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御刑司 (求收藏,求推荐!)
- 在修仙世界的悠闲生活
- 屋外风吹凉
- 2971字
- 2025-05-14 09:51:38
暖阁很暖,一屋子内眷,胭脂味混杂,但也很香。
李家内眷们如今再见李为舟,感觉已经完全不同了。
虽然间隔时日不长,但上次去石桥街那边,感觉是抱着扶持孤贫的心去的,面对的是两个孤幼弃儿。
其实之前因为前身闹了六年,把李德隆一家人骂到祖宗十八代,几乎一个人没放过,所以都还挺尴尬的。
若不是家主李德隆心疼二侄,她们内心连表面工作都不愿做。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她们和李为舟、喜妹兄妹俩,本就毫无血缘关系,还白白担负了那么多年骂名。
大伯娘曹氏还好,毕竟当年和李为舟父母相处过,和李为舟母亲姚氏妯娌间相处的不错。
可大嫂罗氏和二嫂郭氏就太冤了,甚至都没和李为舟这一家好好相处过,这些年净挨骂了。
所以刚开始见面时,看着热情,实在一直保持距离,坐了没一会儿就走了。
不过现在这些人再面对李为舟,又有不同了。
醉仙楼生意已经不能用火爆来形容,尤其在推出鸳鸯锅后,那鲜美的汤锅,对吃不了辣的妇人来说,当真是一种福音。
每天醉仙楼外都有好多排队者,推出号码牌后,连排队用的号码牌都成了抢手货,有人早早的排队倒卖。
罗氏和郭氏在青州府的娘家人都托上门来,想请她们帮忙弄一桌火锅来吃。
不管是辣味还是鲜味,都是会上瘾的,尤其是辣味。
北地天寒,若是能吃一肚子香香辣辣的火锅,那么哪怕走在朔朔凉风中,也会觉得心情无比满足愉悦。
人穷的时候,连亲戚都会低瞧几分。
可要发达了,那过往的错误,也都会被淡化……
李为舟进堂躬身与长辈见礼后,曹氏对李德隆夸奖道:“瞧着和四郎真像,将来准也是大有出息的。”
这已经是极高的夸奖了。
要知道李家四郎李长宁可是上等武骨,被神都高人收为弟子带去神都了。
整个青州府,都没有这么出息的孩子。
正儿八经的一步登天!
若不是因为李四郎,老大和老二的婚事都不可能这么顺心顺意。
相比之下,开个酒楼食铺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
李德隆哼哼道:“是啊,本事大的很。”差点没气死他!
李长平告诉李为舟一个好消息:“四郎前一阵来信,说是过些时日回来探亲。本来我们还盼着能在今天回来……要是四郎今儿能赶回来就好了,那就真团圆了。”
李长安斜倚在椅背上,乐呵呵道:“是有公干,顺路回家看看,哪由得他自己做主?四郎现在在御刑司当差……三郎,知道御刑司么?”
说最后一句话时,脸笑的跟歪瓜似的,其他人也人人面带喜色,甚至是难以压抑的傲气。
李为舟闻言也有些惊喜的点了点头,这些日子他还是读了些书的,知道些事。
大乾朝廷一共有两支特务组织,一个就是之前提到的山林卫,监察天下名山大川,江湖乱事。凡大乾江河湖海兴波起浪,皆由山林使平定。
另一个,就是御刑司。
一个“御”字,就道明其根底。
山林卫的组成很杂,八宗都要派人加入,很难保证其忠心,只要按规矩做事就好。
但御刑司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且对家世要求严苛,要绝对清白良家子。
并且基本上,都是上等根骨。
就想吧,这样的根骨,再加上天家武库的底蕴,这将是一支有多可怕的人马。
并且,他们的权力也大的惊人。
对任何危害皇权的罪行,三品以下,可先斩后奏。三品之上,可要求对方即刻回京听审。
当然,如果事后查明是冤案,会有什么惩罚,就不得而知了。
想来也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但总的来说,天下无人不畏惧御刑司。
因此,李家人脸上的傲气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长安对李为舟挤眉弄眼道:“傅家、周家那些人,今后要更老实了。三郎,咱们的好日子来咯!”
