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改革大明的军户,以后要实行义务兵
- 大明:朱元璋穿越,带回现代皇长孙
- 灯火阑珊处
- 2027字
- 2025-06-05 10:37:27
半个时辰以后,两亩的土豆还有红薯,被上百官员挖出来了。
最后统计一下数据,土豆的亩产居然高达十八石。
大明的一石就是一百五十斤,大明的一斤是五百九十克。
大概三千斤左右。
红薯的亩产就更高了,一亩地高达了二十八石,就相当于四千二百斤。
相当于现代时空的五千斤。
当这个结果统计出来以后,现场的文武百官都惊呆了。
亩产几千斤的粮食,放在以前可是前所未闻的事情。
皇太孙带回来的粮食,竟然如此高产,大明以后还用愁粮食吗?
怕是以后最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粮食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皇太孙为大明带来这么高产的粮食,是陛下之福,是大明之幸啊。”
一帮官员满脸激动地冲着朱元璋就跪倒下来,高声呼喊着。
“想当初,大孙将这些种子拿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很怀疑吧?”
“现在已经亲手挖出来了,现在相信了?”
“这都是咱大孙的功劳,也是夏元吉的功劳。”
“夏元吉人呢?”
朱元璋大声道。
“陛下,臣在。”
夏元吉赶忙从人群之中走出来,跪在了朱元璋面前。
“即刻起,夏元吉升任为户部尚书。”
朱元璋直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道。
“臣领旨。”
夏元吉一脸激动的伏地道谢。
这一幕可是让周围的官员羡慕坏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朱元璋和朱雄英特意给夏元吉铺的路。
二十几岁的尚书,别说是大明,就是历朝历代,夏元吉也是独一份。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和朱雄英对夏元吉是多么器重。
羡慕嫉妒的肯定大有人在。
但是谁也没有胆子敢在这时候站出来,说一句反对的话。
赵勉,孔讷的下场,所有人还历历在目。
谁还敢这个时候,触朱元璋的霉头呢?
朝廷的变法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帮官员除了顺应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走吧,再去那边稻田还有玉米地看看。”
朱元璋看着另外一边稻田还有玉米所在的位置。
大笑着走过去。
水稻和玉米还没有到收获的日子,但是时间差不多了。
最多也就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此刻上万亩水稻,一片金黄之色。
尤其是硕大饱满的稻穗,更是看得那帮文武官员都咽唾沫。
水稻他们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可如此惊人的长势,他们还是头一次见。
这产量,光是看着,就比原本的大明水稻,提升了至少三四倍。
带着文武百官,看着水稻还有玉米的生长情况以后,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
以前的大明,可是穷怕了,尤其是粮食短缺的问题,更是一直困扰着朱元璋。
现在好了,一切都不需要担心了。
“有了这么高产的粮食,以后大明的军队再要打仗,不怕没有粮饷了。”
朱棣一脸激动地感慨道。
“这些都是普通作物,目前是为了增加大明的粮食产量,让普通百姓都能够吃得饱。”
“种这些也不是为了让大明有粮食打仗。”
“军粮今后会有专门的工厂生产,不管是土豆,还是红薯或者玉米,哪怕是水稻,都可以成为生产军粮的原材料。”
“大明的军队需要改制,卫所制也要改掉,用义务征兵制度,加上职业军人配合。”
朱雄英闻言,一脸正色的提醒道。
“卫所制度,要废除?”
闻言不只是朱棣等人,就连那帮勋贵武将也都露出诧异之色。
“一批批逐渐进行改制。”
“边境卫所,暂时就不动了,从内陆地区开始。”
朱雄英缓缓点头解释道。
这种军事改制肯定不可以一刀切,就算是要调整,也必须有个合理的步骤。
逐步进行。
“等到八万新军训练出来以后,边境卫所也要分批撤下来。”
朱标是军事改革的主要执行人。
把大概的时间给透露了出来。
“那些军户如果就这么撤下来,又给他们安排什么身份呢?”
“全都转为农户吗?”
蓝玉诧异地问道。
“不错,今后大明不会再有士农工商区别,主要采用农户还有城镇户口来区分农民还有其他职业。”
“比如工匠,还有商人,可以归为城镇户口。”
“也只有现役军人还有职业军人,才可以有军籍,军籍不再施行世袭制度。”
朱标把已经跟朱雄英他们制定好的一套户籍改革方案给说了出来。
想要打破一千年来的传统思想,改变儒家对人性的束缚。
就必须从户籍制度开始改起。
打破人的三六九等之分。
大明想要不重复王朝三百年必亡的魔咒,就必须要做出改革和取舍。
除了朱家皇室有些特殊以外。
哪怕是世家大族,或者是官员勋贵,也只能是普通百姓的身份。
只不过是职位分工不同。
至少表面上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意识形态方面的改变,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
朱标的话,或许武将们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却让文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这是从根上,直接抹掉了士大夫阶层。
可偏偏他们没有一个人敢反对。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主导这一切的,就是朱雄英。
现在的文武百官,基本上都是想着办法的巴结朱雄英。
想着可以在朱雄英的面前露个脸。
谁还会给他添堵呢?
粮食,土地这些是好,但是也要有命活着才行。
让朱雄英高兴的不是活着不活着的问题。
而是他能够帮助你延年益寿啊。
谁不想自己长命百岁呢。
这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毕竟朱元璋,朱标,还有刘三吾这些都是前车之鉴,跟着朱雄英混,都得到了体质的巨大提升,延长了寿命。
这样的吸引力是比任何利益都大的。
虽然这帮文官很清楚,朱雄英不可能帮着他们所有人提升体质。
但只要能够帮助其中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就足够让所有人不敢有一点违背他的心思了。
因为这样的机会,其实是相对公平的。
只要你能够在改革中做出成绩,未来就必定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