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2种常见脉象的脉图特征

下面,我们把这些图形给大家介绍一下,介绍一下我们是怎么定脉图的。

首先,根据中医切脉的经验,我们请3位老中医同时切一个人的脉。切脉采用双盲法,大家不用商讨,就根据各自的感觉,这样切脉以后,把3个人判断一致的脉象图形记录下来。我们提取这些图形的特征数值,对这些参数进行大样本分析统计。最后,就得出这个脉图叫什么名字,以此给它命名、定性。这样,我们现在初步定了12种常见的脉图。

对常见的脉,如弦脉、滑脉,就用上述的方法。但是还有一些脉,平常比较少见,比如涩脉,给这些脉象定性,主要靠一些专家、一些医生的指感特征。首先需要他们确定这个脉是涩脉,再结合临床的病史,需要患者确有气血不流畅的病史,而后把脉图留下来,再经过文献的考证,最后把它记下来。因为这些脉比较少,不可能做几十例、几百例的大样本分析,所以就需要结合临床,结合老中医的经验以及文献的考证。这样下来,我们定了12种脉,现在向大家展示一下这些脉的特征。

图3这个脉,我们看它的形态是一个三峰波,和刚才的图形是相似的,主要特征是:主波与重搏前波和重搏波是有联系的,这3个峰是均匀分布的。由于这3个波的分布比较均匀,所以在手指感觉上面从有感到无感,再到顶峰的时候比较明显,压力减少了,那么手指的感觉就消失了;在有感、无感之间有重搏前波进行力的缓冲,所以在指感上是比较和缓的。其波形,所提供的第1个信息就是指感比较和缓。缩略图的主要特征也是3个峰均匀分布,其特征就是三峰波指感的和缓。从这个脉象的切法压力来看,这幅图主要反映了在不同切法压力下一系列的脉图,即随着寻脉压力的增加,脉搏从不明显到明显,从明显又到不明显。这样一个过程就模拟了我们轻按、中按和重按。这里我们看到,脉图最大、最清晰的是在这个地方,其切法压力在125~150g力,也就是说这是最佳图形,也可以说是我们手指下感觉到最接近的这个脉图,是在中位。这就反映了这个脉象,它的脉位是不浮不沉,是中取的。一个脉动周期,一般在0.8秒左右。所以,这个脉力不大不小,相当于一呼一吸4~5次。综合如上内容,就能看出这个脉图的特征。它的特征是三峰波,它的脉位是中位,它的脉力是不快不慢的,一吸4~5至,指感和缓从容有力。所以,这个脉图,我们定为平脉的脉图。

img

图3 平脉示意图

在不同压力下,可以得到一系列脉图。浮脉的最佳图形出现在100g力左右,在比较轻的压力下面,最佳图形就出现了,指感特别的明显,随着加压又反而变小甚至消失。这就符合我们脉学所讲的:轻按即得,重按稍减;或者说“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所以,这是浮脉的特征。沉脉的脉图,我们看到是随着切法压力的增加,图形从不清楚到清楚。它的最佳图形在200g力左右。所以,它的指感是轻按不应,重按始得。这也符合我们脉学所讲的那句“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上面的浮沉反映了脉位的表浅和深沉。下面我们看脉率方面的变化,这个比较简单。脉动周期大于1秒,所以脉率比较慢,大概1分钟是50次左右的,一呼一吸不到4次,所以这是迟脉。数脉其脉动周期约0.6秒,脉率1分钟在100次左右,那一呼一吸是大于6次的。以前我们有一个概念,滑脉和数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只要数就是滑脉,滑脉一定是数。但现在认为,滑脉可以见数脉,但是数脉也可以见弦脉的,也可以见到正常的平脉。所以,我们说迟数主要是频率上的差异,不受脉象形态的限制。这是迟数脉搏的特征。

