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剧本杀(由deepseek参考创作)

剧本名称:《旧院惊魂:血胭脂》

时代背景:民国末年

核心设定:一座因闹鬼和诡异命案而废弃多年的老戏院——“永乐戏院”。十年前,当家花旦“红牡丹”在演出《牡丹亭》最经典的“离魂”一折时,于众目睽睽之下在后台离奇暴毙,死状凄惨(七窍流血,脸上涂抹的胭脂仿佛被血浸透)。随后戏院接连发生怪事,最终彻底荒废。十年后的今日,与当年事件相关的九个人(或其后代/关联者),因一封神秘邀请函聚集于此,声称要揭露真相。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古老的诅咒似乎被唤醒,死亡再次降临……

人物(4男5女):

1.【陈树】柳墨尘(男):约40岁。曾是戏院的琴师,红牡丹的专属伴奏者,也是她秘密的情人。性格阴郁沉默,对戏院往事讳莫如深。似乎知道一些内情。

2.【冷雨辰】沈默言(男): 35岁左右。身份是报社记者。自称是来调查戏院闹鬼传闻,撰写报道。眼神锐利,观察细致,对细节异常敏感。

3.【黄瑞斌】陈阿福(男):50多岁。曾是戏院的杂役,如今看起来落魄潦倒。说话结巴,眼神躲闪,似乎对戏院充满恐惧。自称是收到邀请函回来“赎罪”。

4【周威宇】.吴明(男):身份不明,约30岁。沉默寡言,穿着考究但有些不合时宜。自称是古董商,对戏院的老物件感兴趣。行为举止有些神秘。

5.【许筱莹】林素素(女):25岁左右。红牡丹的亲生女儿。母亲去世时她尚年幼,被远房亲戚收养。性格看似柔弱,但眼神中藏着坚毅和悲伤。此行的目的是弄清母亲死亡的真相。

6.【毛如萱】白露(女):28岁。曾是戏院的学徒,红牡丹的贴身丫鬟。如今是另一个戏班的当家花旦。举止优雅得体,但谈及红牡丹时神色复杂。声称是来悼念故人。

7.【刘晴晴】苏婉蓉(女):40余岁。曾是戏院老板的小妾,红牡丹的竞争对手,对红牡丹的受宠耿耿于怀。如今风韵犹存但略显刻薄。言语间对红牡丹的死幸灾乐祸,但又难掩恐惧。

8.【冷怡月】小翠(女):20岁出头。陈阿福的女儿,在戏院长大。性格胆小怯懦,对戏院的环境非常恐惧,紧紧跟在父亲身边。似乎知道一些父亲不愿提及的秘密。

9.【王滟芙】赵清漪(女):30岁左右。自称是医生,对民俗学感兴趣。带着一个医疗箱,看起来冷静理性,试图用科学解释一切怪现象。但她的冷静下似乎隐藏着别的目的。

场馆环境描写(永乐戏院):

外观:一座孤零零矗立在荒郊野外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外墙斑驳脱落,爬满了枯萎的藤蔓。巨大的牌匾“永乐戏院”歪斜着,字迹模糊不清。破败的大门虚掩着,像一张择人而噬的嘴。周围的树木在狂风中扭曲舞动,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前厅/大堂:积满厚厚的灰尘,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和腐朽木头的气息。曾经华丽的吊灯只剩下扭曲的金属骨架,蛛网密布。售票窗口破损,露出黑洞洞的内里。几排残破的座椅东倒西歪。墙上褪色的海报依稀可见红牡丹当年的绝代风华,但海报上她的脸似乎被什么污渍(或血迹?)弄脏了。

观众席:光线极度昏暗,仅靠几盏老旧的壁灯发出微弱昏黄的光。木质座椅大多腐朽破损,蒙着厚厚的灰尘和蛛网。巨大的舞台幕布破败不堪,布满污渍和破洞,在穿堂风中微微飘动,如同鬼影。舞台深处一片漆黑,仿佛通向未知的深渊。偶尔能听到老鼠在座椅下窜动的声音,或是木头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后台:杂乱不堪,堆放着废弃的道具(破损的刀枪剑戟、诡异的假人头、褪色的戏服)、布景板和倒塌的衣架。一面巨大的、布满裂纹的化妆镜尤为醒目,镜面模糊不清,映照出扭曲的人影。化妆台上散落着干涸的胭脂水粉、断裂的木梳。一个角落挂着几件鲜艳但破旧的戏服,其中一件刺眼的红色戏服(疑似红牡丹的)格外突兀。通风极差,空气污浊,混杂着脂粉和铁锈(血?)的味道。灯光闪烁不定。

