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里的光线总是恰到好处。
林晚星轻轻调整了台灯的角度,让那抹温暖的黄晕刚好落在来访者将会落座的单人沙发旁。她喜欢在每次咨询前预留十五分钟,重新布置这个不足二十平米的空间——将沙发的角度微调五度,确保茶几上的水杯与纸巾盒形成完美的对角线,甚至检查绿植叶片上是否落灰。
“林医生,下一位预约的陆先生已经到了。“助理小杨探头进来,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房间里精心维持的平衡。
林晚星看了一眼腕表,比预约时间早了十二分钟。她微微蹙眉:“让他稍等,按原定时间开始。“
“可是...“小杨欲言又止,“他看起来状态不太好。“
“按流程来。“林晚星的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手指却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腕内侧那道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疤痕。
她转身走向书架,指尖划过一排排专业书籍的脊背,最终停在一份尚未拆封的档案上。陆沉舟,30岁,前战地记者,初步诊断PTSD。转诊医生在备注栏潦草地写着:高阻抗患者,已更换三位咨询师。
林晚星轻轻呼出一口气。挑战性案例总是能激起她某种近乎固执的征服欲。
当时针指向三点整,咨询室的门被准时推开。走进来的男人与林晚星想象中完全不同——没有战地记者常见的风尘仆仆,反而带着一种刻意维持的体面。深灰色高领毛衣裹着修长的身形,下颌线条如刀削般锋利,唯有眼下两片青黑暴露了主人的真实状态。
“陆先生,请坐。“林晚星示意对面的沙发。
陆沉舟没有立即坐下。他的目光像探照灯般扫过整个房间,在每一处细节上短暂停留——书架的分类方式,窗帘的褶皱,甚至地板的接缝。最后,那双琥珀色的眼睛才落在林晚星身上。
“你比我想象中年轻。“这是他的第一句话,声音低沉沙哑,像是很久没有好好使用过。
林晚星微微一笑:“年龄与专业能力并不总是正相关。请坐吧,我们有很多时间互相了解。“
陆沉舟终于坐下,但身体前倾,手肘撑在膝盖上,是一个随时准备起身的防御姿态。林晚星注意到他的右手食指有节奏地敲击着左手手背,频率与人类心跳惊人地一致。
“那么,陆先生,是什么原因让你来到...“
“例行公事就免了吧。“陆沉舟打断她,嘴角扯出一个不带笑意的弧度,“我的档案你应该已经看过了。战地记者,PTSD,睡眠障碍,酒精依赖。上周还把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气到摔门而出。“他直视林晚星的眼睛,“你觉得你能比我之前见过的那些'专家'做得更好?“
咨询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秒。林晚星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眼前这个浑身是刺的男人——他刻意表现出的攻击性背后,是更深层的恐惧。她见过太多这样的来访者,用愤怒掩盖脆弱,用推开他人的方式来测试谁会坚持留下。
“我不打算和你的前咨询师们竞争。“林晚星的声音依然平稳,她稍稍调整了坐姿,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放松,“事实上,我更好奇的是,既然你认为心理咨询毫无帮助,为什么还要继续预约?“
陆沉舟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指节敲击的频率乱了半拍。他靠回沙发背,突然笑了:“有意思。你是第一个这么问的。“
“因为这是关键问题,不是吗?“林晚星轻轻将一杯温水推到他面前,“在某个瞬间,你一定相信过改变的可能性。“
陆沉舟没有碰那杯水。窗外,初春的风掠过树梢,在玻璃上投下摇曳的阴影。他的目光追随着那些影子,声音忽然变得遥远:“三个月零十七天。这是我回国后连续睡眠时间最长的一次记录——两小时四十五分钟。“
林晚星安静地等待他继续。
“每次闭上眼睛,我都能听到爆炸声。不是那种电影里的'轰'一声就完了,而是...“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金属撕裂的声音,然后是寂静,绝对的寂静,直到第一声尖叫响起。“
林晚星注意到他的右手无意识地抚上左臂,那里有一道被毛衣遮住的隆起——很可能是弹片留下的伤痕。
