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收蛋计划启动
- 重生81:养殖鹌鹑发家
- 你是不是油瓶
- 2318字
- 2025-06-23 09:00:49
等到大哥、大嫂他们离开以后,老妈吴淑芳拉住准备进屋的赵国庆。
“三儿,你说你一斤鸡蛋才赚8分钱,就这么给你哥一天一块钱的工钱,是不是太高了点?”
虽说两个都是自己儿子,可老大毕竟是分了家出去,有孩子媳妇儿,日子紧巴巴的却也还凑合。
老三到现在对象都没谈一个不说,家里暂时也没钱给他说媳妇儿,好不容易看着能赚点钱回来,就这么又扔出去一部分,她心里总归是有些不得劲儿。
就算亲兄弟互相拉扯,那也得先把自己屁股擦干净了再说啊?
“妈,亲兄弟明算账才能一起干的长。这事儿,您就别管了。”
吴淑芳看着他的态度强硬,想了想,“那这样,以后你收蛋赚回来的钱,先放妈这帮你保管。”
“妈,这钱不能给你,我养鹌鹑还得准备不少东西,都得花钱。”
吴淑芳琢磨着还是不能让老三手里有太多钱,就这两天的功夫她就已经看的很明白,这要是三儿手里钱多了,那不知道几天就得将一座金山都得花空!
“嘿,你这孩子!我又没说不让你养,等你要用的时候妈再给你。难不成你还担心妈会占你便宜不成?”
“不行!”赵国庆说完顿了顿,“不过,等我开始收鸡蛋,年前给家里拿一百块。”
旁边的赵富贵听到这话,却没那么高兴,“谁要你的钱,家里的事儿我自己想办法。你妈说的也有道理,钱替你攒着将来给你说媳妇儿用。”
从长条凳上起来的赵国庆,“真不用,这钱我自己保管。刚刚我答应家里的,年前一定拿出来。明儿一早得出门,我回屋休息去了。”
不是舍不得将钱交给父母存着,而是他担心被父母发现赚回来的钱对不上数,毕竟收鸡蛋这活儿算是无本买卖,到时候解释不清。
——
次日天还未亮,从床上爬起来的赵国庆冷的直打颤,赶紧穿上衣服。
被惊醒的老四国富揉了揉眼睛,打着哈欠道:“三哥,这么早就要去吗?”
“睡吧,今天你先别去,在家待着。”
“啊?不是说我也去吗?”
穿好衣服的赵国庆回头说道:“早上应该会有邮局的人要来送信,到时候拿到了你给我送到石碾子大队来。”
“要不让秋莲送吧,哥,我跟你去。”
“听话,这事儿比收鸡蛋还重要,秋莲一个小丫头跑的慢不说而且不一定找得到路。”
“好吧。”说完,正准备躺下睡觉的老四闻着空气中飘来的一股烙饼味儿,立马就睡不着了,“哥,你闻到烙饼味儿没有?”
赵国庆笑了笑,老四这鼻子比狗鼻子还灵。
“嗯,应该是妈起来给我们准备干粮了。”
既然要出去收鸡蛋,肯定得跑完一个大队才算数,中午那一顿饭肯定没功夫回家吃。
果不其然,来到厨房后的赵国庆看着爸妈一个烧火一个烙饼,看样子早就起来了。
“三儿,起来了?”吴淑芳翻了一下锅里用玉米和面粉烙的饼,“快去洗洗,待会儿把这饼带上,中午你们哥俩吃。”
“嗯。”
简单收拾了一下,赵国庆从屋里拿了一个搪瓷碗放进底部已经铺上稻草和稻草碎的竹筐里,万一有不小心磕破的鸡蛋能及时发现可以装起来,又将一袋米糠放进里面,这时候大哥刚好也过来了。
“老三,走吧。”
“嗯。”
哥俩各自挑着一副竹筐,赵国强走在前面,“老三,咱咋不先在队里收?非得跑这大老远,去石碾子大队?”
“这不是听说他们大队养的鸡多嘛,先收了远处的再回队里收。”
再过一阵儿开始下雪,路不好走就得从最近的队里开始收,只是这些他不好告诉大哥,不然等会儿大哥又得变十万个为什么。
石碾子大队距离红旗大队不算太远,一个小时的功夫两人就已经到了地方,此时天也开始亮了起来,各家各户都开始冒起了炊烟。
“老三,咱咋收啊?”
“收——鸡蛋,粮票换鸡蛋咯——”
老三嗷儿的一嗓子,这给毫无准备的赵国强吓了一跳。
“汪汪汪——”
原本安安静静的石碾子大队,顿时就热闹起来,狗叫声和赵国庆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不少听到吆喝声的人家,都有人跑到院子门口看着两人朝着这边走来,两人挑着个竹筐,走在前面的那个人负责吆喝。
“婶子,家里有鸡蛋没?鸡蛋换粮票,有多少收多少。”
一名婶子看着这两人的模样像哥俩,警惕的问道:“你们从哪来的?”
“噢,婶子,我们是帮供销社收鸡蛋的,您家要是有的话,我们可以收,也就不用您单独往公社跑了。”赵国庆主打一个顺嘴,立马就给自己套了个马甲。
中年妇女看着他憨厚的笑容,也没多想,问道:“那你们这咋换的?”
“三斤粮票换一斤鸡蛋。”
“地方粮票还是全国粮票?”
赵国庆看这大婶一脸老实的样子,没成想心还挺黑。
全国粮票可比地方粮票贵,一方面是全国粮票哪都能用,另外一方面则是全国粮票含食用油指标,地方粮票不含。
在国营饭店吃饭主食均需粮票,菜品某些地区仅需支付现金,部分地区在支付现金的基础仍需额外支付食用油票,简单来说额外支付油票的规定并不普遍。
“婶子,肯定是地方粮票。”
“噢。”中年妇女应了一声,继续说道:“那你等着,我去拿。”
看着中年妇女同志走进屋,原本还担心会吃闭门羹的赵国强心里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就这么简单。
转念一想三斤粮票换一斤鸡蛋的价格跟集市上一个价,再加上又是上门来收不需要卖鸡蛋的农户自己跑,确实很容易就能收到鸡蛋。
很快,进屋的中年妇女就拎上一篮子鸡蛋,赵国庆拿起筐里的秤称了起来,连皮一共二斤五两。
赵国强将篮子里的鸡蛋捡进筐里一个一个放好,又撒上一些稻草碎和米糠固定,另外一头的赵国庆则是称了一下篮子的重量。
“婶子,你看看一共两斤半,这篮子一斤六两,鸡蛋就是9两,该给你2斤7两粮票。”说完,赵国庆从兜里掏出粮票数了起来,“给。”
拿过粮票中年妇女先是一张一张的看了数量,随后又数了两三遍,这才说道:“对的,没问题。”
“那就好,婶子,以后家里要是鸡蛋吃不完可以攒着,我们一个礼拜就会来一次。要是需要钱,也可以鸡蛋换钱。”
“好好好,给你们攒着!”
又不需要跑腿,坐在家里就能把鸡蛋换成粮票或者钱,她自然是乐意的。
就这么一小会儿就赚到了接近八分钱,赵国强看着筐里的鸡蛋,总觉得美好的有些不真实。
“哥,别发愣了,赶紧走吧。咱们今天的任务是,跑遍石碾子大队!”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