二楼包厢:视野较好,但同样破败。包厢内的沙发蒙皮破裂,露出里面的填充物。栏杆摇摇欲坠。其中一个包厢(正对舞台中央的“天字第一号”包厢)的门锁被破坏,里面似乎发生过打斗,椅子翻倒,地上有深色的污迹。

三楼阁楼/放映室(隐藏区域):楼梯狭窄陡峭,布满灰尘和杂物。阁楼里堆满了废弃的杂物、老胶片盒、损坏的放映设备。角落里有一个被白布覆盖的、人形的物体(可能是人体模型或旧戏服架子)。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褪色的红牡丹剧照,眼神幽怨。这里异常寒冷,仿佛与世隔绝。一台老式手摇放映机诡异地对着墙壁。

线索藏匿处与线索内容:

1.红牡丹化妆台的暗格(后台):需要挪开一个沉重的粉盒底座才能发现。

线索内容:一张泛黄的、被血浸染一半的怀孕诊断书(署名模糊,但日期是红牡丹死前一个月);半张烧焦的当票,典当物品是“翡翠凤钗”(红牡丹的标志性头饰)。

2.“天字第一号”包厢沙发夹缝(二楼):

线索内容:一枚精致的翡翠耳环(与红牡丹海报上戴的是一对);一张皱巴巴的匿名威胁纸条,写着“敢说出去,让你和那贱人一样下场!”。

3.破旧红色戏服的内衬口袋(后台):

线索内容:一小包用油纸包裹的、颜色异常鲜艳的朱砂粉末(掺有剧毒?);一张写着奇怪符咒的黄纸。

4.老式放映机的胶片盒(三楼阁楼):胶片盒被藏在积满灰尘的杂物堆深处。

线索内容:一段残缺的黑白无声胶片。放映后显示:红牡丹在后台化妆,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管家/杂役衣服?)偷偷将一包东西倒入她的水粉盒中;紧接着画面跳转到红牡丹在台上痛苦挣扎的片段(非常短暂);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扭曲的、充满怨恨的婴儿面孔上(一闪而过)。

5.琴盒的夹层(柳墨尘随身物品,但可能被他人搜身发现):

线索内容:一张红牡丹抱着婴儿的模糊照片(婴儿被打了叉);一封未寄出的信,开头是“吾爱牡丹”,信中表达了对她怀孕的震惊、恐惧以及对“那个人”的愤怒,提到“必须想办法...否则我们都完了”。

6.陈阿福破旧外套口袋(可能掉落或被搜出):

线索内容:一串旧钥匙(能打开戏院一些废弃房间的门);几张当铺的收据(日期在红牡丹死后不久),当掉了一些金银首饰(非戏院财产)。

7.小翠随身携带的护身符内(需拆开):

线索内容:一张折叠得很小的出生证明,婴儿名字被涂黑,母亲栏写着“红牡丹”,父亲栏空白;一个刻着“长命百岁”的粗糙银锁片。

8.苏婉蓉的手提包夹层:

线索内容:一张旧地契复印件(显示戏院地皮在红牡丹死后不久被低价转让给了一个匿名买家,经手人签名模糊);一瓶标签被撕掉的“安神药水”(有杏仁苦味?)。

9.赵清漪医疗箱底层暗格:

线索内容:一份关于“朱砂混合XX毒素导致急性溶血反应”的医学报告复印件;一张泛黄的、印有某教会孤儿院抬头的婴儿领养登记表(婴儿特征栏写着“左肩有红色胎记”,领养人信息被涂黑)。

10.舞台地板下松动的木板(舞台中央):

线索内容:一个褪色的、手工缝制的婴儿襁褓,里面包裹着一把沾有深褐色污迹的小巧的裁缝剪刀(形状独特);几缕缠绕在剪刀上的、乌黑的长发。

11.人体模型/旧衣架下的地面(三楼阁楼):

线索内容:一个空的小玻璃瓶,标签写着“氰化钾”(剧毒);一张揉成团的纸条,写着“交易完成,闭紧你的嘴”。

核心剧情与人物秘密:

