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冲: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沉默成本与沉没成本
-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构水浒传
- 牧野格桑
- 2817字
- 2025-03-25 14:20:47
各位看官,大家好!欢迎继续收看“水浒经济学”专栏。今天咱们要聊的是《水浒传》第四回,话说这第四回的主角,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林冲的“忍无可忍”,以及这背后所涉及的经济学概念——沉默成本和沉没成本。
话说这林冲,原本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武艺高强,为人谨慎,安分守己。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实人”、“技术宅”。他老婆也挺漂亮,小日子过得还算幸福。
但是呢,这林冲偏偏遇到了一个大麻烦——高衙内看上了他老婆。这高衙内是谁呢?他是高俅的养子,仗着他爹的权势,在东京城里那是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这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老婆,就想方设法地要占有她。他先是派人去林冲家调戏,结果被林冲给撞见了。林冲虽然很生气,但看到来人是高俅的手下,也只能忍气吞声,放他们走了。
后来,高衙内又设了一个圈套,想把林冲骗到野外,然后杀了他,再霸占他的老婆。结果呢?这事儿又被林冲给识破了。这一次,林冲是真的怒了,他拿着刀,要去找高衙内拼命。
但是呢,他又被他的朋友劝住了。他的朋友跟他说:“林冲啊,你冷静点!你要是杀了高衙内,你就犯了死罪,你老婆也活不成了!”
林冲听了这话,又忍了。他觉得,为了老婆,为了家庭,他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但是呢,他心里却憋着一口气,这口气,让他每天都活得很痛苦。
咱们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林冲的这种“忍”,其实是一种对“沉默成本”的错误认知。而他最终的爆发,则是对“沉没成本”的彻底放弃。
一、沉默成本:舍不得的“鸡肋”
所谓“沉默成本”,是指已经发生,无法收回的成本。这个成本,虽然已经发生了,但它并不影响你未来的决策。
咱们平时在做决策的时候,应该只考虑未来的成本和收益,而不应该考虑已经发生的成本。因为已经发生的成本,是无法改变的,它对你的决策,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呢,很多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受到“沉默成本”的影响。他们会因为舍不得已经投入的成本,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张电影票,结果电影开始之后,你发现这部电影非常难看。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离开电影院,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另一个是继续留在电影院,把这部难看的电影看完。
如果你是一个理性人,你应该选择离开电影院。因为你已经花了钱买了这张电影票,这个钱,是无法收回的。你继续留在电影院,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时间和精力,本来是可以用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的。
但是呢,很多人会选择继续留在电影院。他们会想:“我已经花了钱买票了,如果我现在走了,这钱不就白花了吗?我还是坚持看完吧!”
这种想法,就是受到了“沉默成本”的影响。他们舍不得已经投入的钱,所以选择了继续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看一部难看的电影。
回到林冲身上,他之所以一再忍让,就是因为他舍不得他已经投入的“成本”。
他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不想失去这些。他觉得,如果他杀了高衙内,他就失去了这一切,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白费了。
这种想法,就是受到了“沉默成本”的影响。他舍不得他已经投入的“成本”,所以选择了继续忍让,继续委曲求全。
但是呢,他却没有意识到,他所舍不得的这些“成本”,已经无法改变了。他继续忍让下去,只会让他活得更加痛苦,甚至可能会失去更多。
二、沉没成本:覆水难收的“烂摊子”
与“沉默成本”相近的,还有一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也是指已经发生,无法收回的成本。但是,“沉没成本”和“沉默成本”的区别在于,“沉没成本”不仅不应该影响你未来的决策,而且,你应该尽快地放弃它。
这就好比你投资了一个项目,结果这个项目,一直亏损,看不到任何盈利的希望。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往这个项目里投钱,希望它能够起死回生;另一个是及时止损,放弃这个项目,把剩余的钱,投到其他更有前途的项目中去。
如果你是一个理性人,你应该选择及时止损。因为你已经在这个项目里亏了很多钱了,这些钱,是无法收回的。你继续往这个项目里投钱,只会亏得更多,而这些钱,本来是可以用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投资的。
但是呢,很多人会选择继续往这个项目里投钱。他们会想:“我已经在这个项目里亏了这么多钱了,如果我现在放弃,那我之前亏的钱,不就都白亏了吗?我还是再坚持一下吧,说不定它还能翻盘呢!”
这种想法,就是受到了“沉没成本”的影响。他们舍不得已经亏掉的钱,所以选择了继续往这个“烂摊子”里投钱,结果越陷越深,亏得更多。
回到林冲身上,他最终之所以会爆发,就是因为他意识到,他之前所忍受的一切,都是“沉没成本”,都是无法挽回的“烂摊子”。
他之前为了家庭,为了老婆,一再忍让,结果呢?他老婆还是被高衙内给逼死了,他的家庭,也彻底破碎了。他之前所忍受的一切痛苦,都变得毫无意义。
这时候,林冲终于明白了,“沉没成本”是无法挽回的,他不能再被这些已经失去的东西所束缚。他要彻底放弃这个“烂摊子”,去追求新的生活。
于是,他选择了“爆发”,他杀了高衙内,投奔了梁山,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摆脱成本束缚,追求新生
林冲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这句话,咱们平时也经常听到,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咱们今天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咱们应该尽量摆脱“沉默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束缚,不要让已经失去的东西,影响到咱们未来的选择。
咱们应该理性地分析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选择一个能够最大化咱们自身利益的方案。如果咱们发现,咱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一个“烂摊子”,已经没有任何挽回的希望了,那么咱们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它,去寻找新的机会。
这就像咱们平时找工作一样。有些人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干得很不开心,工资也不高,发展前景也不好。但是呢,他们却不愿意辞职,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已经在这份工作上干了这么长时间了,如果现在辞职,那他们之前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就都白费了吗?
这种想法,就是受到了“沉默成本”的影响。他们舍不得他们已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选择了继续在这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耗着,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呢,如果你是一个理性人,你应该尽快地辞职。因为你已经在这份工作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了,这些时间和精力,是无法收回的。你继续在这份工作上干下去,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时间和精力,本来是可以用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的。
林冲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之前为了家庭,为了老婆,一再忍让,结果呢?他失去了更多。他只有在彻底放弃了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之后,才找到了新的生活。
所以,咱们应该记住,“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当咱们发现,咱们正在做的事情,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咱们付出更大的代价时,咱们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它,去追求新的生活。
好了,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里。下一回,咱们再接着聊《水浒传》里的其他经济学问题。敬请期待!