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准备铺路,要二十吨水泥

“孙儿,谢过皇爷爷。”

朱雄英听闻此言,整个人轻松了许多。

对于跟国家合作,他并没有多包袱,唯一担心的是朱标还有朱元璋他们会多心。

只要他们两个没有一件,后续的事情,就会顺利很多。

同时朱元璋还有朱标他们对自己很信任,也让朱雄英心头很感动。

爷孙父子虽然才认识半个月,但对于自己的信任是毫无保留的。

片刻后,朱雄英就离开了朱元璋的书房。

跟着他一同离开的还有朱棣他们和李景隆。

“大侄子,今天帮你这么大的忙,你打算怎么感谢我们?”

朱棣笑着问道。

“四叔有何想法?”

朱雄英挑眉问道。

“带我们去吃火锅!”

朱樉直接提议道。

“这个还是再说吧,过后补上,过后补上!”

朱雄英尴尬道。

刚从柳从新家吃了大餐回来,就又犯了馋虫了?

说完朱雄英就带着他们离开了皇宫。

回到了朱府之后,朱棣他们几个回到移动房屋里面。

开始摆弄平板。

而朱雄英刚刚休息一小会儿,就想到什么。

直接让锦衣卫找到了李景隆。

“太孙殿下,有什么吩咐?”

李景隆屁颠屁颠地跑到朱雄英身边。

“我准备去城外那块地看一眼,你带路吧。”

“就我们两个去,不用管二叔他们。”

朱雄英直接吩咐道。

“殿下想去,自然没问题。”

“不过需要先备车,十多里路呢。”

李景隆答应道。

“好!”

朱雄英点点头。

很快车备好。

到了城门口,被城门守卫给拦了下来。

李景隆直接打开门帘。

“赶紧让开,皇太孙在车上,轮到你们放肆。”

李景隆在京城完全可以横着走,这些守城士兵没有不认识他的。

一看到是曹国公,还说有皇太孙在马车上。

这些士兵脸色大变。

哪里还敢盘问什么。

直接打开城门放行。

很快李景隆便带着朱雄英来到了那块荒地。

这地还背靠着铁矿山,或许因为地下有铁矿石的缘故,这块地并不适合用来耕种,就一直荒着。

“朝廷的铁矿就站在山包的另一边。”

“从那边运铁矿过来,十分方便。”

李景隆指着小山包,介绍道。

“这地方倒是合适。”

“你安排下人手,这几天就可以动工了。”

朱雄英直接吩咐。

“这么快吗?”

李景隆一脸地诧异。

“你说将这一片荒地铺平了,需要多少人?多少天可以搞定?”

朱雄英打量着一大片荒地,追问道。

“这个,至少几百人,需要多少天,臣也不清楚。”

李景隆有些懵了,主要是他也不清楚朱雄英说的铺平是什么概念,如果是铺水泥,他更不清楚了。

“还是我来算一下吧。”

朱雄英打量一番,然后大概计算了一下。

“如果只是一小块区域,上百人施工的话,一天就能搞定。”

“如果要看工程的进度,估计还要看具体有多少人手,最大要铺多大的面积。”

朱雄英呢喃着。

然后就吩咐道。

“这些事情现在就应该准备了。”

“你回去就让人招募工匠,城内百姓就行,工钱按照工匠的最高标准给。”

“能找多少人就找多少人。”

“长期用人。”

“不过限制一户就出一个劳动力,多的不要。”

朱雄英对李景隆吩咐道。

“可是要铺水泥的地面的话?水泥从哪里来呢?”

李景隆问。

“今晚我去柳艳那边商量一下,水泥她爹那边能搞定。”

朱雄英点着头说。

毕竟柳从新是干地产的,建筑水泥他肯定不缺。

“当然,我们也要把大明的水泥厂建立起来了,反正技术都已经是现成的了,建好了,我们就能自己生产水泥。”

“还包括一些基础的原材料,其实今后大明也可以自给自足,并不是都需要从现代获取,我们需要从现代获取高科技材料。”

朱雄英继续呢喃。

“是的。”

李景隆也附和着,他现在对现代社会也了解颇多了。

“当然还是要先搞一批水泥来,先把这工业新区的地给弄平了。”

“至于将来修路,就用我们大明自己生产的水泥就行了。”

朱雄英正色地说道。

“那钢铁场呢?”

李景隆又问。

“钢铁厂急不来,虽然这里有铁矿石,但是最关键的还需要煤。”

“要想富先修路,先把水泥厂给开起来,路修好了,其他问题就好解决了。总不能让我们总是靠马车来运输吧。”

“相比钢铁厂,其他项目可以先做起来。”

朱雄英诉说着自己的规划。

“大孙殿下英明,大明在太孙殿下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创造一个空前绝后的盛世。”

李景隆直接拍起马匹。

“哎,可大明的制度需要改革,这方面,我头疼着呢。”

“这也需要你跟你师父柳艳多学习学习,好回来帮帮我了,否则我真的头疼死。”

朱雄英却突然叹息道。

“好,全听太孙殿下调遣。”

李景隆点头答应。

“好了,既然看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

朱雄英觉得也没什么好看的了,直接打道回府了。

回到了城内,朱雄英直接返回了现代时空。

晚饭自然是在柳从新家里吃的。

毕竟演戏要演得真一点。

“伯父,我们非洲那边,需要一批水泥,大概需要铺设十万平,您这边可以搞定吗?”

吃饭之时,朱雄英直接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了柳从新。

“十万平的场地,铺设水泥,这需要两千方水泥啊。”

“这些水泥你何时要?”

“一次性要,还是分批给你?”

柳从新听朱雄英这么说,大概知道要做什么了,根据面积就推算出了所需要的水泥数量。

“自然是最快才好,如果一次性有困难,分批也可以。”

朱雄英回答道。

对朱雄英而言。

一次性给,还是分批给,区别其实都不大。

而这一批水泥,他也不可能一天内完成。

就算是分批供应,也就是多当几次搬运工罢了。

“两千方也就二十多吨水泥。”

“不过水泥好弄,你要怎么运输到非洲呢?”

柳从新意识到什么,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