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监审小组
- 我一个文科生,要什么学霸系统啊
- 一只废橘喵
- 2076字
- 2025-04-10 00:05:09
姜荣并不知道自己的新论文引起了不少风波,他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论文已经刊发了。
结束了在对外经贸大学的学术交流后,姜荣坐进了图书馆,认真地整理着他跟外经贸鲁如英教授的交流成果。
准确来说,姜荣去各大高校是进行项目指导和进度检查的,因为姜荣是这个项目的主持人,而这些高校,负责的都是姜荣项目下属的子项目。
但姜荣可不敢以“指导者”或者“检查者”的身份自居,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有一定自知之明的。
对姜荣来说,这就是一个吸取百家之长的学习过程。
在一场场的学术交流之中,姜荣得到的是很多书本里没有的知识和智慧。
系统助力、自己用心学,再加上能接触各个行业大佬,姜荣的进步是飞快的。
而且姜荣还发觉到,下属的各个项目,好像都在沿着他的思路走,这种感觉不但让姜荣觉得很顺畅,而且有了大家的智慧,姜荣走得更轻松了。
“唰唰唰~”
姜荣低着头,认真地书写着,钢笔笔尖在白纸上划过,发出轻微的“唰唰”声。
在学习强度最高的时候,姜荣一天就能写完一个笔记本,连钢笔的笔尖,都被他磨坏好几个了。
姜荣手里的这支钢笔并不是多么名贵,而且很多亲戚朋友也总喜欢给姜荣送钢笔,姜荣家里的钢笔有一大堆。
但姜荣只喜欢姚厉轩教授送给他的这支“英雄牌”钢笔,因为这是高鸿业老先生用过的。
......
“姜总,您好!”
城市开始供暖的第一天,一个由四名审计人员组成的项目监审小组,敲开了姜荣办公室的门。
《“姜荣”产业理论课题》项目已经进行有三个月了,也就是一个季度了。
在这三个月内,项目进展很快,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这些成果只是基础性成果。
可是项目的五千万经费已经全部花完了。
本来姜荣这个课题就备受关注,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都认为这完全是浪费经费。
现在项目才有的基础性成果呢,五千万的经费就花费完了?
有关方面想装作看不到,也不行了,所以第一季度的财务审计开始了。
姜荣只是一个本科生,根本就没有主持项目的经历,他自己整天要不忙着学习,要不忙着自己的课题,项目管理意识十分淡泊,更不用说进行项目财务管理了。
一开始,面对这五千万的项目经费时,姜荣很头疼,这文科的课题,又没有什么实验,不需要什么先进仪器,也不需要科研耗材,这么多钱怎么花啊?
姜荣原本想着尽可能少的花钱,甚至做到不花钱,为国家科研打个样,弄一个“科研经费节约标兵”的荣誉也不错。
姜荣自己出差,不但舍不得坐头等舱,甚至最后的机票他也没报。
姜荣知道很多人,尤其是很多理科领域的学者,对他的项目很质疑。
姜荣就想用最少的科研经费,弄出最大的成果,好好给那些质疑他的人看看。
但是“人多力量大”啊!姜荣这个项目牵扯到了全国一大半的高校,他不花钱,下面有的是人花钱啊!
所以当开始准备财务审核了,下面各个子项目的情况汇总上来了,姜荣一看,吓了一大跳:好家伙,我省吃俭用的,你们可把钱花尽兴了啊!
这他妈可不能轻易放过!必须好好查查!反正这些项目经费报销也不是姜荣签字的!
面对这四名监审人员,要被监审的姜荣还是很紧张的,立马起身,恭敬的迎合:“你们好!你们好!坐!”
接着,姜荣指了指放在茶几上的财务凭证,急忙开口道:“凭证都在这里,你们先坐,我给你们倒水。”
“不不,不!”面对姜荣的客气,带队的任安波组长急忙开口道:“姜总,我们自己来就行!”
作为审计行业“国家队”精英,任安波参加过很多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科研资金审计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国产航母项目、探月项目。
不过,面对姜荣这个项目,任安波很不愿意接。
因为姜荣这个项目是社科类项目,而任安波擅长的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研审计。
而且文科这群学者,可是最小心眼的。
姜荣主持的这个项目又牵扯的全国所有的文科学者,一不小心,就不知道得罪了哪个大神。
以后别人给自己“穿小鞋”,自己甚至都弄不明白自己怎么得罪人了。
所以,面对这次审计工作,任安波比姜荣都紧张。
......
“老师,您给我挖了一个好大的坑啊!”
审计小组的四位成员坐在姜荣的办公室里,开始了审计工作,姜荣跑到了隔壁张敏学老师的办公室抱怨了一句。
面对姜荣的抱怨,张敏学不悦地开口道:“到底是我给你挖坑?还是你给我挖坑?”
“你既然提到了,那我可要给你好好掰扯掰扯了!”
姜荣不好意地笑了笑,放缓了语气,带着几丝撒娇,开口道:“老师,我跟您开玩笑的嘛!你这么着急干嘛!”
张敏学不悦地白了姜荣一眼,不悦地对姜荣开口道:
“这个监审小组是来查你姜荣的吗?”
“不是,这个监审小组是来监管、审查我张敏学,以及一系列‘摄政王’”
说到这里,张敏学更不悦了,开口道:“这监审小组,更像是你姜荣的‘锦衣卫’”
“只要你想,你完全可以通过这些监审小组,把我们这些‘摄政王’连根拔起。”
“五千万的经费,不是那么好花的!”
“我们办事、担责,你还抱怨我们给你挖坑!”
“要不我不干了,你自己上?”
当这个监审小组到来,虽然姜荣紧张,但其实最紧张的是张敏学这群“摄政王”。
毕竟这钱不是姜荣花的,而且随着姜荣展现出来的能力和影响力,已经不可能往姜荣身上“甩锅”了。
在这个项目里,表面上是张敏学代表的那群“摄政王”在利用姜荣。
而其实,最关键的是姜荣在利用他们,而且他们是心甘情愿被利用的。
所以,当姜荣来找张敏学教授抱怨,紧张的张敏学教授也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