下面我们要看的是弦脉,见图4。弦脉的脉象特征就是:它有一个宽大的主波,主峰波是非常宽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宽大的主波?主要是由于重搏前波的抬高、上升,和主波融合在一起。重搏前波抬高和主波连在一起就叠加成为一个宽大的主波。为什么它会抬高?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就是脉搏波在脉管的传导速度较快,它反射回来的时间缩短,所以,它叠加的位置比较高。因此,弦脉多见于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或者是由于紧张引起血管收缩。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脉搏波的传导速度增加,导致反射波的出现提前,于是叠加成一个宽大的主波。这是弦脉的一个特征。我们看到一个宽大的主波,可以估计这是一个弦脉。这是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就是,它的重搏波抬高。平脉降中峡位置比较低,那么弦脉的降中峡比较高,就反映了外周阻力高,使得舒张压升高。这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的原理是一致的,这是第二个特征。第三个特征,其重搏波平坦。为什么平坦?我们刚才讲了,在主动脉关闭的时候外周反流的血液不足以引起主动脉的再次激荡,那么重搏波就会比较平坦,于是就形成这样的图形。我们认为,弦脉脉图的特征就是宽大的主波,抬高的降中峡和平坦的重搏波。这是弦脉的特征。它所反映的生理意义是血管的张力比较大,血管的弹性比较差,外周阻力的增高。它和指感的关系是什么呢?指感主要决定于主动脉压力的升高时间,也就是决定于主波的宽度。由于出现弦脉的时候,主动脉压力升高的时间比较长,因此手指上的感觉是端直以长,是从中直过的感觉。所以,弦脉的指感是端直的,长的,好像按在一条线上一样。这和我们脉图的性质、频率的变化都有密切关系。这个是弦脉的特征。

img

图4 弦脉示意图

1.主波;2.重搏前波;3.降中峡;4.重搏波

这里,我还要介绍四种弦脉的波形,也就是说,弦脉有四种常见的波形,分型主要是根据重搏前波的位置。

第一种叫斜宽型,也就是重搏前波比较接近主波,但是有一段距离。这个情况,往往见于一些功能性弦脉,比如说紧张、寒冷、疼痛以及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种重搏前波还可以下降,可以恢复正常。这型心血管功能也比较好辨识,等会儿我们再介绍。

第二种叫平宽型,降中峡与主波平齐。这型反映了主动脉的压力比较高,而且说明血管比较硬,所以阻力也比较高。

第三种是后坐型,重搏前波的高度超过了主波。这主要反映了血管阻力特别大的情况。

第四种叫圆宽型。这型主波是圆头,往往出现在心脏功能衰退时。这时主波的升支时间延长,再和外周的反射波叠加而成圆头,所以,这种情况指感主要是弦软。就像昨天讲的,弦是弦的,但比较无力,心功能比较差。在功能性弦脉的时候,弦而和缓。可见,由于形态不同、指感不同,弦脉的生理功能也不一样,但是共同的特征都是比较宽的。

与弦脉相对的就是濡脉。濡脉的波幅比较低,升支和降支取脉力都比较小,上升比较慢,下降也比较慢,它的波形可以是三峰,可以是双峰。切脉的指感比较软而和缓,这是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切脉的压力比较小,最佳图形切脉压力在100g力左右,所以这个脉图反映了浮而短小的特征。一般年轻妇女,身体不大好的,多见这个脉型。它的生理意义是气血不足,指感方面体现为浮而短小。

下面这个脉图是滑脉,见图5。滑脉的特征是双峰波,和刚才的几个脉特征都不一样。它主要有一个高耸而尖斜,比较高而陡的重搏波,比较明显的重搏波,降中峡比较低。是怎么形成这样一个图形的?首先这个高耸的主波,主要是心脏的收缩功能比较好而且循环血量比较多,射血的量比较多。另外,它的重搏前波出现得比较晚,出现的时间在接近降中峡的时候。这里反映了外周阻力比较小,主动脉血液排空比较快。此外,外周反射波的传导速度比较慢。由于血管的弹性好,波速传导慢,所以它叠加的位置很低。这是一个高耸的主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舒张压比较低,说明外周阻力比较小,主动脉的血液很快向外周流出去了。主动脉的压力小,舒张压也比较低,所以出现滑脉的时候,脉压差比较大。那么这里,我们看它的重搏波比较明显,比较大,这也和血管弹性相关。血管弹性好,循环血量比较充足,所以,外周反流回来的血液,可以引起主动脉的一次明显的再度扩张,于是形成了明显的重搏波。我们归纳一下滑脉脉图的特征:它主要有一个比较高而陡的主波,比较低的降中峡和明显的重搏波。这些图像的特征反映了其生理意义,即心脏的功能比较好,循环血量充分,血管的弹性比较好。所以,在临床上面,我们看到滑脉多见于青年人、运动员或者是孕妇,属于健康的生理特征。所以,《内经》平脉的脉搏特征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胃气表现在滑利,这是有依据的。在疾病的情况下出现的滑脉,一般都是指实证、热证。这是滑脉的生理意义和病理意义。在指感上,由于主动脉压力升高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滑脉在手指上的感觉比较短,有一触即过的特征,所以,有一个流利感。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这点,我们脉学里面讲的,滑脉是“如盘走珠”,圆的珠子在盘子里面,接触面肯定是一点而不是一条线或者一个面。所以,《频湖脉学》说:“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这就是说滑脉的作用点比较短促,而且有一种旋转的感觉。这是滑脉的特征。

