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列阵,准备迎战!”
“火炮准备!!!”
“放!”
boom——
“火铳手准备!!!”
“放!”
啪啪啪——
新市战场上,硝烟弥漫,处于人数劣势的明军有序的操纵着少量鸟铳,多三眼铳、四眼铳等老旧火铳,加之一窝蜂火箭等各式新旧火器。
李成栋部三千人本就是原高杰部麾下明军,善用火器,之前在清军中逼不得已被满人拿来当人手炮灰,以便满洲骑兵靠近敌军军阵。
就如同现在的杨承祖部,放弃了火器,一个个拿着刀盾等冷兵器朝着李成栋军阵不畏死的发起冲锋。
早年在淮北的军事训练,让明军士兵们重新回想起对火器的使用,以至于很快明军便对各种各样的火器信手拈来。
根据以往明军的野战经验,李成栋早就在军阵前方堆砌有胸墙、土垛,明军士兵们可以安心的站在胸墙、土垛后面发射火铳。
从最初的营级齐射,到后来的队级齐射,再到交替射击。
明军的弹丸好似海浪,一波一波没有停歇。
等到清军好不容易冲到胸墙前,长枪手、镗钯手、刀盾手等手持各种长短兵器的明军士兵替换了上来,火枪兵退到了二线,开始武装冷兵器,随时准备替补。
想要过胸墙,只有翻跃一种途径,而一旦站上了胸墙或越过胸墙没有站稳。
不好意思,被朱由梓发了满饷,加之后面一位位黑脸军法官的督战,使得明军士兵们对于这些数日前的袍泽们不会有丝毫的手下留情。
“杀清狗,赚军功!”
“杀清狗,赚军功!”
随着监军杨文骢的口号响起,明军士兵们的士气达到了顶点。
为了让底下士兵安心杀敌,朱由梓在《军法十章》里规定了完善、丰厚的军功兑换。
升官发财,赐田置宅,应有尽有。
守方策略得体,士气高昂,攻方自然很难占到便宜。
哪怕清军动用了六千人同时进攻,仅是先锋便已经有了明军的两倍。
可李成栋选择的地形注定了,清军的人数优势施展不开,最多只能同时展开一列千人。
随着战斗持续到下午时分,清军第一批次进攻在损失了超过一成士兵后,便再也维持不下去这种高烈度的战斗,士兵们纷纷止不住的往后退,最终造成了溃退。
后方的满军督战队砍了上百颗脑袋,才止住溃军冲击本阵,将剩余的五千多人引入后阵整编。
而明军这边,李成栋自知将士疲惫,所以并没有下令反击,而是默默收敛战场,准备迎接下一波冲击。
不过明军的损失倒是比清军少很多,略微统计后此番一个多时辰的战斗,明军损失了有三百多人。
新市战场仍旧继续,德清县派来的援兵,因为神出鬼没的满洲骑兵,依旧在龟速在路上,估计到了新市附近,怎么也要傍晚了。
等能够参与战斗,也要第二天早上。
回到崇德县,朱由梓看着舆图上的敌我态势图,怎么看,怎么觉得有问题。
总觉得清军不会孤注一掷,将所有的筹码都压到新市。
随即,他将目光转向了自己这里。
如果他是博洛,知道这场战争的指挥官就在崇德,自己一定不会放过挥军进发这里的机会,就算拿不下这里,敲山震虎,打乱对方的战略部署,为接下来的战局创造更多的机会。
毕竟这件事有个人做过,那个人凭借激起微弱的部队,硬是将百万大军刷的团团转,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敲山震虎。
打仗的最高境界是调动敌人,而不是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想到这里朱由梓立即下达命令。
“命令,方国安部立即进驻桥司,给我拉开网搜索临平山附近,看有没有清军埋伏于此。”
“郑鸿逵部即刻从杭州湾登船,于海宁县登陆,随时听我调动。”
“派人往杭州走一趟,让黄辅臣加强城防守备,以免清军打个回马枪。”
有参军立即写好命令,拿来让朱由梓加印,以便形成效力。
又看了看舆图上的新市,朱由梓思咐道:“要想调动更多的军队,还是要歼灭新市方向的清军,一旦新市清军剿灭,朱万化的两万人、王之仁部一万人都可以调动起来,搜山检海,将杭州府内的清军完全清理干净。”
朱由梓早上之所以不调动方国安部以及郑鸿逵部,就是害怕博洛玩一手声东击西Pro。
明为攻打德清,实则攻打新市,更甚是为了调开杭州附近驻军,殊死一搏,直捣杭州。
如今新市已经开打,王之仁、方国安、郑鸿逵三部在临平以南都没有发现残余清军,让朱由梓放心不少。
虽然也有很大可能有精锐清军埋伏在临平山上,但依照临平山的规模,要想躲过明军的斥候,注定了这支隐藏在临平山中的清军是一支小规模精锐清兵,顶天了超不过三千人。
“来人,让副将施琅来见我。”
“卑职施琅,拜见世子殿下。”
朱由梓上前两步将其虚浮起来,“义兄,新入营的新兵可整编完成,给我介绍介绍。”
施琅抱拳回道:“回殿下,按照殿下的意思,从各部抽调上来的新兵均与老兵混编,一共战兵三千人,编为四个营。”
“其中由卑职领一千人,以水兵为主,为水师营,有兵船五十艘,大船三艘。”
“副将方元科领一千人,以步兵为主,为步兵营,其中有一百名骑兵,多是从李成栋营中抽调而来,弓马娴熟,不乏有早年加入明军的蒙古人。”
“另有五百人编为火铳营,由参将施显率领,根据殿下指示,主要装备鸟铳,不过为了增加城防用火力,营内也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三眼铳、四眼铳。”
“另有五百人的火炮营,由都司宁吴率领,营有十门佛郎机炮,三门红夷大炮,二十门一窝蜂火箭车,以及十几辆偏厢车,都是按照戚少保描述那样造出来的。”
“另外,有一支千人的辅兵营,以募集的随军民夫为主,由裨将徐世威率领,营内有骡马、驽马三百匹,大车五十辆,主要任务是战时随军,协助战兵托载备用军器、粮草、火炮、火药、军帐等重型物资。”
听完施琅的介绍,朱由梓充满感激道:“这一路来若不是有义兄竭力相助,由梓又如何能够走到今日。”
施琅微笑道:“能够结识殿下亦是卑职的幸运,若不是殿下信任,卑职岂能一个月不到,就由一个只管三百多人的小小裨将,一跃成为如今掌管千人的副总兵。”
朱由梓使劲拍了拍义兄的臂膀,他的话没有虚情假意,是真的感激施琅的帮助。
施琅不仅能文能武,更兼具水战陆战,属于是全能型将领,假以时日定能成为方面大将,可为帅矣。
“当初我承诺让义兄可以尽情的施展才能,今日有一个机会,我欲遣义兄领火铳、火炮两营合一千人,以及城内江南营剩余由蔡祥率领的两千人,共三千人,自石塘湾西向增援新市战场,配合李成栋、朱万化、王之仁彻底将新市之敌全歼于此。”
施琅自然是欢喜能够独立领兵的,但他还是有些担心朱由梓的安危。
朱由梓从嘉兴带来的可战之兵本有一万三千人,新市李成栋部去了三千,长安侯承祖部又去了三千,自己若再带走三千人,崇德县内就只剩下四千兵马了。
算上需要换防的,能够同时在城墙上防守的,只有一两千人。
朱由梓笑着道:“义兄不必忧心,我有城墙护佑,虽仅有四千兵马,却可挡万人。”
施琅再次认真的看了看朱由梓,最终低头拱手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