“阿马尔市场,去年十月十五日。“陆沉舟突然说,“我们在采访当地商户,一个卖地毯的老人刚请我们喝了茶。他给我看孙女照片的时候,炸弹落下来了。“
林晚星感到一阵熟悉的刺痛从胸口蔓延开来。这是共情的信号,她需要保持专业距离,却又不能太过疏离。她轻轻点头:“你失去了同事。“
“李明哲。“陆沉舟第一次完整地说出一个名字,“我们同期进的报社。那天本来该我去买水,他坚持要我去采访那个老人,说我的阿拉伯语更好。“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那个市场根本不是袭击目标,炸弹偏离了预定轨道至少三百米。“
林晚星看到他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她不动声色地将纸巾盒往他的方向推了推:“这种'如果当时'的想法很常见,但...“
“别跟我说这是幸存者内疚。“陆沉舟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你以为我没读过那些心理学手册吗?“
咨询室的温度似乎骤然下降。林晚星保持着平静的表情,但心跳已经加速。她需要重新建立对话的控制权。
“那么,告诉我,陆先生,你希望从我们的咨询中得到什么?“她故意用了正式称呼,“如果不是减轻内疚感或改善睡眠的话。“
陆沉舟的表情凝固了。这个问题显然击中了他认知中的某个盲点。他张了张嘴,又闭上,最后只是粗暴地揉了揉太阳穴:“我不知道。也许只是想证明这一切都没用。“
“证明心理咨询没用,还是证明你不可救药?“林晚星温和地反问。
这句话像一把小刀,精准地挑开了陆沉舟精心构筑的防御。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锋利:“你胆子不小。“
“这是我的工作。“林晚星迎上他的目光,“而且我认为,一个敢在战区穿梭的记者,应该能承受几句直白的提问。“
陆沉舟定定地看了她几秒,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笑:“有意思。你知道吗,前几位咨询师要么被我吓到,要么急着展示他们的同情心。“他歪了歪头,“但你不一样。你在观察我,就像...“
“就像什么?“
“就像我以前观察采访对象一样。“陆沉舟的声音低了下来,“寻找弱点,寻找突破口。“
林晚星感到一丝意外。很少有来访者能如此准确地识别她的专业技巧。这证明陆沉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即使在创伤中依然敏锐——这是个好兆头。
“那么,我找到了吗?“她故意问道,试图引导对话走向更深入的层面。
陆沉舟没有立即回答。他伸手拿起那杯一直没碰的水,喝了一口,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当他再次开口时,话题却突然转向:“你手腕上的疤,是怎么来的?“
林晚星瞬间绷紧了身体。这个突如其来的私人问题像一束强光,照进了她从未允许任何人进入的领域。她下意识地用右手盖住了左腕,那个她每天早晨都会用粉底小心遮盖的旧伤。
“这与今天的咨询无关。“她的声音依然平稳,但指尖已经微微发凉。
陆沉舟的眼睛眯了起来:“有意思。刚才还在谈论我的创伤,现在轮到你自己就变成'无关'了?“
林晚星感到一阵眩晕。咨询室的墙壁似乎在向她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怪的嗡鸣。她需要重新掌控局面,但陆沉舟的目光像钉子一样将她固定在原地。
“心理咨询有明确的伦理界限。“她强迫自己深呼吸,“我的个人经历不会影响...“
她的话没能说完。陆沉舟突然站起身,水杯从他手中滑落,在实木地板上摔得粉碎。水花四溅,玻璃碎片如星辰般散落。
“他在那里!“陆沉舟的声音完全变了调,充满林晚星只在最严重PTSD患者身上听到过的惊恐,“天花板!你看到了吗?“
林晚星立刻站起来,但保持着安全距离:“陆先生,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你正在经历闪回,但这里是安全的。“
“不,他就在那里!李明哲!他的脸...他的脸...“陆沉舟踉跄着后退,撞翻了茶几。他的瞳孔放大,呼吸急促,显然已经完全陷入幻觉。
林晚星迅速评估了状况。药物干预不在她的权限范围内,而强制安抚可能会引发更剧烈的反应。她决定采用接地技术。
