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爷必然得去的,这不能不去,也不敢不去。
太平军在本乡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倒是也不该提前恐惧,至于在府衙那边打仗,那也是太平军对着朝廷,也并未对老百姓如何,想到这里,赵太爷心里轻舒了口气,但又不得不做一些小心的准备,便让赵老三和武六跟着自己,临行前告诉吴妈和厨子老陆收拾照顾院子,又叮嘱儿子照顾好自己。
太平军的驻扎地在郊区,一座大庙里,大庙先前香火还算旺,所以大庙的建筑很是完整,庙里的一些和尚,太平军也没怎么骚扰,但一座大庙是盛不下几百人的,太平军又在大庙外搭了一些帐篷。
赵太爷快到了大庙时候,远远就看见大庙外的帐篷,撑的很多,也很规整,很多人在帐篷间走来走去的活动,走进看,帐篷间还有牛,还有驴,还有猪,还有临时用篱笆支起的草料间,帐篷外的地上,挖着一个又一个土坑,土坑里有柴禾在烧着,火焰呼拉着,土坑上支着一口口铁锅,锅里还冒着热气,三三两两的太平军兵,围着铁锅旁说笑,赵太爷闻的飘散的热气里,有炖的菜香,白菜的味道。
太平军小卒过来,拦住赵太爷的车,赵太爷说明来意,小卒便去找田七,一会儿,田七带着俩人赶过来,田七说,有劳赵老爷了。
赵太爷说,嗨,不妨事,应该的。
赵太爷让赵老三和武六在正殿外等着,自己跟着田七,由田七引着进了大庙,进了大庙的正殿,庙里的和尚都被赶到了大庙的后殿,在柴房先暂居,现在的正殿里面,之前摆着的供台,佛龛,香案都已经撤掉了,在释迦牟尼像下面,摆着两张桌子,横着连在一起,正殿的两侧,摆着十把椅子,赵太爷看有本乡的其他地主财主,有些早早到了,坐在两侧椅子上,神色紧张,也有假装平静的,却在偷偷瞄四周,两侧椅子的后面,站着很多太平军兵,有握着长缨枪的,长缨枪立着支在地上,有手扶大刀的,刀挂在腰上,手扶着刀柄,刀柄上的红绸子顺着刀柄头垂下来。
释迦摩尼像下的两张桌子后面,坐着三个人,居中的长着黑黄的肤色,肉肉的圆脸,大肉鼻子,眼睛不大,三角形,长尖朝外;左边的瘦脸,脸色有些惨白,眼睛不大,圆圆的,露些许贼光光;右侧的是个方脸,扁平状,眼睛鼓着,眼珠子大而闪着光,是迷茫的光,不是清澈的光。
田七把赵太爷引到左侧,示意赵太爷坐下,赵太爷选了靠佛像侧的第二把椅子坐下,也未说话,朝自己旁边和对面的乡绅们点点头。
稍过了一会儿,又陆续有人进来,椅子陆续坐满,这几位乡绅赵太爷都认得,不止因是本乡人,还有,大部分是当年跟着自己爷爷的父亲一起的那些人的后代,不止是这层关系,很多和自己的生意都往来,也有自己生意或对方生意的互相参与者。
但大家都没有出声的打招呼,都只是点点头。
释迦摩尼像下桌子后面的三个人,那个方脸的先说了话。
先说,有劳各位大户人家的老爷了。
然后又介绍自己旁边的两个人,中间的叫洪万福,另一位叫杨必胜,自己叫韦天成,洪万福是本乡这个队伍的首领。
杨必胜和韦天成是二首领和三首领。
接着说,太平军是为老百姓打仗的队伍,要老百姓太平,天下百姓成一家人,要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不止有衣穿,要穿好的,不止有饭吃,要顿顿有肉,人人有地种,要共享太平。
简单说完,便对着杨必胜点点头,杨必胜站起来,补充着说,太平军就是要天下平安,请各位大户的老爷放心,不要担心,钱也要放心,有太平军保护。
杨必胜说完,洪万福站了起来,从桌子上拎起一张纸,照着念,凡天下田,市荒相通,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祖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洪万福说这些间,还双掌合拢朝左上举拜了一下。
他们三人在说这些时候,下面椅子上的本地乡绅,各个面容迫切,等他们说完,又互相看看,都听懂没听懂的样子。
主要是有口音的差别,洪万福杨必胜韦天成几个人也不是本乡人,甚至不是本省人,甚至外垮了好几个省,有浓重的口音。
洪万福看了看下面的乡绅,也感觉到了口音的差别,便叫田七,让田七再把他那张纸上的念一遍。
田七是本省人。
田七照着念了一遍,大家听完田七,这下才明白一些,但还是有些不解。都共同使用,那使用谁的呀,共同花钱,花谁的呀,人人有地耕,哪来那么多土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