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民愤
- 三国:开局刘辩,朕不想见毒酒
- 沧山不见君
- 2030字
- 2025-04-03 07:07:11
刘辩从穿越至今,短短数日之间已不知见过多少在史书上位高权重者,
再加之这几日军中磨砺,如今居高临下之际,凛然之势竟油然而生,自有一番威仪之资。
那纨绔子弟如今已然疼痛几近昏厥,但还是咬牙开口求饶,
“不知是哪位贤仲昆领兵在此,在下是都乡侯赵忠内侄,
若愚弟今日所举让大兄不喜,来日必当登门执礼,亲身向大兄谢罪。”
其言语间只是点明与自己赵忠关系,神色却是恭敬异常,全无半分威胁之意。
但刘辩既闻此言,便勒住缰绳,望着那在地上痛苦挣扎却仍强撑着求饶的纨绔子弟,
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嘲讽的冷笑,随后便以一记马鞭视做回应道,
“这几日活的赵忠我没见过,倒是他囫囵的尸首我倒是去看了一眼……”
一鞭下去,这纨绔居然被抽的昏厥过去,竟没听见刘辩后句所说,
而其家仆与周遭农户却听得真切。
赵忠大人死了,这小郎君莫非在此言笑?
纨绔家仆们多少有些见识,然这些平日被欺压惯的农户,
只知这这纨绔背后有个大官叫做赵忠,至于能有多大便没有什么概念。
刘辩眼见此人如此不济事,一鞭下去便不省人事,
周围又在议论纷纷,便开口用通俗之语与在场众人耐心解释道,
“众乡里,我等从雒阳而来,此人背后依靠十常侍赵忠已被诛杀,
如今当今天子也正欲清剿这些个宦贼亲属,此人也当在其列,
今日我便当众将其正法,还你们个公道于身。”
刘辩开口便理直气壮的将除宦这种好清名揽在自己头上,
这种收买民心的好事,岂能都落在世家清流头上?
此时刘辩深感若有一位妥帖且文笔过人史官在旁,帮自己将今日言行记载下来该当多妙?
比如袁绍此前的笔杆子陈琳,刘辩对其文采便很是满意,
相比于同样在袁绍麾下效力的文臣许攸,不过是酒后非议了曹操几句,就掉了脑袋,
而陈琳可谓是在讨贼檄文中就差指着曹操祖宗三代牌位在那嘴臭,
却仍能在袁绍兵败为曹操所俘之际仍被许以重用,可见其文章方面必有过人之处,
看来以后当找个时机把陈琳调至御前为自己效力……
然在场众人眼见刘辩气度非凡,一副言之凿凿,声色不似作伪模样。
便人人面露喜色,断断续续在此高呼陛下圣明,
更有胆大的壮年农户甚至咬牙切齿出声询问,能否将此人交于他们亲手处置。
刘辩看到此情此景,只在脑海中想到一句书中古话,
尔食尔禄民膏民脂,上天易虐下民难欺。
这不过一纨绔,就让百姓如此愤慨,怪不得昔年黄巾仅以一碗符水,就撼大汉四百年之基业,从细微之处便可窥全貌。
刘辩心念至此,便翻身下马走至那位魁梧汉子身侧,轻轻拍了拍其肩膀道,
“来,且去拿他人头,泄尔等往日之委屈。”
此话一出,刘辩便发现旁边百姓大多已掩面而泣,可见平日所受其何等凌辱。
而那壮汉更是脸色涨红,满目愤然之色,一听刘辩允诺,
当即就上前用尽全身气力,对着那昏迷纨绔拳打脚踢,
而那纨绔手下,早已被于禁令人制住,如今人人脸色煞白,
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家小主被昔日氓农痛殴。
眼见这汉子率先出手,让其他几位本在犹豫的农户再也忍不住压抑怒气,便纷纷上前与那汉子一道上前泄愤。
刘辩眼见此时才能叫做民情愤慨,当即准备让于禁令人稍作维持秩序,
但喊了一声却没发现于禁应答,回首望了一圈,看到远处于禁有些愕然。
只见于禁此时正一丝不苟的将自己披风裹在那位衣衫被撕扯大半的女子身上,其脸色出奇有些局促。
刘辩当即难免有些莞尔,
好你个于禁于文则,朕在此处费劲心力,为民申冤,
你个浓眉大眼之徒,平日内一副正经模样,此时却在这坐享其成,还意欲打情骂俏不成?
而在于禁为那女子披上披风后,女子却当即抓起地上一块大石,
向那纨绔子弟奔去,最终以那块大石,了结了那纨绔性命。
这纨绔子弟临死都尚且卜知自己以为权倾天下的伯父已然悬首于雒阳,
更没想到会死在自己即将抢回府中准备爽乐一番的美人手中。
于禁眼见这女子所举,内心更为喜其刚烈,
但望到刘辩在远处用一种莫名戏谑的眼神望着自己后,居然罕见有狭促之色,
而那女子杀人后,便对着刘辩叩首一拜,
“妾乃村东张家女,村妇感谢各位大人恩德,如今奴家寡母已死,
清白也险被畜生玷污,如今已无脸面存世,只得来世再报各位将军。”
说罢就要撞树寻死,幸被于禁所拦,在旁农户更是人皆上前慰藉。
原来这言谈中颇有礼仪的女子是本地前任蔷夫之女,其父在黄巾起义之际,
为劝服黄巾贼寇勿要劫掠乡邻,却被砍下头颅,只留下一老妻幼女,
而乡戚多感其德,方才有今日以身阻拦纨绔之举。
刘辩知道此事后,心感戚戚,满朝公卿若皆如之小吏,有怎能有今日之惨状。
而女子在众人的劝慰下,情绪有所稳定,而此时已然家室不在,一时之间又不知所措再次泣泪。
刘辩见状,便直接开口替于禁言道,
“小娘子如今家室不存,我观你应尚无婚嫁,
若你觉得在旁这位如今在军中任司马的将军尚合心意,不若让其以妻许之,你看如何?”
于禁眼见刘辩知自己心中所想,替自己言之,心下大喜,
平日内不苟言笑,如今嘴角居然都难免扯出一丝笑意,当即拱手看向那位女子。
那女子其实刚被于禁救下之时,就对光看面相就显得靠谱的于禁有些好感,
而且当下刘辩所说也是当下最好选择,不然自己一介女流,如何在乱世生存?
当下虽仍心中悲痛,但是还是低头掩面对着于禁出声道,
“妾蒙君侯垂怜,若蒙不弃,愿侍巾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