核心事件(十年前):红牡丹怀上了戏院老板(已故)的孩子,但老板的正室夫人(苏婉蓉)及其势力(管家?)绝不容许。红牡丹的情人柳墨尘虽然爱她,但也因恐惧和自身利益(可能被威胁)而陷入矛盾。苏婉蓉买通(或逼迫)了当时在后台做杂役的陈阿福,让他在红牡丹的胭脂(或饮水)中下毒(朱砂混入剧毒)。红牡丹在演出高潮时毒发身亡,死状可怖。她死前刚生下不久的孩子(林素素?但时间线需调整,或另一个孩子?)被秘密处理(可能是陈阿福经手,他出于愧疚或恐惧,将孩子送到了孤儿院,即小翠的护身符线索指向的婴儿)。沈默言(真名可能是当年事件的调查记者或关联者后代)、吴明(可能是戏院老板的私生子或遗产相关人)、赵清漪(可能是当年孤儿院的医生或与那个婴儿有特殊联系)都带着各自的目的而来。苏婉蓉是主谋,柳墨尘知情但未能阻止/懦弱妥协,陈阿福是直接执行者。小翠可能是陈阿福送走婴儿的见证者或知情人。林素素是红牡丹的女儿(需设定为红牡丹死时她已出生,被送走,或死的是另一个孩子?这里需明确:林素素是红牡丹的女儿,但红牡丹死时怀的是另一个孩子?或者林素素就是那个婴儿?)。

人物剧情与秘密(部分关键点):

陈树(柳墨云):深爱红牡丹,但当年在刘晴晴(苏婉蓉)的威胁(可能是拿他的前程或生命)下,未能阻止悲剧,甚至可能被迫参与了某些环节(如传递毒药?)。他内心充满愧疚和痛苦,知道孩子的存在和去向(可能通过王滟芙(赵清漪)的线索联系起来)。他的目标是赎罪并保护红牡丹的女儿(许筱莹(林素素)),同时可能想报复刘晴晴(苏婉蓉)。他握有刘晴晴(苏婉蓉)当年指使的证据(如信件残片)。

冷雨辰(沈默言):并非普通记者。他的父亲(或导师)是当年调查红牡丹案的记者,离奇死亡。他怀疑真相被掩盖,此行是为了查明父亲之死和红牡丹案的关联。他掌握了一些当年警方未公开的细节(如毒物类型)。他怀疑在场所有人。

黄瑞斌(陈阿福):当年的下毒者。被刘晴晴(苏婉蓉)抓住把柄(可能是偷盗戏院财物)逼迫。事后极度恐惧,将红牡丹的孩子(冷怡月(小翠)的护身符线索指向的婴儿)偷偷送到了城外的教会孤儿院(王滟芙(赵清漪)线索相关)。他一直活在良心的谴责和害怕被报复的恐惧中。收到邀请函以为是“债主”索命。想保护女儿冷怡月(小翠)。

周威宇(吴明):真实身份是戏院老板流落在外的私生子。他对红牡丹并无感情,但对戏院的财产(尤其是那块地皮)有企图。他调查到当年地皮被苏婉蓉勾结外人低价侵吞(线索中的地契)。他可能是那个匿名买家或与其有关联。他的目的是拿回财产或勒索相关人。

许筱莹(林素素):红牡丹的亲生女儿。当年被远房亲戚收养,对母亲之死一直存疑。她暗中调查,找到了当年母亲的信物(如半张当票)和知情人(可能联系过陈阿福或柳墨尘)。她的目的是揭露母亲死亡的真相,找到可能存在的弟弟/妹妹(如果设定有另一个孩子)。

毛如萱(白露):红牡丹的丫鬟/学徒。她目睹了下毒过程(或部分),但因恐惧(刘晴晴(苏婉蓉)的威胁)而选择沉默。她可能对陈树(柳墨云)有单相思,因嫉妒而对红牡丹的死有过一丝阴暗的想法,但并非凶手。她此行是出于愧疚和不安,也可能想寻求解脱。她掌握着当年后台的关键时间点和人证。

