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温馨的生活
- 重生八三,我在农村当文豪奶爸
- 小骆驼很白
- 2183字
- 2025-05-16 08:32:18
他们在黄昏的乡村愉快地走着。
许清宁像是一只多话的燕子,对着沈砚说起她的学习与生活,在学校清冷沉默的形象一点都没有了。
她变成了一个快乐而活泼的女孩子。
“我准备考中文系。”许清宁说。
“这个专业蛮好的,不过我也不懂,但只要你喜欢,我就觉得肯定不会错。”沈砚装作不懂的样子。
“我就考遵城的学校好吗?这样和你近一点。一天也能回来。”
沈砚知道遵城只有一个师院,很一般的学校。
“你不用为我考虑,尽你的力量,去你想去的城市,不管是京城还是沪城,或者其他城市都行,我写作嘛,去哪里写都行。”
沈砚这话是真的,他本来就打算好了,以后去许清宁考上大学的地方生活。
“嗯。”许清宁对沈砚的话深信不疑,也相信沈砚有这个能力。
“放心吧,到时我把爸妈也带着。”
许清宁感觉有点压力大了。
“那要是我哪里都考不上呢。”
“你考不上的话,你就回来,我养你。”沈砚的语调故意松快了一点,还和许清宁开了一个玩笑。
许清宁的脸却红得像是晚霞,她羞赧地低下头去,不和沈砚说话了。
他们一起回了许清宁的家。
见到许清宁回来,许文和和梁桂珍都很激动,忙着又做了一顿好饭。
吃完饭后,一家人就在院坝纳凉聊天。
许文和的气喘好了很多,听不到之前那种风箱声一般的声音了。
这是许清芳死去后,一家人第一次有这么闲适的心情聚在一起聊天。
大家都刻意避过那个让人伤心的话题,说了些其他的话。
沈砚感觉,这个家庭,已经在伤痛中慢慢走出来了。
是啊,就像那句话。
人要为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一直沉湎于以前的伤痛。
沈砚和两个小家伙当晚就在岳父家睡了。
许文和和梁桂珍在房间里小声聊天。
“我感觉,清宁和沈砚好像都看上了对方啊。”梁桂珍说。
“啊?”
“你这个木脑壳。”梁桂珍在纳凉时,看到了许清宁和沈砚看向彼此的眼神,那眼神和她与许文和年轻时一模一样。
“真这样的话就好了,别说沈砚现在出息了,就是以前没出息的时候,我也觉得他好。”许文和叹了一口气:“这雪野乡的年轻人,我都看过,只有沈砚好,跟着他,我们老俩口也能有人照料,清宁要是找了个城里的,我们还能去城里?”
“我就是觉得,有清宁给两个小家伙当后妈,两个小家伙的日子会好过一点。”
“只要清宁愿意,那就好了,沈砚这孩子品行好,会对清宁好的。”
“那我们要不要把他们的事情给他们办了?”
“你可千万不要横插一杠,他们两个年轻人的事他们自己处理,你没看他们现在挺好的吗?我们不要适得其反了。”
梁桂珍点了点头:“夜深了,睡觉吧。”
许清宁带着两个小家伙睡的,她明天就要走了,可要抓紧时间和两个小家伙在一起。
沈天冬已经睡着了,这家伙都是沾床就睡的。
沈白芨和许清宁在聊天。
沈白芨现在被沈砚天天教,说话越来越流畅,懂的句子也越来越多了。
“妈妈,月亮婆婆。”沈白芨用她一节节的小肥手指着窗外的月亮。
许清宁轻轻拍着沈白芨的屁股,然后轻声哼着歌。
“妈妈,我是小猫猫。”沈白芨学着猫的样子,爬着钻进许清宁的怀里,真像是一只小猫蜷缩着,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许清宁。
许清宁的心像是窗外的月光,越来越柔软,化了。
她永远都离不开这两个小家伙了。
当然沈砚在隔壁睡得很香,没有两个小家伙捣乱后,他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第二天一早,沈砚先去送许清宁,虽然天已经大亮,不需要送了,但沈砚还是送了。
两个人边聊边走到了集上,沈砚还带着许清宁在一家早餐店上吃了早餐,是荞面条。
雪野乡的早餐没有包子馒头油条这些,只有面条和荞面条。
吃完荞面条后,许清宁就上了车。
她靠在窗上,盯着沈砚,眼眶却红了。
“等我忙过这段时间,就带他们去看你。”
“嗯。”许清宁点点头,然后突然抬起她的美眸说:“你的小说出来后,我真的能猜到吗?”
“能的。”沈砚一笑。
“猜不到怎么办?”
“那就是你笨了。”
许清宁微微一笑。
这时汽车按了喇叭,要出发了。
许清宁冲着沈砚挥着手,沈砚也挥着。
转眼车就看不到了。
沈砚心里怅然起来。
送别了许清宁后,沈砚就回去带着两个小家伙回家了。
又给几个病人看完病后,沈砚就继续写小说。
晚上,沈墨和孙云从地里回来,吃完晚饭后,沈砚就把钱拿了出来。
“定金和一开始的制砖费用都有了,就等着签合同了。”
沈墨和孙云都感动地点了点头。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人,要找几个耐劳又稳重的人。”沈砚说道:“最主要的是,要找一个烧砖师傅,这个烧砖师傅一定要稳妥,一定要技术好。”
沈砚可不想像孙少安一样,被一个黄牛烧砖师傅坑一把。
沈墨突然眼睛一亮:“我之前黄杨镇修马路时,认识了一个烧砖师傅,我和他关系不错,他烧砖几十年了,技术一定没问题。”
“那能找到他吗?”
“能,他给我留了地址,没问题的话我就去拜访一下他,只是担心他可能正在干着活,不好请。”
“要是他技术真好的话,我们工钱开高点就是了。”沈砚相信沈墨,因为沈墨做事比他还谨慎。
“应该没问题。”沈墨来了劲头。
“那个砖厂的规模,需要五个人工,你们觉得哪些人合适?”
孙云说:“我和你哥就两个人了,就请三个人吧。”
沈砚说:“我们要长久干这活,就不能省这点人工钱,而且大哥要出去跑,谈生意,做销售,大嫂你又要忙家里的活儿,又要给那些工人做饭,所以还是得请人。”
两夫妇看着沈砚,一时说不出话来,果然是读过书的人,安排事情起来,真是有眉有眼的。
“行,那就依你的。”两夫妇也不再纠结。
沈墨说:“只要我们砖厂一开,周围的人肯定争着来打工,我们都认识,在里面挑几个老实可靠的人就好了。”
三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只等合同签订后,一切就可以动起来了。
说实话,一家人对这个事情都是忐忑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