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走马鹅城

修炼完毕的李尘整理好穿着,从修炼静室走出来到小院正屋内,程老正在悠闲的泡着一壶茶,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聚精会神的看着。

“今日修炼毕了?”

程老察觉到李尘走进屋内,手里放下书本,抬手为李尘倒上一杯茶,招呼李尘坐在对面。

“最近一段时日似乎遇上了瓶颈,修为进展极为缓慢。倒是前段日子您教我的云芝丹琢磨的差不多了,准备近日试着炼上一炉看看。”

李尘笑着应了,坐在程老对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这三年来你修炼一直勤勉,配合我搜集来药材为你炼制的各种养气丹药,修为也到了炼精化气的顶峰阶段。我观你双目精气饱满,根基扎的也是极为牢固,这修行速度也算得上是修炼界一流了。”

说到这儿,程老似乎有些唏嘘。

“我踏入修炼界七十余载,虽然痴迷炼丹与堪舆命理之术,但论起修为来也只是堪堪到达炼神境的顶峰,连抱丹的壁障都摸不到,更别谈打破屏障,成就金丹大道了。”

“门下收了三位弟子,均早夭于修行半途,未曾为我这一脉,为医门传承出一个像样的高手,也是我一个不小的遗憾。”

“如今收下你这么个天资聪颖的弟子,也算是能够了了老夫的一个心愿。”

李尘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师傅谬赞了,我仅仅只是入门修炼了三年有余,未来能否怎样还是两说之事。”

说着,端起面前的茶杯仰头喝了个干净,给两人的茶杯续上茶水后继续道:

“其实相对于道法修炼,这一年来收获最大的还是老师的炼丹之术与堪舆命理之术,炼丹之术包罗万象,多少人渴求一丹而不得。堪舆命理之术涉及天机命数,能够趋吉避凶,愈是参悟愈是发觉自己的不足,我只恨学到的太晚。”

“呵,你这小子,不得不说在这方面还真是天资聪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程老之前也是收过三个弟子的,原本还觉得他们天资都还不错,可是当下有了李尘这样的怪胎在旁衬托,那感受就不一样了。

“当今天下灵气匮乏,能够成就金丹大道举霞飞升的鲜有传闻,修行者修为百步难进其一,仙佛正道与邪魔诸宗占据了凤毛麟角的仙山福地,我等下九流修士与散人左道站得住脚已经千辛万苦,想要压过他们一头,怕是比登天还难。”

“但修炼界说到底看重的还是一个人境界和战力,信奉的是强者。并非是你的天资不够好,主要是修习时间差距太大,别的宗门势力同样不乏天才,能够入世行走的都已修行十几二十余年,对你来说自然占了些许优势。”

“所以入世行走遇到强敌还需避让三分,切不可意气用事。”

说着,程老似乎来了兴致,端起茶杯吹了口气。

“身为修行中人,心志坚定者追求长生大道,自知无望者追求追求人间享乐,可修行首要就为财侣法地,永远避不开的就是凡俗界与修炼界的资源利益争夺。”

“当今天下动荡不堪,纷乱已久,太平道军惨遭覆灭,大刀会受到镇压,大奉边军遭撤,南洋新军应运而起,摇摇欲坠的大奉像个四处漏风的筛子一样。”

“外面还有西方洋人各方势力虎视眈眈,革命党众更是四处散播变法密谋推翻大奉朝廷,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都不是什么易于之辈。”

“更何况修炼界中也不是一潭死水,正魔之争由来已久,背后牵扯到的利益更是巨大,当下大奉朝廷,南洋新军,革命党众,各地宗族军阀势力,暗处的前朝余孽,太平道军余孽等等,背后都有着修行者支持的影子。”

“我们下九流九门严格来说只能算得上是一方势力,明面上大家还是同处一层面,还是“好兄弟”,对外之时大家还可以合力,一旦外部压力稍弱,各种明争暗斗也是层出不穷,入世行走之时也要多加小心。”

“今日为何师傅看起来忧心忡忡,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情?”

李尘不解的望向程老道。

“哎”程老放下茶杯,抬头望向窗外,神似复杂。

“这几年,西北地界已不太平,各地响马和土匪背后隐隐出现了魔道妖人的踪迹,魔道的爪牙应是逐渐渗入到了此地。昔年我的那个仇人也是魔道出身,若是他知道我当下的境遇,怕是会给菁菁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我已经打算带着菁菁去川渝地区养老,那里的几个袍哥大爷和我有几分交情,他们也需要一个师爷幕僚为其出谋划策,谋取天机。算是能求得几分庇护,那里虽然比不上京都与浦东之地有养龙聚宝之相,但也算不上龙蛇混杂,我已经没有当年闯荡修行界的心劲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带上菁菁搬去那里避一避风头。”

“真的要去吗?”

