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她写“我愿意”

孤岛的清晨被薄雾笼罩,阿念坐在天文馆的落地窗前,看着海豚群在海湾里划出银链般的波纹。她的指尖反复摩挲着昨夜收到的求婚戒指,荧光藻在戒面下轻轻晃动,像极了郁辞墨眼中的星光。

“紧张吗?”明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男人穿着定制的银灰色西装,后颈的激光疤痕被精心修饰成海豚尾鳍的形状,“郁辞墨在楼下和江屿吵架,说无人机花瓣的颜色不够贴近你瞳孔的琥珀色。”

阿念轻笑一声,转身时注意到梳妆台上的牛皮纸袋,里面装着她的失语症治疗记录。最上面的一页写着:“2023年7月15日,患者第一次主动说出‘墨’字。”那是郁辞墨冒着暴雨为她找回布偶熊的夜晚。

“其实我早就写好了回答。”她摸出藏在袖口的笔记本,扉页上用铅笔写着大大的“愿意”,字迹边缘有反复擦改的痕迹,“只是怕开口时,又变成破碎的音节。”

贝壳信笺的秘密

上午十点,认亲仪式准时开始。阿念穿着明野设计的婚纱,裙摆上的荧光藻刺绣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光泽,每走一步都像在海底漫步。郁辞墨站在基因灯塔下,西装内侧口袋露出一角蓝色信笺——那是她昨夜塞进去的贝壳信纸。

“各位,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不仅是为了见证一场求婚,更是为了迎接三个灵魂的重生。”江屿作为司仪,镜片后闪过泪光,“他们曾是编号NY-07、YX-01、MX-02,如今他们是周念、郁辞墨、明野,是彼此的家人,是共生体,更是爱人。”

全息投影在海面上展开,播放着三人的基因修复过程:明野的蓝鲸纹身逐渐退化为海豚图腾,郁辞墨的脑瘤细胞在共生体基因下凋亡,阿念后颈的胎记最终形成完整的海豚轮廓。画面右下角,母亲的实验日志片段缓缓飘过:“基因从不是牢笼,爱才是打开生命的钥匙。”

声波法庭的证言

认亲仪式的高潮是“声波法庭”环节。阿念握着海豚哨站起身,对着麦克风轻轻一吹,远处的海豚群突然改变方向,排成“NY-07”的字样。这是江屿特制的“基因证言”——海豚的声波频率与她的基因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我是周念,曾被称作NY-07。”她的声音通过水下扬声器传来,带着微微的颤抖,“我的童年在孤岛的实验室里度过,那里没有阳光,没有玩具,只有冰冷的针头和编号。”

郁辞墨的拳头在身侧握紧,他想起第一次在孤岛见到她时,小女孩后颈的针眼还渗着血,却固执地把最后一块面包塞给受伤的海鸥。

“但我遇见了一群光。”阿念望向郁辞墨,又转向明野和江屿,“有人教会我说话,有人替我修改痛苦的实验数据,有人用技术为我重建星空。他们让我知道,编号之外,我值得被爱。”

明野突然举起一幅画,正是阿念七岁时的画像,画框边缘刻着三人的基因编号:“在我眼里,她从来不是实验体,而是那个会把萤火虫放进我口袋的小女孩。”

沙滩上的“愿意”

午后的沙滩上,郁辞墨牵着阿念走向基因灯塔。潮水退去的沙地上,用荧光藻摆成的“嫁给他”字样正在阳光下闪烁,三十只海豚在不远处的海面跳跃,背鳍上的灯光拼出“YES”。

“阿念,我曾以为给你优渥的生活就是爱。”郁辞墨的声音里带着自嘲,“直到你在暴雨中抱住我,说‘一起死’,我才明白,爱是并肩对抗世界的勇气。”

他单膝跪地,取出母亲遗留的贝壳戒指盒。阿念注意到盒底刻着细小的海豚群,那是母亲用手术刀刻下的祝福。远处的天文馆传来钢琴声,正是她最爱的《海豚湾之恋》,旋律中夹杂着时景渊的录音:“念念,哥哥永远是你的海豚哨。”

阿念的指甲掐进掌心,喉咙像被海藻缠住般发紧。她想起昨夜在实验室练习的千百次“我愿意”,此刻却怎么也说不出口。郁辞墨抬头看她,眼底闪过痛楚,却在看到她摸出笔记本时,突然笑了。

泛黄的纸页在海风中展开,“我愿意”三个字写得工工整整,笔画边缘洇着水渍。那是她用了十年才敢写下的答案,是跨越无数黑暗与误解的心声。

“你从来不需要强迫自己说话。”郁辞墨轻轻吻她的指尖,“你的存在,就是我听过最动人的语言。”

他为她戴上戒指的瞬间,海豚群同时跃出水面,尾鳍拍打出的水花在阳光下形成彩虹。江屿操控的无人机撒下荧光藻花瓣,明野的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幕,画面里的阿念笑着流泪,而郁辞墨的唇畔,是她见过最温柔的弧度。

基因共振的婚礼预演

傍晚的孤岛被晚霞染成粉紫色,阿念站在基因灯塔顶端,看着郁辞墨在沙滩上布置婚礼预演场地。男人卷起西装裤脚,踩在湿沙里插着荧光藻灯,后颈的海豚纹身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其实我早就准备好演讲稿了。”江屿递来一杯热可可,“题目是《论共生体基因在求婚仪式中的情感传导作用》。”

阿念轻笑出声,望着远处的海豚湾,那里的礁石上用贝壳拼成“2025.6.1”的字样——那是他们选定的婚期。记忆闪回上午的认亲仪式,当她写下“我愿意”时,全场的荧光藻同时亮起,如同母亲在天之灵的回应。

“知道海豚为什么终身一夫一妻吗?”郁辞墨不知何时走上灯塔,手里捧着一束蓝玫瑰,“因为它们的声波频率只会与一个伴侣共振。”

他替她别上胸花,花茎里藏着微型声波发生器,能模拟海豚的心跳频率。阿念突然想起母亲的日记:“墨墨的海豚基因,注定会找到他的共振体。”此刻的她,终于成为了那个与他频率契合的人。

当第一颗星星亮起时,阿念将写着“我愿意”的笔记本放进漂流瓶,推入海中。郁辞墨揽住她的腰,看着瓶子随潮水漂向远方,瓶中的信纸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一只展翅的海豚。

“未来的每一天,我都会让你想起今天的星空。”他在她耳边低语,远处的天文馆穹顶亮起,无数光点汇聚成他们的基因链,在夜空中永恒缠绕。

阿念靠在他肩头,听着海豚的长鸣与潮水的节拍,突然明白:真正的“我愿意”从来不是简单的承诺,而是两个灵魂在历经沧桑后,依然愿意携手共振,共同迎接每一个黎明与黄昏。

而他们的故事,正如这不断涨落的潮汐,无论经历多少风雨,终将在彼此的声波中,找到最温暖、最坚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