李为舟顿了顿,还是提醒道:“还是稳一点的好,家里就算帮不上什么忙,也别给四郎拖后腿。从小一个人在外面,不会过的多好。”
说完自己觉得怪怪的,别真觉醒了什么茶属性……
李家人闻言面面相觑,却皆是满脸动容。
曹氏更是感动的直念佛:“阿弥陀佛,可见到底是亲堂兄弟,正经一家人,这才是真正往好里念啊!好孩子,好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
李为舟闻言,微微垂下眼帘,心事难知。
李德隆却也是脸色有些阴沉,拿起酒盅猛喝了一口后,郁郁的气息更重了。
家里人不解,李长安笑道:“爹这是又想二叔了……爹,三郎如今越来越好了,二叔二婶……将来回来了,指定高兴。今儿不想别的,祭完祖咱爷们儿好好喝一回。”
李长平多少有些傻白甜,居然当着一屋子内眷的面遗憾道:“今儿东市街两座花楼斗诗词……”
李长安面色古怪的拉着李为舟往外走,留下背后一群女人杀伐李家老大的声音四起。
……
李家祭祖自然没法跟李为舟在《红楼梦》里看到的贾家祭祖相比,阵仗远没那么大,规矩也没那么多。
就是李德隆带领全家对着祖宗灵牌跪拜,他在念叨几句,然后大家一起磕头,也就完事了。
当然,大家的表情一定要非常庄重肃穆。
李德隆对着先祖的牌位,看着李为舟一一介绍,祖父李福顺,曾祖李守田,高祖李土生……
“你高祖李土生……没什么好说的,娶了个好媳妇,家有良田百顷。”
“你曾祖李守田……也没什么好说的,你曾祖母人很好,家里是做官的。”
“你祖父李福顺……唉,为尊者讳,不提也罢。但你祖母人很好。”
“别人都道我李家靠外家发家,他们懂个屁!我们李家靠的是李家人的能力、拼搏,还有就是家风正,夫妻和睦,兄弟相亲,儿孙孝顺。有此家风在,便一时落魄,早晚也能翻身。这就是咱们老李家的家训,你记住了?!”
李为舟目光一一扫过祖宗灵牌,微微颔首。
李德隆见之眨了眨眼,还想说点什么深邃的,发现说不大出来,也就完事了……
等出了祠堂,气氛骤然轻快下来,彼此间开始说笑。
性格活泼的郭氏自不必说,连罗氏都关心了李为舟两句,夸他新衣好看。
李为舟对这种亲情其实还不怎么适应,孤身一人生活了太多年,已经习惯了孤独。
当然,也谈不上多么反感。
人嘛,终究是社会动物。
“三郎,傅家庄那边的山谷收拾的挺热闹。傅家那群王八蛋找了一群流民在那挖石块,一天只管两顿粗粮,还吃不饱。你出三百两银子,他们家净赚二百多两。”
饭桌上,李长安笑呵呵的说道。
李为舟却不怎么在意“亏本”,他轻呵了声,道:“鼠目寸光,贪小利而忘大义,损的是他们家的阴德。”又问道:“现在流民很多?”
李长安脸上笑容淡了些,啧声叹道:“已经大旱二年了,若是再旱一年,问题就更大咯。你没和你买的那些奴仆谈过?”
李为舟摇头道:“没有,他们好好做事,我就给足工钱。干五年不走的,再慢慢谈。”
李长安哈哈笑道:“还是你高!确实有道理,喂不饱的人,再说什么也没用。这一招好,三郎,你真行。”
李德隆忽地说道:“等老四回来了,你也住家里来。”
李为舟不置可否道:“到时候再说吧。”
李长安又乐不可支道:“就是,老四有什么了不起的?咱们弟兄合力,青州城就是我们的,照样逍遥!”
李德隆气的脑瓜疼,不过也自知拿这两个子侄没办法,问道:“傅家庄那边的地,你准备怎么做?”
李为舟想了想道:“明天下午抽功夫过去看看,具体情况具体再说。”
李德隆丑话说前头:“你想搬出城到那边去住,是绝对不可能的。”语气不容商量。
连李长安都道:“确实不合适,不提傅家狼子野心,单说外面越来越多的流民……人饿极了,什么事都做的出来。让人稍微引导一下,就是祸事。”
接下来李为舟大致了解到,原来江湖上还有一种叫摩尼教的魔教,极擅蛊惑人心,煽动造反。
这个教派的历史远比大乾古老的多,历朝皇权都在不遗余力的打击,但始终未能灭绝,可见其底蕴之深。
每次大灾之年,都是摩尼教兴风作浪的时候。
李为舟听了非但不惧,反而兴致勃勃。
好家伙,连魔教都出现了!
这一刻,李为舟再次真切的感觉到,这真是一个武侠世界。
不过这些人最好别招惹他,不然,他也想看看那些魔教妖人,能挡住他几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