李尘直起身,面色带上几分肃容。

在修行之余他也认真研读了程老存在此地的藏书,有读到过袍哥的历史,袍哥前身是秘密组织哥老会,于川渝西南地区活跃。

后来借用《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的诗句改称组织为袍哥。是一股不可小觎的民间力量,手里不仅有枪有炮,人多势众,且比一般帮会组织更加严密,既是兄弟关系,又有上下关系,家法森严,极讲义气,若做最坏的打算,去那边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师傅你在此地也有多年,积累可谓不浅,跟附近的几方势力也多有交情,难道就这般尽数舍弃?”

程老摇摇头,才继续道:

“又有谁能舍弃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家业呢,可是这些比起菁菁的安危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这几年附近太过混乱,和我交好的几方势力有数个已经惨遭灭门,我也曾出手相助,可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他们背后的那些魔道妖人出手肆无忌惮,最终还是未能助其脱险,最后不过是堪堪保下了他们的血脉后代安排远遁他方。”

“况且眼下山河崩坏战火不休,天命劫数人心思乱,有些灾祸本可躲避,可在劫气的影响放大之下避无可避,凡俗民众如此,气运傍身者如此,修行中人亦是如此。无论是避是迎,都少不得一番牵扯,难啊!”

“眼下大奉气运四散,北方局势胶着,天机也变得愈发晦涩起来,具有大气运傍身者不少,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按自己的心思来应对这场灾劫,只是不知这次的天地劫数会闹到何等地步。”

“如果不是你的福缘深厚,气运之力影响太深,于我看来,或许对你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和我一般,找一纷争稍弱之地暂避风头。”

李尘怔了怔,确实如程老所言,川渝之地是一个不错的安身立命之处,可他来到这个世界不光是为了活下去,安稳的踏入修炼界,不久之后还有一个能够决定他生死的世界任务在等着他。

偏居川渝地区一隅或许能够求得片刻安稳,但最终他所要面对的,还是确保这天地大劫的顺利开启,这样他还是不得不往修炼界的纷争之处入世走上一遭。

“这个…也许有遭一日弟子会前往川渝一行,但确实不是现在。”

李尘念头转动,随即轻轻摇头。

程老长叹一声:

“唉,你这样命格奇特,天资聪颖之人,过早的去往一处安稳之地也许是害了你。”

“只可惜我医门一脉只擅长那岐黄之术,我虽通晓救人之术,命理之法,却道法浅薄,斗法经验比不上高门大派的传人,否则也不会落到此般境地。”

仿佛又是想起了什么,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说到:

“既然你我有师徒之实,因果也当牵连,前些日子我用门中法器以我为引为你卜过一卦,虽然卦象仍旧被天机蒙蔽毫无头绪,但卦象隐约间呈烈火烹油之势,你要去的地方定然是龙虎风云汇聚之地,方能一展胸中抱负。”

“既然如此,不妨先去鄂湘地区的鹅城,那里地势开阔,人员密集,是四周区域地方的枢纽所在,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两年之内鹅城必然是天下的一处焦点。”

“同时那边还有一个势力或许能够帮的上你,鹅城四大家族之一的周家家主,当年他落魄之时我帮过他一把,这几年也曾出手帮其度过几次坎坷,算起来也是有一份恩情放在那儿。这枚玉佩是后来他给予我门下,曾言若是有人带着这枚玉佩去他那边,若有什么吩咐他定然会竭力相助。”

对李尘来说,这块玉佩以及背后所代表的情分对于尚对这个世界不甚了解的他正是所需之物,于是也不推脱,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双手接过玉佩放入怀中。

“出去了后红尘世乱,人心混杂,不要太拼命,即使有再大的把握也要谨慎,你毕竟还年轻,有的时候做事不要冲动,要知道事情的轻重。”

“倘若真的遇见了什么棘手的事情,你切记,下九流中人行事百无禁忌,行事遵从本心即可。”

“罢了,人老了就是话多,这一年来的师徒缘分那就暂系于此,你是个好孩子,行事仍有三分侠气,做人尚存一点素心,老头子对你还是很放心的,只是入世之后,切莫忘了你入门时所对我说的话。”

“一把野火,燃尽青天!咳…咳…”

抬起身子的李尘眼神已湿润,微微愣神之下,老人已经转过身走向了一处厢房,只是平日里身形高大的老人此时微微佝偻了几分,慢慢踱步而去的背影略有萧瑟之感。

望着老人的背影,李尘毫不犹豫的跪了下去,向老人坚定的磕了三个响头。

等他最后抬起头来,眼神望向已经慢慢走入了厢房的老人,下意识的握紧了双手,久久无言。

……

大道行思曾记否?此去经年,离人何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