“陆先生,我需要你看着我。“她提高音量,但保持语调平稳,“现在,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陆沉舟的视线疯狂地游移着,没有焦点。
“颜色,陆先生!我的毛衣是什么颜色?“
“...蓝色。“他终于挤出一个词。
“很好。现在,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薰衣草。消毒水。“
“对,非常好。现在,请感受你脚下的地板...“
就在林晚星引导着陆沉舟回到现实时,意外发生了。陷入混乱的陆沉舟突然挥手,一块锋利的玻璃碎片划过林晚星伸出的手腕——恰好是那道旧伤的位置。
鲜血立刻涌了出来,在白色地毯上绽开刺目的红。
这突如其来的疼痛让林晚星倒吸一口冷气,但她没有退缩。奇怪的是,陆沉舟却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动作都停止了。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道新鲜的伤口,表情从惊恐变成了某种难以名状的震惊。
“血...“他喃喃道,声音嘶哑,“又是血...“
林晚星抓住这个短暂的清醒窗口,迅速用纸巾按住伤口:“陆先生,看着我。这不是阿马尔市场,这是2023年3月的BJ。你安全了,我也安全了。“
陆沉舟的目光从血迹缓缓移到林晚星脸上。他的眼神逐渐聚焦,呼吸也慢慢平稳下来。当完全回到现实后,他的表情突然变得极为复杂。
“我伤到你了。“这不是疑问句。
林晚星摇摇头:“只是皮外伤。这种情况在创伤治疗中并不罕见。“
陆沉舟却像没听见她的话。他盯着那道仍在渗血的伤口,脸色苍白得可怕:“我...我得走了。“
“现在离开不是好主意。“林晚星试图阻止,“我们需要处理刚才...“
但陆沉舟已经转身冲向门口。在离开前的一刻,他回头看了林晚星一眼,那眼神让她的心脏莫名揪紧——那不是一个PTSD患者恐慌的眼神,而是一个认出了同类的人的震惊与了然。
“你也知道那种痛,不是吗?“他低声说,然后门关上了,留下林晚星独自站在一地狼藉中。
助理小杨闻声赶来,看到血迹后惊叫出声:“天啊!林医生,我马上叫救护车!“
“不用。“林晚星平静地说,“帮我拿医药箱来就好。“
当小杨匆忙离开后,林晚星终于允许自己的手微微颤抖。她低头看着血迹斑斑的纸巾,思绪却飘回了十五年前的那个雨夜——母亲手腕上相似的伤口,浴室地板上蜿蜒的红色小溪,以及那个缩在角落、无能为力的十二岁女孩。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回到当下。医药箱很快送来,她熟练地清理伤口,贴上敷料。整个过程机械而精准,就像她处理每一次情绪危机一样。
“要报警吗?“小杨担忧地问,“或者至少向协会报告这次事故?“
林晚星摇摇头:“典型的PTSD闪回症状,不是蓄意伤害。把他的档案给我,我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小杨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递上了文件夹。林晚星翻开第一页,陆沉舟的证件照映入眼帘——那时的他眼神锐利而明亮,没有如今笼罩着的阴霾。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照片,忽然注意到档案底部的一行小字:曾获国际冲突报道最高荣誉“无畏之声“奖,因阿马尔市场事件主动放弃领奖。
林晚星轻轻合上文件夹。窗外,暮色已经降临,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她站在窗前,看着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以及那道隐约可见的旧伤疤。
在那一刻,她意识到一个令自己不安的事实:在陆沉舟眼中,她不仅看到了一个需要帮助的来访者,还看到了某种她长久以来试图否认的相似性——他们都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只是应对的方式不同罢了。
“下周的预约...“小杨小心翼翼地问,“要取消吗?“
林晚星转过身,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确定:“不,照常进行。“
她弯腰捡起一块较大的玻璃碎片,看着其中扭曲的倒影。或许,她想着,有些伤口必须重新撕开,才能真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