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现代历史系研究生武曌为救落水孩童溺亡,灵魂穿越至唐太宗晚年,附身于同名武才人病躯。濒死之际,她凭借现代急救知识自救,却惊觉这具身体藏着致命蛊毒。掖庭宫女称她“昏睡三日“,而历史记载中本该病逝的武才人,此刻正被卷入一场针对太子的阴谋……
章节正文:
咸亨五年春,长安城笼在终日不散的阴霾里。
武曌被喉间铁锈味呛醒时,正巧有滴露水从雕花承尘坠下,啪地砸在她眼皮上。她下意识抬手去抹,却见腕间玉镯泛着诡异的青光——这绝不是她上周在博物馆临摹的隋代素面玉镯,更不是她为凑学分报名考古队时该有的穿戴。
“娘子可算醒了!“布帛撕裂声刺破寂静,穿半臂襦裙的宫女扑到床前,鬓间银钗在昏暗室内划出冷光,“太子殿下在立政殿跪了两个时辰,说您若再不醒,便要撞柱明志……“
武曌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太子李承乾早在贞观十七年就该被废,如今怎会出现在立政殿?她试图开口,喉间却涌上腥甜,咳出的血沫溅在月白衾被上,洇开朵朵红梅。这具身体像被抽去筋骨般绵软,分明是慢性中毒的征兆。
“拿铜镜来。“她咬着牙挤出字句,惊觉声音竟是十四五岁少女的清亮。宫女捧来的菱花镜中,倒映出张与她现代容貌七分相似的脸,眉心却点着唐代女子罕见的梅花妆,鬓角垂着金箔剪成的蝶翼。
记忆如开闸洪水涌入。贞观十一年,太宗驾幸洛阳宫,十四岁的武氏因“容止美“被召入宫,赐号“武媚“。可史书记载中的武才人,分明在贞观二十三年太宗驾崩后便入了感业寺,如何会活到咸亨年间?
“娘子快更衣!“宫女急得跺脚,“太子说您是因揭发称心与道士私通才被魏王下毒,此刻长孙大人正带人搜查掖庭……“
称心?那个被太宗腰斩的男宠?武曌瞳孔骤缩。她记得清清楚楚,称心死于贞观十六年,而此刻宫女口中竟称其为“现下还在东宫“!历史的车轮,竟在她穿越的瞬间脱轨了。
门外传来甲胄碰撞声。武曌扯过素纱中单裹住身子,瞥见铜镜里自己脖颈处隐约的青紫——与现代溺亡时的勒痕位置分毫不差。她突然抓起妆奁中的螺子黛,在宫女惊呼声中,将黛青颜料狠狠抹在耳后。
“告诉太子,我中毒已深,须即刻面圣。“她将碎瓷片抵住咽喉,瓷刃边缘映出双寒潭般的眼,“若长孙无忌敢踏进掖庭半步,明日长安城便会流传魏王毒杀宫嫔的丑闻。“
宫女跌跌撞撞奔出时,武曌正用银簪挑破指尖。看着紫黑血珠滴入青铜灯盏,她忽然轻笑出声。这具身体里的蛊毒叫“牵机“,与南诏国进贡的毒酒同名,却比史书记载的配方早了整整十年。
“武才人好胆色。“清朗男声从屏风后传来,玄色蹀躞带撞碎一室昏暗。来人不过二十出头,眉眼与太宗有五分相似,腰间却挂着九銮青玉佩——这是亲王规制。
武曌指尖微颤。她认得这双总在《历代帝王图》里出现的桃花眼,更认得他腰间玉佩暗藏的玄机。当青年伸手扶她时,她故意让腕间玉镯磕在对方虎口,果见那处新伤结着暗红血痂。
“晋王殿下。“她垂眸避开搀扶,任由对方悬在半空的手僵住,“您袖口的龙涎香,与立政殿那尊鎏金香炉里的味道,倒是如出一辙。“
李治瞳孔骤缩。三日前他奉命监国,在太宗寝殿亲手调换了那尊香炉,此事连长孙无忌都不知晓。眼前病容憔悴的少女,怎会……
“殿下可知,蛊毒最忌龙涎?“武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染血的帕子不偏不倚落在李治朝服下摆,“您每在圣上跟前燃一次香,便是在我身上扎一根催命针。“
窗外惊雷炸响,闪电照亮她唇边冷笑。李治终于看清,少女耳后黛青颜料下,分明藏着针尖大小的红痣——与父皇近来宠幸的徐才人,生得一模一样。
本章伏笔:
武曌耳后红痣与徐才人相同,暗示太宗或许早知其身份异常
李治袖口伤痕与立政殿香炉关联,指向其暗中操控太宗病情
牵机蛊毒配方提前十年出现,暗示“历史修正力“开始反噬穿越者
武曌用银簪验毒时,紫黑血液在灯焰中呈现诡异蓝色,为后续南诏秘术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