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字迹,应该是朱元璋亲笔所书。联想刚刚看到的手札里的内容,朱元璋应该是尝试过把气运化作内力传给朱标,然后期待内力再转化为气运辅佐朱标,最终应该是失败了。
【恭喜你完成任务,先祖之力。】
【获得功法:乾坤大挪移,是否学习?】
祖宗严选,学呗。
嘉靖心中默念,很快脑海之中产生一丝明悟,他尝试着运行功法,系统提示响起:“消耗气运值转化内力值,请确认转化额度。”
“还得消耗气运值啊?”看着自己那可怜的770气运值,嘉靖想了想,要不先试一下,弄个零头?
“七十。”
【消耗气运值70,获得内力值700。研习乾坤大挪移一层需内力值大于100,是否研习?】
“是。”
【研习中,耗时三日。】
这就完事了?
嘉靖无语,有外挂的人就是简单哈,直接点一下,苦修都免了。
得嘞,今儿就到这儿吧。
折腾了一天,他也累了,反正这地宫也不会跑,以后有空再来。
从地宫出来,还原了机关,嘉靖从袖子里掏出半个葱头在眼睛上蹭了一下,随后红着眼眶从奉先殿出来了。
左右侍奉之人,看到他这样子,都以为是哭了一场,远处瞄着的眼线们自然也是这么觉着,消息很快扩散了出去。
杨廷和做了十来年的首辅,宫里自然也有眼线,消息很快传到了内阁。
几人正在研究嘉靖昨日的批复,虽然有应允的,也有没应允的,但在杨廷和几人原本的算计中,就没有想过全都应允这个情况,现在看来嘉靖能同意八成,已经算是出乎意料了。
只是蒋冕被安排专职清查侵占民田,让杨廷和有些犯难。要知道一个大学士通常至少管着六部中的两个,事务甚为繁杂。而蒋冕又管着事务最繁杂的兵部和户部,让他专管一件事,属实有些大材小用了。
但这事儿现在还没法说了,因为折子是蒋冕自己上的,他自己把侵占民田的事情说到了天怒人怨的不管不行的程度,现在皇帝重视起来,派你专门负责这件事,于情于理都挑不出错来。
现在说不行,我管不了你派别人管,咋着,真不拿皇帝当回事啊?
几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无奈,这皇帝真不是好摆弄的,你给我添麻烦,我就给你添麻烦。查侵占民田?
这活儿是那么好干的?没点背景,谁敢干这事儿?清查这件事,不管查不查得明白,最后都是一身骚。
“不用议了,陛下能支持清查,老夫就义不容辞。”蒋冕确实光棍儿,终止了这无意义的讨论,看向一直没怎么言语的袁宗皋:“袁阁老,我知道你身体不适,但如今也没得法子,以后兵部的事情,得麻烦你了。”
“应当的,应当的。”袁宗皋一副好说话的样子,说两句,又是一阵咳嗽。
杨廷和见状,道:“已过晌了,渐凉,袁阁老不适可早回。”
“多谢首辅体恤。”袁宗皋起身行了个礼,拿了几个卷宗,下班了。
他走之后,剩下的三人说话便方便了一些。
“这件事说白了,就是陛下的报复!”毛纪按捺不住,道:“他启用王守仁,便是打算塞进兵部的,那就直说呗,弄这一出。”
“陛下也没错。”杨廷和叹道:“咱们不也是没直说么?”
“咱们直说,他能同意吗?”
杨廷和指着奏本上的批红:“这不是同意了么?同意了让你做还推诿,那成什么事儿了?”
毛纪还是愤愤不平,蒋冕接过话道:“首辅说得对,这事儿是我提的,理当我去做,否则跟那些只动嘴皮子不务实事的人有什么分别?”
“得罪人我是不怕,大不了干完了,我乞骸骨,就是一死,能办了这件事,史书上也得记上一笔!我唯独担心,若我离了内阁,陛下会填补什么人进来。”
“唉、”杨廷和叹道:“想那么多没有用,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咱们还在时候,尽量多做一点,旁的事情留给后人操心吧。”
这时他的眼线来了,在门口张望,杨廷和让他进来,是个不起眼的小太监。
小太监把嘉靖一天的行踪如实汇报了一遍,包括去仁寿宫和奉先殿的事情,杨廷和听完,从袖子里拿出一块银子,约莫二三两的样子,赏给了小太监。
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对这个级别的小太监来说,也是一两个月的月例了,喜滋滋的走了。
“谢大人的赏,小的告退了。”
小太监走远,蒋冕冷哼道:“瞧瞧,什么世道,首辅给小太监贿赂。”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杨廷和不愿多谈这些,话锋一转,道:“刚那小太监说,陛下上午去了寿安宫,下午去了奉先殿,还是红着眼睛离开的。这里头怕是有……”
没等他的话说完,外头响起了女官的声音:“杨阁老,太后懿旨。”
宫里头有规矩,女官不得入内阁,所以杨廷和来到门外,问道:“太后有什么旨意?”
“太后口谕,命杨首辅并礼部制定章程,迎陛下生母入宫奉养。”
“懿旨遵兴献王和兴王妃蒋氏为兴献帝、兴国后,入宫后居清宁宫。”
“这不行!”杨廷和当即道:“我要求面见太后。”
女官不悦道:“首辅大人,现在何时了?内廷岂是你一个外臣随意进出的,置太后声名于何地?要见,明日递帖子!”
说罢转身便走,杨廷和正想叫住她,转达一下自己的态度,刚好这时候,黄锦笑呵呵地来了。
“首辅大人,何事这么着急啊?”
“黄公公你稍等,我有点事。”杨廷和正要越过去,被黄锦拉了一把,道:“咱家也有事啊,杨阁老,陛下有旨意。”
杨廷和这才看到黄锦怀里抱着的圣旨,这可跟口谕不一样,这是正式文书,他得跪着接的。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绍膺鸿绪,祗承皇祖遗训,笃叙彝伦,以孝治天下。仰惟皇太后张氏,温恭淑慎,壸范夙彰。昔辅孝宗皇帝,赞襄内治;抚育武庙,克笃慈训。璇闱表范,母仪垂宪,实为宗社之庆。”
“今朕嗣登大宝,深惟孝道之隆,宜加显号以彰至德。稽古尊亲之典,询于群工,佥谋允协。谨奉册宝,恭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于戏!德协坤元,允称尊亲之礼;恩隆慈极,永膺福履之绥。布告中外,咸使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