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就你叫秦桧?(上)

六月初九,东京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因为昨夜与刘锜、马扩喝酒太多,刘光世一觉起来就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但是刘光世今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人要见,这人是他扳倒童贯的有力棋子。刘光世赶紧收拾洗漱出门。

当下正是中午时分,又兼天气炎热,连街面上的空气都被烤的扭曲起来。但是东京城的街面的热闹程度,仿佛能把这炽热的夏日给压下去。

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刘光世就这么在东京城晃悠着,最终进了一家酒家的雅间。

当他进到雅间,却发现雅间中已经有人在等着他。这人倒也规矩得很,不坐在桌子边,而是叫店家上了个墩子放在一旁,自己在墩子上坐着闭目养神。

听到刘光世推门进来的声音,这人这才不慌不忙起身,稍稍打量一下刘光世,随后拱手一拜:“来人可是刘钤辖。”

刘光世本来就要脱口而出“就你叫秦桧?”,但随后赶紧清醒过来,也叉手回个礼:“阁下想必就是秦公会之秦太学?”

刘光世也端详了一下秦桧,但从外表看去,倒是有个翩翩君子的样子。

秦桧此时是太学学正,手下就管着一帮太学生,说来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是面对刘光世这个高官子弟,还能镇定自若,毫无谄媚之色,如果不是刘光世是穿越而来知道秦桧是个什么德行,就要由衷赞叹秦桧有君子之风了。

不过刘光世自然知道秦桧内心如何阴暗,事实上秦桧在和完颜构狼狈为奸之前,一直是以东京城内太学生的意见领袖的身份在众人面前出现的。甚至到金军两次南下进犯东京城,秦桧一度是坚定的主战派,得到了李纲的赞许。可见其人内心阴暗而又城府极深。

秦桧礼貌地回复了一句:“刘钤辖折煞下官了,区区在下岂敢称公,下官正是秦桧字会之。”

刘光世赶紧故作热情,上去搀着秦桧走到八仙桌旁坐下,一边坐下一边假意陪笑:“秦学正声名在外,我看秦学正早晚是要位列宰辅,宰执天下的,不必客气、不必客气!”

二人刚在八仙桌旁坐下,秦桧听到这话就要起身表示谦虚,被刘光世赶紧抬手示意不必起身。

“秦学正不必如此客气,倒是我要先向秦学正道歉,昨夜在刘信叔家中小聚,多喝了那么一两壶。乃至于今天早上竟然睡过了头,因此迟到了,还要向秦太学告罪。”

刘信叔!官家面前那个红人,二十有五就高居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的刘锜!秦桧听到这个名字虽然表面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内心自然有了波澜。

刘光世当然能看出来,如今身处低位的秦桧,不管表面再如何冷漠、如何君子,只要你展示出足够的人脉和势力,就能够得到他的殷勤。

但是秦桧还是要维持住自己的人设,只是淡淡的回答:“刘钤辖言重了,下官今日本来也没有什么事,稍等刘钤辖一会儿也不过是闭目养神罢了,不妨事。只不过不知道刘钤辖今日找我是有什么指教?”

刘光世也不着急回他,先招呼小厮开始上酒菜。

“秦学正,我方才回到东京城,丰乐楼的雅间实在是定不上,但是听刘信叔说这家酒家倒也是能上得了台面。已经吩咐小厮上他家最好的菜码了,还希望秦学正不要嫌弃我刘某人招待不周啊!”

秦桧自然又是客气一下:“下官不敢,刘钤辖肯与我共餐,便是给了下官面子了。”

“哈哈哈,那就慢待秦学正了。来,菜还要一会儿,咱们先喝酒,今日来迟,我先自罚三杯。”

刘光世三杯酒下肚,秦桧也赶紧陪上一杯。

“今日之所以请秦学正来,其实是有个私事,要托秦学正帮忙。”说着刘光世就从袖子里去除一根金条,“啪”地一下拍在桌子上,往秦桧的方向一推。

秦桧看见这金条,连忙站了起来,双手摆起来:“刘钤辖这是怎么弄的,区区下官有什么能帮上刘钤辖的地方,还请刘钤辖吩咐就是。这……这个我是万不敢收的。”

刘光世也赶紧起身,又跨出一步搂住秦桧的胳膊:“秦太学不必如此。我知道,虽然太学学正这个官儿没什么油水,但是尊夫人乃是熙宁年间宰执王珪王相公之后,颇有家资。这点东西自然是不入秦太学的法眼的。因此这个既不是定金,也不是酬劳,不过是个见面礼而已。还请秦太学笑纳,否则就是看不起刘某人了!”

听刘光世这么说了,秦桧也不好再多推辞,拱手称谢后就默默收入袖中。

“既然秦太学看得起我刘某人,那我就继续说了。这个私事乃是我的两个犬子,一名刘尧佐,一名刘尧仁,当前都在渭州私塾读书。如今进了东京城,我也想托秦太学帮忙,看能不能给我这两个犬子送到太学里来读书?”

秦桧听见居然是个这么小的事,心中不免骂了刘光世一句臭外地的土包子,这点规矩都不知道。但是表面上秦桧还是得恭敬地给刘光世斟上酒,然后解释起来。

“刘钤辖久在西北开疆,对太学的情形不了解是正常的。以令尊刘太尉的身份,自可以由刘太尉向国子监上书申请入学,待有司审核程序完毕,自可以承蒙刘太尉的官荫入太学做个太学生。”

刘光世听到这里,故作惊喜:“竟然如此简单?那我回去就让父亲去做申请,届时资格审核时,若有司垂询秦太学意见,还需要秦太学多多美言了。”

刘光世说完敬了秦桧一杯酒。刘光世自然是清楚太学的入学流程的,所谓让儿子来太学学习,不过是一个约见秦桧的合理正当的理由。

当然,刘光世也确实希望培育一下这俩儿子,历史上刘光世的这两个儿子确实都转了文官体系,不再领兵。或许自己悉心培养一下将来能为自己做个参谋。

尤其是他的儿子刘尧仁,基因肯定是不差的。在未被扰乱的时间线中,刘尧仁跟随南宋朝廷南迁。几经周转到了今天的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定居,在几代之后,出了一个著名的谋士——青田先生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