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好!1981
- 重生81:养殖鹌鹑发家
- 你是不是油瓶
- 2631字
- 2025-06-16 09:00:21
寒冬腊月的老式土胚房里潮湿阴冷,坐在床上的赵国庆看着掀开的厚重蓝花棉被,以及用谷草、破褥子铺好的木架子床,怔怔出神。
鼻尖传来的泥土腥气、陈旧霉味,以及房间内挂着的一副手撕日历停留在1981年元旦,无一不在刺激着他的神经。
重生了?
赵国庆怎么也没想到,明明刚刚自己还在跟大哥在家喝酒回首往昔,只是觉得有些头晕,在桌子上趴了一小会儿,怎么就给自己干回20岁那年?
当他伸开双手,看着自己原本历经岁月侵蚀,枯槁的双手已然变成光泽而又富有弹性,久久失神。
“老幺,你去看看你三哥烧退了没。”
“好。”
屋外传来中年男子和小姑娘对话的声音,让赵国庆双眼逐渐褪去迷茫,眼神之中闪烁着惊喜和激动。
一阵细碎的脚步响起,紧闭的房门被一个扎着双马尾、四五岁的小姑娘推开,脆生生的童音传来:“三哥,你起来了呀?”
赵国庆看着幺妹一身宽大的灰棉袄,将身形衬托的更加矮小,稀黄的头发、瘦巴巴的身体,活像一个豆芽菜,心里不是个滋味。
“幺妹......”
感受着幺妹冰凉粘腻的小手搭在自己额头,赵国庆将踮着脚的她抱起来,被抱起来的小姑娘咯咯咯的笑着,扭头喊道:“爸,三哥还是烫烫的。不过,已经醒了。”
随即一个中年男人迎着冬月的暖阳从外面进来,赵国庆看着脸颊刻满风霜的父亲脸色欣喜,四十四年光阴的汹涌洪流,在这一刻轰然决堤,冲垮了他所有预备好的言语,眼眶发红的望着父亲。
1981年7月,临川省突发百年一遇洪水,云川县也在本次洪水受灾范围之内,无数农田、房屋一夜之间被洪水冲毁、倒塌。
粮食大面积减产,家中原本计划用秋收粮食换钱还账的计划落空,父亲来不及忧伤,不知道从哪听说十里外的云川煤矿下黑窑来钱快,8月不幸遇难。
“老三,现在感觉好点了没?”
“好......好多了。”心中的狂喜以及时隔多年的再见,让赵国庆嗓音有些发颤,不自觉的低头小声说道。
赵富贵听到这确定的答案,心里蓦地松了一口气,“好了就好,别在屋里坐着了,去院子里晒晒太阳。”
三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屋子,赵国庆拽过一把自家编的竹椅坐在一旁,看着父亲蹲在地上编着竹筐,时不时的悄摸打量一眼忙于生计的父亲。
幺妹已经跑到一旁,用竹条拨弄着地上的蚂蚁,他记得幺妹小时候这么一玩能玩一天。
冬日的暖阳驱散寒意,赵国庆看着老宅的三间屋。
正对着的是堂屋,父母和幺妹、二姐住一间正屋,赵国庆和大哥、四弟三人挤在侧屋,后来二姐出嫁、大哥结婚分家后,家里剩下的人住着才稍微宽敞了一点。
“爸,妈和老四呢?”
