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破庙密会

周正堂听闻镇外树林发现可疑脚印和血迹,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立刻带着衙役们奔赴树林,寒风呼啸,如鬼哭狼嚎般穿过树林,众人举着火把,在茂密的树林中艰难搜寻。可除了那星星点点的血迹和杂乱的脚印,并未发现张婉娘的身影,线索至此又断了。

回到县衙,周正堂茶不思、饭不想,脑海里全是这起案件的种种谜团。张婉娘为何失踪?树林里的血迹又是谁的?就在他绞尽脑汁时,突然有衙役来报:“大人,张婉娘回府了!”周正堂又惊又喜,忙问:“究竟怎么回事?”衙役回道:“据张府下人说,张婉娘是在今天清晨自己回来的,回来后便把自己关在房里,谁也不见。”

县衙内,周正堂在书房踱步,案上的烛火随着穿堂风摇晃不定,将他的影子拉扯得忽长忽短。自张婉娘莫名归来后,周正堂总觉得这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他已经在这案子上耗费了无数心力,每一条线索都像风中的蛛丝,看似清晰,却又难以捉摸。思索再三,周正堂决定继续派人暗中监视张婉娘,期望能在这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找到一丝转机。

就在几日前,监视的衙役匆匆来报:“大人,张婉娘趁夜色出府,往镇外破庙去了!”周正堂不敢耽搁,立刻召集几名精干衙役,趁着夜色,朝着破庙奔去。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周正堂的心也随之紧绷。很快,他们抵达了破庙附近。周正堂示意衙役们噤声,众人猫着腰,小心翼翼地靠近破庙,藏身于一丛茂密的灌木之后。

月光洒在破庙的断壁残垣上,给这座破败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银纱。破庙的窗户纸早已千疮百孔,昏黄的烛光从缝隙中透出,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周正堂透过一处较大的破洞,向庙内望去。

庙内,张婉娘和刘三相对而坐。张婉娘的双眼红肿,神色憔悴,往日的明艳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她绞着手中的帕子,声音带着哭腔:“三儿,咱们该怎么办?管家和账房先生一死,我爹对我看得更紧了,县衙也一直在调查,咱们的事怕是瞒不住了。”

刘三皱着眉头,站起身来,在破庙内来回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庙宇中回荡。他身形挺拔,动作间透着习武之人的敏捷与干练。过了许久,刘三走到张婉娘身边,伸手轻轻为她捋了捋耳边的发丝,柔声道:“婉娘,别慌。咱们按原计划,找个机会远走高飞,离开这是非之地。”

张婉娘抬起头,眼中满是犹豫:“可是,我爹只有我一个女儿,他平日里对我疼爱有加,要是我就这么走了,他该多伤心。况且,我离开家后,又该如何面对他?”

刘三握住张婉娘的手,目光坚定:“婉娘,事到如今,这是唯一的办法。留下来,咱们不仅不能在一起,还可能被当成杀害管家和账房先生的凶手。到时候,咱们就再没有机会了。”

破庙外,风愈发猛烈,吹得树枝沙沙作响。周正堂紧紧盯着庙内的两人,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他心中暗自思索:难道真如之前推测,这两人为了私奔,杀害了管家和账房先生?可张婉娘之前为何失踪,又为何突然回来?这些疑问像一团乱麻,在他心中纠结。

就在这时,刘三的声音再次响起:“婉娘,我在外面漂泊多年,虽没什么大本事,但一定会护你周全。咱们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姓埋名,过上平淡的日子。”

张婉娘咬着嘴唇,眼中泪光闪烁:“三儿,我心里乱得很,让我再想想,毕竟这不是小事,关乎两个家庭的安宁。”

刘三的眉头皱得更深,语气也变得急切起来:“婉娘,咱们没时间了。说不定明天,县衙就会找到咱们头上。一旦被抓进大牢,再想出来就难了。”

破庙外,周正堂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穿梭,试图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语中找到破绽。突然,他注意到张婉娘的手在微微颤抖,似乎隐瞒着什么。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猫头鹰的叫声,声音凄厉,仿佛在为这场隐秘的谈话添上一层诡异的色彩。周正堂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起案件或许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风呼啸着穿过破庙的缝隙,吹得烛火左右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扭曲得不成形状。刘三还在苦苦劝说,张婉娘则低头不语,气氛陷入了僵局。

周正堂思索着两人的对话,越发觉得案件另有隐情。若两人真是凶手,面对如此危机,不应只是这般纠结。难道背后另有黑手,利用两人的私情,制造了这起血案?

破庙内,刘三见张婉娘仍在犹豫,不禁有些着急:“婉娘,你还在顾虑什么?难道你不想和我在一起了?”

张婉娘抬起头,眼中满是痛苦:“三儿,我当然想和你在一起,可我实在放心不下我爹。他年事已高,要是因为我的事气出个好歹,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

刘三长叹一口气,在张婉娘身边坐下:“婉娘,我明白你的心思。可咱们要是不走,不仅无法在一起,还可能性命不保。”

庙外的周正堂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张婉娘对父亲的牵挂,不像是装出来的。那么,凶手究竟是谁?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将这对恋人卷入其中?

此时,乌云渐渐遮住了月亮,破庙周围陷入了一片黑暗。周正堂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无论这案件背后隐藏着多少秘密,他都要揭开真相,还清平镇一片安宁。而就在此时,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从破庙后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