刘晴晴(苏婉蓉):当年的主谋。因嫉妒和财产(红牡丹受宠可能威胁她的地位,且怀了老板的孩子)而策划了谋杀。她利用黄瑞斌(陈阿福)的把柄逼迫其下毒。事后利用戏院老板的死亡和混乱,勾结外人(可能与周威宇(吴明)有关)侵吞了戏院地皮。她冷酷自私,此行是担心秘密暴露,想确认知情人状态甚至灭口(携带氰化物)。她极度迷信,害怕红牡丹的冤魂。

冷怡月(小翠):黄瑞斌(陈阿福)的女儿。她小时候在戏院玩耍时,偶然听到父亲醉酒后哭诉关于“下毒”、“孩子”、“对不起红老板”的片段,并偷偷保留了父亲藏起来的婴儿出生证明和银锁片(以为只是护身符)。她对戏院有本能的恐惧,知道父亲有可怕的秘密。她的目标是保护父亲。

王滟芙(赵清漪):表面是医生/民俗学者。真实身份是当年那个被送走婴儿的接生医生,或是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甚至可能是婴儿的养姐/养母?她通过医学报告确认了红牡丹的死因。她带着婴儿的领养记录(特征:左肩红色胎记),此行是为了找到那个孩子(可能在林素素或小翠身上?)并弄清其生母死亡的真相。她对毒物非常了解(携带氰化物可能是为了防身或研究?)。

恐怖元素设计:

1.环境氛围:充分利用黑暗、灰尘、蛛网、腐朽的气息、闪烁的灯光、穿堂风(吹动幕布/戏服)、不明声响(吱呀声、滴水声、若有若无的唱戏声)。

2.超自然现象(可选,可解释为人为或心理作用):

化妆镜中闪过红牡丹的脸或血泪。

无人弹奏的旧琴突然发出刺耳的音符。

破旧的红戏服无风自动。

舞台灯光突然聚焦在某个空座位上。

闻到浓烈的、不合时宜的胭脂香气。

播放那段诡异胶片时,画面中婴儿的脸突然变得清晰并发出刺耳啼哭(音响效果)。

3.惊吓点:

玩家独自搜索时,在镜子、转角、幕布后突然看到人影(可安排NPC或利用道具)。

触碰关键线索(如红戏服、婴儿襁褓)时,灯光骤然熄灭或闪烁。

发现尸体(NPC扮演)时的突然惊吓(尸体可布置在化妆台前、舞台上或“天字第一号”包厢)。

三楼阁楼人体模型白布突然滑落。

游戏流程建议:

1.序幕:玩家在风雨交加中进入破败的永乐戏院,主持人(DM)渲染恐怖氛围,分发角色剧本(含个人任务和基本背景)。

2.探索搜证:玩家在限定区域内(如先开放前厅、观众席、后台)进行探索,寻找线索。DM适时加入环境描述和惊吓点。

3.圆桌讨论(第一轮):分享初步线索,自我介绍(部分隐瞒),尝试建立时间线和人物关系。

4.深入探索(解锁新区域):随着剧情推进(如发现关键线索或“死亡”发生),解锁二楼包厢、三楼阁楼等区域,继续搜证。

5.圆桌讨论(多轮):根据新线索进行深入讨论、对质、推理。DM引导玩家揭露秘密,制造冲突和猜疑。

6.高潮/指认:所有线索基本明朗,玩家进行最终推理,指认真凶(刘晴晴(苏婉蓉))和关键帮凶(黄瑞斌(陈阿福)),并试图还原十年前的全部真相(包括孩子的下落、陈树(柳墨云)的懦弱、毛如萱(白露)的沉默、冷雨辰(沈默言)父亲之死的关联、周威宇(吴明)的财产图谋、王滟芙(赵清漪)寻人的目的)。

7.结局/演绎:DM根据投票结果和玩家推理还原度,揭示最终真相。可以加入一个戏剧性的结局场景(如真凶试图逃跑时被“冤魂”索命?或是暴雨中戏院突然起火?),留下恐怖余韵。

主持人(DM)提示:

务必熟悉所有人物背景、线索指向和核心诡计。

掌控节奏,适时推进剧情(如安排“死亡事件”)。

营造氛围是关键!善用灯光、音效(风声、滴水声、诡异的戏曲片段、突然的声响)、语言描述。

引导玩家互动,鼓励角色扮演和秘密的揭露。

对超自然现象的处理要灵活,可以是真闹鬼,也可以是人为制造的幻觉或巧合,增加悬疑感。

准备备用方案应对玩家可能的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