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外中耳的形态与解剖生理基础

章负责人简介

傅窈窈

副主任医师。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主任助理,耳鼻面整形重建中心副主任。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资助培养计划”,获复旦大学“优秀青年医师”等荣誉称号。

医学意义上的耳是一个单独的器官,不仅有基本的听觉和平衡觉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外耳包括耳郭与外耳道。中耳重要结构包括鼓膜、三块听小骨、肌肉韧带及咽鼓管等。内耳包含听觉和平衡觉的外周感受器。本章主要聚焦于外耳与中耳的形态和解剖及其听觉生理学,同时对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状态下形态与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听觉特征进行概述。

在拉丁文中,耳郭以其视觉印象命名,“pinna”拉丁文意为翅膀,“concha”意指贝壳。耳郭外观在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耳郭形态异常会非常引人注目,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耳郭矫形、整形或再造技术,来恢复耳郭外形及其在面部的对称性。耳郭修复手术技术精细、要求极高,有赖于对耳郭解剖的准确理解及规范的技术训练。对耳郭解剖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包括对耳部的肌肉、神经和血管分布的认识,也包括对耳郭形态的每一个细节结构的理解。只有对耳郭凹凸有致的三维立体结构理解精确,同时对耳郭畸形的特征认识全面,才能在耳郭修复手术中游刃有余。

听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声音如何在耳内传递?轻微的声音又是如何被分辨清楚?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耳部解剖与听觉生理的深入研究。只有理解正常的听觉生理过程,才能对耳畸形状态下听觉的康复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章对正常和畸形的外中耳形态与结构及听觉特征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