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文王看见沈海云的那份决绝,还有那坚定的眼神,心里更加恨刘文龙。他恼怒地收回皮鞭来,拿在手里,围绕着她转了一个圈。然后,睿文王把皮鞭举起来,朝着她的脊梁,极快的抽打她。
一鞭,两鞭,三鞭,脊梁的衣裳,被皮鞭抽破,血也滋冒出来。但沈海云一声不吭,她在心里呼唤:文龙,你在哪里?你要等我,我非你不嫁,我非你不嫁。云儿心里始终如一,文龙啊,你啊在哪里呢?
八鞭,九鞭,十鞭,沈海云的脊梁,皮肉绽花,鲜血涌出。
小娥看见了鲜血,她站起身来,跑过来保护小姐。睿文王的皮鞭,抽打的更猛了,鞭鞭落在小娥身上,鲜血滋滋流出来。
陈玉凤又跪在睿文王面前,哭泣着对他道:“王爷,不要打了。再打,二人,会被你打死。王爷,不要打,会死人的。睿文王爷,天子脚下,发生命案,皇上会不会彻查?王爷啊,你要三思而行,是不是?”
睿文王听见会死人,听见天子脚下,他慢慢停止抽打。他对不远处的王府丫环说:“你们把小娥扶到王府,叫府上最好的大夫,给她包扎一下。”
沈海云趴在地上,已经晕了过去。他俯下身来,把她抱起来。
“回王府去。快,快,快些。”睿文王头也不回,朝轿子大步走去,又急忙上了自己的奢华轿子。
沈海云和丫环小娥,进到了睿文王府。陈玉凤只能独自一人,在京城里,继续寻找未婚夫。
这一晚,睿文王的眼线,把一封密信送入王府,送到睿文王的手上。
这个眼线人是燕儿。她是睿文王安插沈太守府里的密探。她在太守府里,是一位丫环,照顾沈家叶的饮食起居。这个燕儿呀,也深受沈家叶喜欢。
睿文王读着燕儿的密信,脸上露出笑容,自言自语:“本王估摸的没错,那个被流放的太子,幸亏被我除掉。如果不,他也臊死掉。”突然,睿文王的脸色凝重,他愤愤的把密信撕成两半,嘴里骂骂咧咧,凶狠狠地。
睿文王读到密信,原本好心情,为何脸色凝重,由好心情变成骂骂咧咧?
原来,密信一开始,讲到当今太子妃,是大名鼎鼎的沈家叶小妾。小妾寇棠儿,为沈家叶诞下一子。她又冒充沈三小姐,摇身变为太子妃。
看到前半部分,睿文王当然高兴,这和他料想假太子妃的结果,出奇一致。从而也肯定府里的这个云儿,,便是倾国倾城的沈三小姐。可密信后半部分,提到沈太守去安梁王府,时间是夜晚的后半夜。据他大红人袁峰高,在一次喝醉酒,聊起过沈密会三皇子的话。
密信的结尾处,燕儿提到青年才俊刘文龙,才思敏捷,机智多谋,且和安梁王关系密切。此人,如果以后,安梁王掌管皇家玉玺,必是那安梁王的右臂,定是那安梁王的栋梁大臣。
睿文王啊,此人不除掉,后患无穷。他必然是,王爷登上皇位的绊脚石。在此,燕儿温馨提醒:砍断安梁王的右臂,断掉安梁王的登基欲望。那么,睿文王登位,会是一马平川。从而无人敢与王爷挣抢皇位,皇位也非王爷莫属。
燕儿妹妹肯请王爷,擒贼先擒王,擒王斩其臂。良言,良策,这是良言良策!
睿文王断定沈家叶,同自已的三皇弟,暗中密谋,抢夺他的准太子位。他决定采纳燕儿的良策,先断掉安梁王的右臂。他骂骂咧咧,恨自己的三皇弟,更恨那个文璟王。这一刻,他决定,择近几日深夜,派人行刺文璟王,除掉这个刺,除去隐藏心里的肉中刺刘文龙。
刺不拔掉,必会取己性命。刺必拔,拔刺,易取安梁王之命!拔刺,刻不容缓!