img

图5 滑脉示意图

1.主波;2.重搏前波;3.降中峡;4.重搏波

与滑脉相反的是涩脉,涩脉细而迟,三五不调,如轻刀刮竹,说明它的特征是不流利。这类患者的脉搏就是这样,一个是低频,一个是圆钝,上面的拐点不明显。涩脉来去都是非常慢的,这就反映为一个不流利的指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脉呢?这是主动脉的作用引起的,说明血液的流动不流畅,有阻力。另外,心肌的收缩功能减退,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不足,也可以出现这种情况,临床上多见于心脏病束支传导阻滞这类患者。涩脉的特征是比较低平、比较圆钝的,而且它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形态不一致。所以,我们讲的涩脉,不光是在“三五不齐”上,它的形态也会有不一样。这些往往出现在心脏收缩功能不好的患者,比如很多心脏病的患者都出现涩脉。涩脉可以与滑脉进行对照,滑和涩是截然不同的。这两个脉在指感上面也截然不同。

下面,我还想简单介绍几个不同类型的因心律不齐造成的脉,这就是结脉、代脉、促脉,见图6。结脉的特征,古人以为是“缓而时止,止无定数”。我们看其脉图的脉搏特征:总的脉的频率还在正常范围,但是它有不规则的情况,所以说“止无定数”,没有一定的规则,但总的脉的频率在正常范围。这就是“缓而时止,止无定数”。这是结脉的特征。在临床上,结脉往往出现在心脏或者其他脏腑的一些病变,多为器质性的病变,也可以出现在由于气滞或者是血瘀(气血不畅通)导致的其他病证。这是结脉。下面是代脉。代脉的特征,主要是“缓而时止,止有定数”。这个“定数”就是说代脉是有节律的、有规则的,或者二连或者三连停一停。代脉往往出现在心力不足的患者,属于虚证了。这个是代脉。促脉脉比较快而又不规则。这是促脉的特征,往往见于热性病。如果这个患者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热、心跳加快的心律不齐,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中医讲,促脉往往是阳毒的内陷,是实热证。

img

图6 结脉、代脉、促脉示意图

结:缓而时止,止无定数。代:缓而时止,止有定数。促:速而时止,止无定数

以上我简单介绍了一下脉象特征。大家可能有一个问题,从理论上推导分析可以说明脉图不一样,这可能就是脉不一样,但是不是这样的图反映了手下摸到的这个脉象?相对的关系到底有多少可靠程度?我们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把这些脉图的一些主要信息加以提炼,把这些主要的参数提出来以后,经过工程设计,将其做在一个脉象的模拟装置上面,如此重演这些信息,让它能够描述一些东西。这个模拟装置的活动,是不是有脉的指感?我们做了这个工作。这就是一套脉象的模具——模拟装置,这个工作我们基本上已经做了。现在这个脉象模拟装置,能够得出脉图信息;另外,能够出现比较逼真的指感。我们大概请了80多位老中医来验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已经用在了现在的教学上,已经有两届学生用这个模具来体会脉图特征。这个模拟装置也用在了外国进修医生培训中。大家都觉得,这个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模具测得的脉图和人身上测的脉图的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模具脉和人体脉,三峰波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模具脉也反映出不同的频率。结、代脉和涩脉的特征,基本上都能反映。所以,我们从上面得到两个方面的结论:其一,说明我们手下的脉象的不同感觉,是有客观依据的。这个客观依据和图像的特征有关。实际上,图像反映了动脉内的压力变化,所以我们说,脉象的依据是脉管里的压力变化。这是一个基本因素,是有客观依据的。其二,说明了我们现在描述的一些图像能够反映不同脉象的特征。对于现在的客观化研究到底有没有客观依据,这些研究让我们比较放心,因为还是有客观依据的。不然的话,只有脉象信息,没有指感,就是不对应的。现在能够同时信息重演,同时指感重演,这就说明图像和手指的脉象有对应性,这就比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