忙活着编竹筐的赵富贵头也没抬的说道:“你妈怕你这么一直烧下去出问题,早上就去了公社卫生所买安乃近,老四我让他去屋后的自留地扯萝卜去了。”
一到冬天,家里就有吃不完萝卜白菜,夏天则是吃不完的空心菜、丝瓜,没有油水基本全靠水煮或者水炒,想想赵国庆胃里就泛酸水。
赵富贵拿起旁边放着的铁皮暖水壶,往面前的土碗倒水,一扭头就瞧见老三鬼鬼祟祟的偷瞄自己,嘴角一乐,心里既开心又苦涩。
开心的是老三长大懂事了,苦涩的是自己没本事让家里的孩子有好日子。
“老幺,去屋里给你哥拿个碗来。”赵富贵朝着老幺说完,又回过头来:“老三,这大冬天的就别去田里捉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里没老子呢,家里拉下的债,轮不到你来操心,传出去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父亲一点儿都没变,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强要面子。
在赵国庆的记忆里,父亲因为体质单薄,集体生产那会儿赚不到什么工分,再加上他们几兄妹那会儿年纪小,一家人常年吃不饱饭靠借粮度日,没少被队里的人瞧不起。
大哥1978年结婚那会儿,还没包产到户,父亲为了让大哥能在队里抬得起头,东奔西走、东拼西凑弄到一百块,风风光光让大哥将嫂子娶回家。
好不容易等到79年9月包产到户,家里松快日子没过多久,80年二姐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为了让二姐在婆家说的起话,老两口留下紧巴巴的口粮,剩下的全部卖了钱东拼西凑,置了六床红喜被、两张柜子给二姐做嫁妆。
因此,家里的日子一直过的都不富裕,一天两顿,除了中午那顿能见着米粒以外,晚上那一顿全靠红薯、南瓜糊弄五脏庙。
“我都成年了,替家里赚点零用,别人有什么好笑话的?”
赵富贵放下手里的竹条,扭头没好气的说道:“没成家,成什么年?有那闲工夫不如多跟你堂哥走动走动,那小子现在混出名堂了。”
说着说着,赵富贵就乐了起来,心里顿时有了个主意。
“老三?要不趁着你堂哥放假在家,下午你拿点鸡蛋去你大伯家一趟,看看他能不能给你在云川煤矿里找个门路?哪怕就是花点钱,能进去当个临时工人也不错啊?如果有个工作,到时候说媳妇儿也能找个家庭条件好点的。”
听到这话的赵国庆鼻头一酸,不管自己多大年龄,父母总是恨不得替子女考虑好一切,这也让他想起了当年的往事。
父亲提起的云川煤矿是本县的一家国营煤矿厂,从清朝开始就已经在小规模开采,后来收归国有,1958年再次开始投产,千禧年代前一直处于鼎盛时期。
86年后云川县更是撤县升市,矿场职工及家属一度在90年代达到10万人规模,典型的单位社会。
上一世,在父母的安排下,想着通过堂哥赵冠军搭桥,进到里面混个临时工领工资,那可比在家种地好的多。
后来一通忙活以后,父母东拼西凑借来二百块,白搭进去还没弄到工作,究其原因堂哥赵冠军也被人给忽悠了,为这事家里也闹了不少矛盾,不然也不会有父亲的铤而走险。
“爸,堂哥他还不是靠着丈人帮忙给钱才进去的,他在里面也就是个普通工人,你这不是为难他吗?而且,家里现在哪来的钱去买工作?”
煤矿厂那地方地上的工人和地下的工人,待遇完全不一样,而且工作环境充斥着各种危险,稍不留神就得把自己折在里面。
距离父亲意外离世还有7个月的时间,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办法改变这个一穷二白的家庭,让全家人都能吃上饱饭,而且还不用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儿。
“三哥,你醒了啊?”
此时去自留地里扯萝卜的老四出现,打断了正想说话的赵富贵。
赵国庆扭头看着年满十四岁的弟弟,瘦的跟个大马猴儿似的,个儿才一米六左右,心里更加不是个滋味。
“嗯,把萝卜拿去洗一洗,我帮着你削皮。”
“不用,这点活儿我自己就能干,今天你还是歇着吧。”撂下话后,老四转身就抱着萝卜进了厨房。
小妹将碗放下后扯着嗓子道:“四哥,我来给你帮忙。”
赵国庆看着懂事的弟弟妹妹,家里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却和睦温馨,眉眼间多了一丝温柔笑意。
“老三,要不你还是去问问吧?要是能行,爸去给你想办法,有个铁饭碗总比种一辈子地强吧?”赵富贵看着倒水的老三,坚持道。
面对父亲的坚持,赵国庆有些无奈。
“爸,真不用,工作的事儿我有其他想法。”
“啥法子?继续捉鱼,跑云岭山里捉野鸡?再让人家把你抓进去,吃几天皇粮?”赵富贵呛了他一句。
赵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