哼哼,沈家叶,你已如深秋的梧桐叶,将轻飘飘的落进泥水里。看来本王,必须推你一把,否则,你暮年的身体,会悬挂在树梢上,那将是大煞风景,那会是大错特错。
他看了看密信的署名莺莺。他双眼眯缝,转过身来,走到红烛旁,把撕坏的信对准火苗。一瞬间,信烧起来,然后,他把信扔进空荡的痰盂。只一会儿,密信便化作灰烬。
他大步走出王爷殿,走出王府。一会儿,其身影,便消失在京城的街巷里。
燕国的南部边界,紧邻着梁国的北部边境。
燕国京城。皇宫。金銮殿。燕皇上,接到潜藏在梁国的眼线,一个叫燕儿的密信。
密信里讲到:梁国的很多地方,在闹饥荒,难民流离失所。几个皇子不和,太子被流放沙漠,后来,他被睿文王杀害。那个二皇子睿文王,为人歹毒,贪慕权财,某日,他若坐上皇位,对大燕国来说,不知是福是祸?或许福大于祸。三皇子是一个花花公子,表面上看,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其实,他是梁皇上最爱的一个皇子,或许,不久,他会变成梁国的太子。
那个四皇子,还算一个孩童,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十年之内,他的翅膀,长不硬,长不大。当前梁国,隐藏一个大事,那就是沈太守,其野心勃勃,他有谋反叛乱的意图,想建立自己的政权,称王称霸。
深夜,沈家叶府邸,燕儿见过一件皇上的豪华衣裳,皇后的华丽礼服。在礼服的旁边,摆着一顶奢华凤冠。
信的最后一段,讲到:
皇上,现在,是攻打梁国的好时机。天时地利人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皇上,如果下定决心,那就快快攻打。燕国,扩疆版图,指日可待。燕儿,好期待同你相聚。燕国胜利的那一日,便是你我团聚日。
燕皇上,看完信后,把信装进衣袖。他拿出画笔,在宣纸上,画出了两只栩栩如生的飞燕。在双燕的左侧,桃花灿烂的盛开。宣画的双燕下方,一湾春水出生。燕国皇上,拿起毛笔,略一沉思,在画面的右侧,题诗一首。诗曰:
思春曲
双燕喜呢喃,泉水流潺潺。
桃李花晓灿,君思美人面。
写完诗,燕皇上把毛笔放下。然后,他转过身去,信步走出大殿,径直往二楼走去。走过二楼,走到三楼。走过三楼,走过四楼,走过五楼,来到六楼。他凭栏南望,眼神有喜悦,张开双臂,大声喊话:燕儿,燕儿,燕,在梁国,你要保重。我爱你,我——爱——你———,燕儿,你听见了没有?我好爱你———
喊完情话,他站在原地,凝望南方,许久许久。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回到一楼,把画装进了信袋,交给他身后的贴身侍卫。然后,燕皇上缓缓说道:“你把这一幅春景画,交给信使吧。其余的事,你不要管了,他知道怎么去做。”
送信人,骑马南下,走过山川河流,走过毓秀京城,穿过阳都城的几条大街,来到一偏僻处。
他翻身下马,手牵着枣红马的缰绳,来到紫薇园客栈前。然后,他把马匹拴好后,走进客栈里,走到红木柜台前,提前把一个月的食宿费支付上。
支付完银子后,店小二把他带到三楼的307号房间。他进入房间,转回身来,把房门关上,加上一把锁,把房门锁上了。他脱掉鞋子,闭上双眼,在床上躺下来。
他睁开眼睛,轻轻说道:“燕儿,我来了。明早上,我就去见你。哈哈,我想见你了,燕儿。”
第二天,燕信使换上一身粗布衣裳,走出客栈,到了太守府附近的一处菜市,花了些银子,买了些西红柿,芹菜,茄子,猪肉,鸡蛋,两只花母鸡。然后,他把蔬菜,鸡啊肉啊蛋啊,放进两个大箩筐里,用一根扁担,挑着,哼着小曲,走进了太守府里。
穿过花园,走过木廊,绕过假山,走过竹园,走入了府里的厨房院。燕信使把筐里的蔬菜,蛋,肉,一一拿出来,一一摆好。最后,他把花母鸡交给厨娘,便道:“这两母鸡,中,熬着喝汤,保沈太守满意。滋滋滋,好喝哩,大补身子哩。”
厨娘有些烦他,不悦道:“常来的那只公鸡,有些油腻腻。嗯,你个老不正经,快走吧。”说着话,她把淘米的一盆水,端起来,朝着燕信使泼过来。
燕信使看见水,朝自己泼来,他急忙躲向一边,鞋子上,裤腿上,溅上了些水花。他有些生气,担上扁担,头也不回的走出厨房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