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哼哈二将(上)
- 靖康:从逃跑将军到开国太祖
- 白澄祥
- 2087字
- 2025-03-29 13:37:33
六月初九,蔡京府上。
老迈的蔡京正坐在太师椅上,两个婢女正在为蔡京扇风纳凉。
看着眼前的礼部尚书余深和兵部尚书薛昂这两个跪在地上的“叛徒”,蔡京只顾品着点茶而不开口说话。
跪在地上的余深,在炎热的天气中紧张过度,已经满脸通红、浑身大汗了。他看着太师椅上悠然自在却一言不发的蔡京,若不是蔡京偶尔啜一口茶,他都要怀疑蔡京年老嗜睡已经在太师椅上睡过去了。
蔡京虽然还被尊称为蔡公相,但其门下已经不复当年盛况了。蔡京自从崇宁元年拜为尚书左丞以来,几经沉浮,宋徽宗后期的宰辅大半都是蔡京门下提拔上来的。
最近两次拜相,蔡京虽然都提拔了很多人居于宰辅之列,但是最近两次罢相之后,蔡京的境遇确实完全不相同了。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蔡京第二次拜相,提拔了林摅、余深、薛昂三人位列宰辅。
大观元年,蔡京提拔林摅为同知枢密院事,当年闰十月被任命为尚书左丞,大观二年九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
大观二年九月,蔡京提拔余深担任尚书左丞,而后又转任中书侍郎、门下侍郎。
大观三年四月,在蔡京的支持下,薛昂担任尚书左丞。
而大观三年六月,蔡京罢相,林摅、余深、薛昂的宰辅之职也很快就分别被撤了。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蔡京第三次拜相,不仅马上重新把余深、薛昂扶上宰辅之位,还顺便提拔了新兴的童贯、白时中。
政和六年十一月,在蔡京的支持下,童贯自检校少保、护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直到政和八年正式领枢密院事。
同月,蔡京扶持着白时中以试礼部尚书升迁为中大夫,担任尚书右丞。
事情的变化就出现在宣和二年(1120年),蔡京第三次罢相之后。
与前次罢相顺便带走自己的一帮人下台不同的是,原本蔡京身边的红人王黼一跃由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担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完全取代了蔡京的地位成为宣和年间的首相。
王黼虽然长期依附于蔡京,奈何王黼野心太大,他完全等不及蔡京的慢慢提拔,转而投向了梁师成的怀抱,认了这个宦官为义父。最终王黼是依靠着梁师成的关照顺利升迁的。
除去林摅身体不好已经行将就木,蔡京提拔的第一批宰辅里,余深和薛昂在王黼一炮走红而蔡京又一次罢相之后,立刻翻脸想去做王黼的心腹。
但是王黼对这两个跟屁虫也没有好感,经过余深和薛昂的使劲钻营,却还是无法融入王黼、蔡攸的圈子。
半晌之后,还是蔡京幽幽地说一句:“二位大人今日怎么有闲暇来老夫府上了?”
听到蔡京如此揶揄,余深、薛昂两人紧紧把头贴在地上。
作为蔡京曾经智囊团中的首席参谋,这次回来再次争取蔡京庇护的余深,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公相大人,今日来此是特意汇报我等二人这些天如何为公相大人鸣不平的。”
“哦?如何为老夫鸣不平了?”
余深赶忙直起上半身,大声说道:“朝堂众人都以为公相大人不赞同伐辽,就连官家也是如此以为,才令公相大人罢相。
“我二人据理力争,告诉众人这实在是大错特错!正是大臣误解公相大人,继而蒙蔽了官家的眼。官家即位以来,战西夏、平青唐,大宋疆域已经是开国以来最巅峰,哪次不是公相大人积极筹谋才能成功的?”
薛昂也连忙跟上:“正是、正是,且不说往昔的日子。就说这次伐辽,当时公相大人派林摅出使辽国,就已经当面辱骂辽贼。而后林摅向官家进言辽国已经腐败不堪,我大宋吞并辽国并无不可。谁不知林摅与我二人都是公相大人门下之人?所以依我说,伐辽的首倡之功,还是在公相大人!”
听到这里,蔡京倒是冷笑一声:“怎么,如今伐辽战败,你二人这是受了王黼的托,来把战败之过挂在老夫这个‘伐辽首倡’的头上了?”
薛昂赶紧再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公相大人!下官岂敢啊,下官与那奸臣王黼早就是不共戴天了!这东京城里,有我没他!”
这话出来,旁边跪着的余深仿佛触电一般,转过身就“啪”给了薛昂一个大嘴巴。这个嘴巴的力量之大,直接把薛昂整个人掀倒在地。
薛昂还来不及爬起来质问余深,余深就伸长了胳膊,手指着薛昂,一边晃着手指头一边说:“你个狗东西,几日不见,竟敢不避讳公相大人的名字了,你看我不扇死你!”
原来余深、薛昂和林摅三人曾经深深地依仗着蔡京,为了献媚,三人竟然主动避讳蔡京的名字。更有甚者,三人甚至要求自己家人也要避讳,一旦有人不小心说出“京”字,就要被家法惩治。
薛昂刚刚一时口快,说出了“东京城”,被余深听到,自然拿他来表忠心,也是给薛昂一个台阶。
薛昂也连忙起身开始拼命扇自己耳光,一下比一下重,一下比一下响,很快就把脸都扇肿了。
蔡京抬手示意薛昂停下来,无奈地摇摇头。
余深这才补上一些解释:“公相大人,我二人也不是愚夫蠢汉。除了重申伐辽是公相大人首倡之外,自然是要说清楚伐辽战败,是种师道、童贯、王黼等人的不是。公相大人是力主伐辽,但不主张在军中用种师道为帅的。
“此次伐辽大败,足以证明公相大人的高明之处。公相大人早就有言在先,叫那王黼、童贯之流来组织伐辽,怎能成功?我等都与朝中大臣明确说了,非有公相大人出山主导局面,伐辽岂能不败?”
薛昂也赶紧张开自己红肿的嘴继续输出:“正是、正是,我二人和大臣们都说了,我大宋的宰辅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人,王黼之流都在管伐辽,他能管得了吗?管不了!没这个能力!再这样下去要败于西夏了,辽国败完败西夏,再败回纥,接下来没人败了,脸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