,他满脸不屑地说道:“大哥,要我说,这一切都是你平日里过于保守,才会让那王崇等小人有机可乘。如今大势已去,我们不如另寻出路,与江湖上的一些势力合作,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

姜文渊眉头紧皱,怒喝道:“文涛,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与江湖势力勾结,那是自寻死路。我姜氏世代为官,讲究的是忠君爱国,岂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姜文涛冷笑一声:“大哥,你还守着那老一套的忠君爱国呢!如今这世道,有权有势才是王道。皇帝都对我们姜氏下手了,你还对他忠心耿耿,岂不是愚不可及?我看你就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力,怕我抢了你的风头!”

姜文渊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姜文涛骂道:“你这个逆子!我姜氏一族能有今日的辉煌,靠的就是祖上的规矩和家族的团结。你如今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是想将我姜氏推向万劫不复之地吗?”

兄弟二人争吵不休,大厅中的气氛愈发紧张。其他长老和子弟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姜文渊,主张坚守正道,等待时机;另一派则支持姜文涛,认为应该冒险一搏,与江湖势力合作。

“够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如今家族面临危机,你们兄弟二人不思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却在此争吵内讧,成何体统!文渊,你身为家主,理应拿出个主见来,而不是一味地与文涛争吵。”

姜文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长老,我并非不知变通之人。只是,与江湖势力合作,风险太大。我们姜氏在朝堂上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只要我们暂时隐忍,等待时机,未必没有翻身之日。”

姜文涛却不依不饶:“等待时机?等到什么时候?等到我们姜氏被皇帝彻底铲除吗?大哥,你太懦弱了,我姜氏在你的带领下,迟早会走向灭亡!”

兄弟二人再次陷入激烈的争吵,家族内部的矛盾彻底爆发。原本团结一心的姜氏家族,如今因这场危机而四分五裂,各怀心思。

江湖纷争,树大招风

就在姜氏家族在朝堂上失势、内部陷入混乱之时,江湖上也掀起了一场针对姜氏的风波。

姜氏一族在江湖上素有威名,其家族产业遍布各地,不仅掌控着边境贸易,还在江湖的镖局、商行等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树大招风,姜氏的辉煌引来了众多江湖势力的觊觎。

这一日,姜氏旗下的一家大型镖局在押送一批重要货物时,遭遇了一伙神秘黑衣人的袭击。这伙黑衣人武功高强,手段狠辣,镖局众人奋力抵抗,却仍不是对手。最终,货物被劫,镖局也死伤惨重。

镖局总镖头姜虎身负重伤,逃回姜府后,将此事告知了姜文渊。姜文渊听后,勃然大怒:“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劫我姜氏的镖?我姜氏在江湖上也是有头有脸的家族,岂容他们如此欺辱!”

姜虎喘着粗气说道:“家主,那伙黑衣人武功路数极为诡异,不似中原门派。而且,他们似乎对我姜氏镖局的押运路线和人员部署了如指掌,显然是有备而来。”

姜文渊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他深知,这背后定有江湖势力在暗中策划,想要趁姜氏朝堂失势之际,将其在江湖上的势力也一并铲除。

“立刻派人调查此事,一定要查出幕后主使。同时,加强家族其他产业的安保措施,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姜文渊沉道。

然而,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那伙黑衣人如同鬼魅一般,劫镖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而江湖上也开始流传各种关于姜谣言,说姜氏得罪了江湖上的某个神秘组织,即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些谣言让姜氏家族在江湖上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合作伙伴开始对姜氏产生疑虑,纷纷减少或终止了与姜氏的合作。姜氏的商业版图开始逐渐萎缩,家族的经济收入也大幅减少。

“家主,如今江湖上对我们姜氏极为不利,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再这样下去,我姜氏在江湖上的根基恐怕也会动摇啊!”一位负责商业事务的长老忧心忡忡地说道。

姜文渊站在窗前,望着院中凋零的落叶,长叹一声:“树欲静而风不止。我姜氏辉煌百年,如今竟落得如此境地。朝堂失势,江湖树敌,内部分裂……难道真是天要亡我姜氏?”

就在此时,姜文涛带着一群江湖人士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姜府。他们身着奇装异服,腰间佩刀,神色倨傲。姜文渊见状,脸色骤变:“文涛,你这是何意?为何带这些江湖人士入府?”

姜文涛冷笑道:“大哥,如今家族危在旦夕,你还在乎这些繁文缛节?这几位是‘铁血盟’的朋友,他们愿意助我姜氏渡过难关。”

“铁血盟?”姜文渊瞳孔一缩,“那可是江湖上臭名昭著的杀手组织!你竟与他们勾结?”

“哼,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姜文涛不屑道,“铁血盟虽名声不佳,但实力雄厚。有他们相助,我们不仅能夺回边境贸易权,还能在江湖上重振声威!”

姜文渊怒不可遏:“荒唐!与虎谋皮,终将反噬!我绝不允许姜氏与这等势力扯上关系!”

“由不得你了!”姜文涛厉声道,“今日起,我姜文涛正式接管家族事务!大哥,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

话音未落,铁血盟的杀手已悄然围了上来。姜文渊这才惊觉,自己的亲弟弟竟已策划了一场家族政变。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府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队官兵破门而入,为首的正是御史王崇。他手持圣旨,高声道:“奉陛下旨意,姜氏勾结江湖匪类,意图谋反,即刻查封姜府,所有人等押往大理寺候审!”

姜文涛脸色大变:“不可能!我们明明打点好了……”话未说完,已被官兵按倒在地。

姜文渊仰天长笑:“报应!这就是背叛祖训的报应啊!”笑着笑着,竟咳出一口鲜血。

原来,王崇早已收到密报,故意放任姜文涛勾结铁血盟,就为坐实姜氏谋反之罪。皇帝对世家的猜忌已久,此番正好借机铲除姜氏。

短短三月,显赫百年的姜氏一族土崩瓦解。男丁流放,女眷没官,族产充公。曾经门庭若市的姜府,如今只剩蛛网尘灰。

秋风萧瑟中,一个披头散发的老人跪在姜氏祠堂废墟前,正是侥幸逃脱的姜文渊。他颤抖着将半块祖传玉佩埋入土中,喃喃道:“姜氏之败,非战之罪,实乃人心离散,忘了根本啊……”

远处,几个孩童唱着新编的童谣走过:“姜字头上两把刀,一朝富贵一朝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