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失忆
- 汉末:我刘宏不当皇帝,带头造反
- 君长风
- 2045字
- 2025-05-07 18:23:54
“水,水~”
一阵虚弱的声音从床榻上传出。
“陛下醒了!陛下醒了!”
一个在床边打瞌睡的小太监,听到床榻上的声音,边喊着边跑出宫殿。
听到床榻上的呼喊,周围的宫女也快步跑了过来:“陛下,陛下,水来了。”
床榻上的人,被扶着坐了起来,抢过碗,把里面的水一饮而下:“再拿些水来。”
就在这时两声清脆的声音在房间外响起。
“皇太后驾到。”
“皇后驾到。”
听到声音,床榻上的人抬头看了看周围,一个古香古色的房间,周围还伫立一群低着头的男女。
“这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一声疑问声音响起。
“回陛下,这里是北宫,几天前,陛下晕倒了,被太医护送到北宫治疗。”一个机灵的小太监,利索的回应道。
听到回应,刘洪在心里想着:“咦,我不是在开车吗,进入隧道眼前一黑,怎么就到这里了?还成了陛下”
“看来是上天都看不下去我的牛马生活,给了我一世的享受!”
就在这时,一个焦急的老妇人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宏儿,我的宏儿......”
言语间满是焦急和担忧。
刘洪看着老妇人和一个雍容华贵的女人靠近,愣了一下:“你们二位是?”
刘洪醒来,并没有融合原主的记忆,这导致并不认识面前的这二位。
老妇人和华贵的女人相互看了一眼,身着华丽服饰,一脸的高贵的女人开口道:“陛下,您不认识太后和臣妾了吗?”
刘洪摇了摇头,迷茫的开口道:“想不起来了!”
“现在我头晕乎乎的,头疼。”
听着刘洪的回答,皇后转头问到身旁的太医:“陛下这是什么情况?”
“臣,臣,臣不知啊?”一个太医战战兢兢的回应道。
“还不快过来检查!”皇太后焦急的吩咐道。
听到皇太后的命令,太医即刻上前,又是摸脉,又是看眼球的,过了好一会,才检查完:“陛下可能是躺的太久了,有些瞬间失神症,只需调养些时日,想必一些事情就会想起来了。”
听到太医的回答,皇太后放下心来:“宏儿,哀家是你的娘亲,你是大汉的皇帝。”
“大汉的皇帝,宏儿,莫非是汉灵帝刘宏?这么悲哀,本以为能享受享受,这回成了汉朝最昏聩的皇帝,还中年早逝,才三十多就死了。”
“虽然是昏君,毕竟也还是皇帝,不是天崩开局,刘宏好歹有些实权在手,并不是个完全的傀儡,只是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黄巾起义了没有?”
刘洪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这些。
随后开口问道:“娘,今年是哪年了?”
听到刘洪喊娘,皇太后一愣,然后哭着道:“现在是光和四年(181年)。”
“还好,还好,还有三年(元和七年184年)才是黄巾起义,现在还有机会。”
刘洪这般心里想着,看见皇太后在落泪,疑惑的问道:“娘,你怎么哭了?”
“娘没事,娘想起了之前的事?”皇太后董氏,边擦眼泪,边回应道。
由于汉灵帝刘宏和皇太后董氏的关系并不好,虽然是亲生母子,在由于权力的争斗,改变了这一关系。
这些年,连番和外戚,宦官,氏族的权利争斗,已经到白热化阶段了。
皇太后董氏上次一听到刘宏这声娘,还是在数十年前,那是在河间解渎亭侯府。
刘宏父亲早逝,娘俩相依为命,直到有一天,一道圣旨的到来,改变了母子的命运。
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的刘宏,仅12岁,从小小的亭侯一跃成为大汉天子。
刘宏起身安慰道:“娘,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只是暂时有一些事情想不起来罢了,不用过多担心。”
“娘知道”皇太后董氏擦了擦眼泪说道。
旁边的太监看见刘宏起身,即刻上前搀扶道:“陛下,老奴张让,服侍陛下梳洗更衣。”
看着这个太监,刘宏眼里闪出一丝寒意,随后消失不见:“好。”
周围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刘宏的变化,只是知道刘宏现在想不起来了一些事。
“朕想出去走走。”刘宏淡淡的说道。
穿上龙袍,刘宏又恢复了往日的威严。随后走出北宫,张让也陪同刘宏离去。
走在花园内,刘宏问道:“让父,最近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张让听到刘宏的问话,恭敬的回答到:“回陛下,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一切国泰民安,只是西苑那边的“生意”最近还没有落实,都在等待着陛下的恩准。”
“准了。”
刘宏不去看,也不用张让细说,直接就批准了张让的所有的“生意奏请。”
作为现代人的他,自然知道西苑的是什么生意,无非是买官卖官。
用这些钱财供自己享受取乐。
既然我来到了这里,就要改变这一切,要不然自己还有八年就要一命呜呼了。
刘洪在现代时常看历史,和自媒体分析的皇帝一系列事。
尤其喜欢东汉和三国的这一段,看着网上的历史文献,他有也有自己的分析。
汉灵帝之前的几个东汉皇帝,都是没多大就死了,这让他觉得非常诡异,按道理来说,皇帝应该有天下最好的条件。
为何早早的就得病死了?这里没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而汉灵帝,更是奇怪,在西苑组建了一支军队后,并亲自阅兵,然而几个月后,年仅33岁,就离奇病亡了?
这里没有魑隗魍魉的影子,说出去自己都不信。
后世的历史文献缺失,最终两千年前历史的真实情况,就只有天知道了。
前世的自己分析,这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豪门望族的原因。
当年刘秀起兵灭王莽,二兴大汉,是借助氏族的力量,所以才能取得胜利。
为什么氏族要帮助刘秀而不帮助王莽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王莽干的那些事,都是损害氏族根本,这让氏族权贵不得不奋起反抗。
而刘秀成功后,所有人都迎来了一场兴盛,只不过这种兴盛,存在不了几十年,最终还会走向原来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